大肠息肉的症状

友谊肛肠如何预防肠癌每年有70万人患


结直肠癌的三级预防

之二级篇

王铁

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上升最快的肿瘤之一

大肠癌已上升为全球第三位最常见的癌症

全世界有每年有70万人患大肠癌,其中50万人因此而死亡。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近几十年来发病数和死亡数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上升最快的肿瘤之一。世界上大肠癌的发病率正以年均2%的速度上升。

近年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大肠癌已上升为全球第三位最常见的癌症,全世界有每年有70万人患大肠癌,其中50万人因此而死亡。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中国过去其发病率一般在第五、六位左右,从近年流行趋势来看,世界范围内发病患者数在逐年上升。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患者数也在增加,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发达的城市或地区。

据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资料显示,目前北京市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约2万名,发病率为/10万,其中结肠癌位居第二位。据上海地区调查显示,我国肠癌发病率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所以,肠癌的防治已刻不容缓。

二级

大肠癌的预防

肠癌主要是大肠癌,小肠癌罕见。肿瘤分期越高,则表明发现越晚。

据国外资料报道I、II、III、IV期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则分别为93%、84%、44%和8%。可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疗效的关键。

要注意以下这些改变:

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或黏液。

2、腹痛也是早期症状之一,常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隐痛,或反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

3、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腹部肿块或肠梗阻症状。表现为不能进食、呕吐、贫血、消瘦以及腹部出现肿块等典型症状。

对于超过40岁的中老年和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出现上述早期症状尤须引起注意,需及时就医,早诊早治,以便得到好的治疗效果,一旦等到出现典型的症状时,疾病往往已属于晚期,丧失了根治性手术机会。

检查方法主要有X线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肿瘤标志物、甲烷-氢呼气实验等。

关键词:

二级预防要做到:“两早”

一早:早发现肠癌

定期体检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目前观点认为,在40岁左右,至少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没有发现异常,那么以后可以5年左右检查一次。

1.有肠息肉或其他与肿瘤相关病变,那么就要相应治疗,并缩短随访复查间隔。大约90%的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所以,及时切除息肉很关键。

2.其次是根据绝大多数疾病在早期都有的或多或少的表现,来决定是否要做肠镜检查或肛门指诊。

3.肠癌是一种早期症状很隐蔽的癌症,容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医生和病人都可能因疏忽而漏诊、误诊。

4.直肠癌早期症状与痔疮十分相似,而患痔疮的特殊部位是人们讳疾忌医的地方。有50%的直肠癌病人早期被误诊为痔疮。

5.结直肠癌早期会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如便血、黏液便和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交替、腹痛和腹胀、贫血与消瘦等。   

6.当发现大便带血时,医院外科做直肠指诊,万不可有侥幸心理。

大便带血的肠癌高危人群——患有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及家族中有易患肠道肿瘤倾向的人,更应进行定期抽血,做癌胚抗原检查、肿瘤因子检查等,特别是定期做结肠镜的检查。

二早:早治疗肠癌

在诊断为肠癌时要有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它。

有些病人出现心情压抑、悲观等情绪,甚至不积极配合治疗,这是错误的。因为,人的免疫系统与自己的情绪、意志力密切相关。在情绪低落时,自身防御肿瘤的免疫细胞会处于低迷状态,无力监视肿瘤细胞的发生与发展,更无法将肿瘤细胞有效地杀灭。   

发现结直肠肿块应尽早切除,并送病理检查,明确肿块的性质。现在,通过肠镜下直接电切息肉并活检的技术相当成熟,病人痛苦很小,而且可使肠癌得到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手术后要做定期随访,切不可认为一劳永逸。

目前,确诊为结肠癌后,需要综合的积极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最为重要。尽量在手术过程中彻底清除肿瘤,同时在手术后进行化疗,将为后期的其他治疗打下基础,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存时间。

英国营养学家建议

每天应该至少摄入35克以上的纤维素,才能起到预防和保健的作用。所以,生活条件好了,需要吃“忆苦饭”,并且要常吃。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初期白癜风
小孩为什么会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by/310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