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网上说,95的肠息肉都会癌变,吃中药能


很多朋友做完肠镜后,发现有肠息肉,就吓得惊慌失措、六神无主。这不,9月3号那天,一个35岁的小伙子来我们内镜中心做完肠镜后,发现有4枚0.3-0.5cm不等的息肉(他因为清肠用的是甘露醇,无法当即切除,只是取了活检),这可把他吓坏了。无论怎么和他解释,他都不相信,一直说:“某度上说了,肠息肉95%会癌变,大夫你赶紧帮我切掉吧!”最后,勉强接受了我的建议,等几天病理结果再做决定,不必如此如临大敌!9月7号,病理结果出来了:增生性息肉。我告诉他,这种息肉一般不会癌变,除非你让它长得特别大才去管他。这才打消了他的顾虑,并约定了下周切除。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癌变?哪些癌变率高?哪些不会癌变?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第一,并不是95%的肠息肉都会癌变目前公认,肠息肉是大肠癌的最重要的癌前病变,一般的观点认为,大约80-95%的肠癌是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但是,这句话不能理解为:95%的肠息肉都会癌变;比如说,95%的溺死的人,可能都与游泳有关,但是不能理解为:所有去游泳的人都会有95%的几率被淹死,这是一个道理。因为肠息肉有很多种类型,有的会癌变,有的不会,有的癌变几率很低,有的很高,也有的00%会癌变。错构瘤行息肉、炎症性息肉、淋巴息肉、增生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除非长得体积足够大,比如>cm。今天不再述说,重点讲一讲肿瘤性息肉。第二,肠息肉一般包括这几个类型肠息肉一般分为以下几大类: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的和肠息肉病。、肿瘤性息肉(大肠腺瘤):包括早期腺瘤(畸形隐窝灶)、传统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型腺瘤)、锯齿状腺瘤(传统锯齿状腺瘤、广基锯齿状肿瘤息肉、混合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和杵状-微腺管腺瘤,临床上管状腺瘤患者较多。比起有蒂腺瘤,无蒂腺瘤的癌变率较高,并且如果腺瘤越大,癌变可能性越大。腺瘤中绒毛成分越多,越可能癌变。而这一类息肉,我们一般叫它腺瘤性息肉,或者直接称之为大肠腺瘤。2、非肿瘤性息肉:患非肿瘤性息肉,癌变可能性较低。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如幼年性息肉、P-J综合征等)、淋巴性息肉、粘膜脱垂性息肉(肛管)炎性息肉。3、肠息肉病:如果在肠道出现数目多于00颗以上的息肉,并具有肠息肉病的特殊临床表现时,我们会怀疑患者患了肠息肉病。此类疾病因为数量庞大,所以癌变几率也相应较大,一经发现,及建议手术治疗。比如,即使癌变率是%,那么00颗就是00%。4、锯齿样腺瘤锯齿状腺瘤,锯齿状病变是一种以隐窝上皮呈现锯齿状外观的癌前病变,通常位于近端结肠,外形隐蔽,普通内镜下很难发现。由于其兼具增生性息肉的结构特点及腺瘤的细胞学特征,过去常误诊为增生性息肉或一般腺瘤。第三、肿瘤性息肉的癌变几率、管状腺瘤:绒毛状成分占20%以下,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息肉,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但大部分直径在厘米以下。80%有蒂。组织学表现为多数管状腺腺体,未成熟细胞分布于腺体的所有水平。可有不同程度的间叶样变,有时亦有少量乳头增生。其癌变率在%~5%左右。管状腺瘤的内镜检查表现2、绒毛状腺瘤:绒毛状成分占80%以上,较管状腺瘤少见,绝大多数为单发。一般体积都较大,直径大多在厘米以上,大部分为广基,约0~20%可以有蒂。表面呈暗红色,粗糙或呈绒毛状突起或小结节状,质软易碎,触之能活动,如触及硬结或固定,则表示有癌变可能。其癌变率较管状腺瘤大0倍以上,在30%-70%左右;也有观点认为,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它的癌变率将是00%!绒毛状腺瘤的内镜检查表现3、混合型腺瘤:绒毛状成分占20%~80%,是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结构的腺瘤。其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癌变的几率与腺瘤的大小、数目有关:直径越大,数目越多,癌变的几率就随之增加!4、家族性息肉病(FAP)FAP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意思就是不分性别,只要携带有该基因,就一定会长结肠腺瘤性息肉。主要是在肠道内可见腺瘤样息肉,大肠、小肠都会有,数量可多达数百个。这是典型的癌前病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就会00%转变为结肠癌。此病相对来说,发病年龄早,以青少年发病为多,如不加干预,往往在40岁以前发生癌变。家族性息肉病5、锯齿样息肉约5%-20%的散发结肠癌癌来源于锯齿状途径的癌变,并已有多项研究证实锯齿状腺瘤癌变约占大肠癌的20%~30%,临床漏诊率却高达59%!锯齿样息肉第四、发现肠息肉都需要切除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除了肿瘤性息肉外,那些良性息肉体积变大之后,也有腺瘤化的趋势,也就是说,也有癌变的可能,所以,大部分医生的建议就是:一旦发现肠息肉,无论是什么性质,都建议切除以绝后患。第五、切除是不是很麻烦?如果息肉比较小,数量也少,在肠镜检查时候,医生就会“搂草打兔子”,顺便就把它干掉了;如果比较大、比较多,或者比较特殊的息肉,一般会先取病理分析,然后择机选择合适的切除方式予以切除。内镜下切除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经内镜息肉切除目前的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有高频电切、套扎、激光、EMR、ESD等。2.腹腔镜肠息肉切除术3.传统的开腹手术主要用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恶变倾向或已恶变或不能排除恶变的腺瘤性息肉及幼年性息肉病、不能在内镜下切除或切除后有可能发生出血或肠穿孔的息肉以及息肉切除后需要补充手术者。4.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是将内镜、腹腔镜和微创等技术综合起来的新术式。

第六、吃中药和保健品能消除肠息肉,不太靠谱

目前关于长了肠息肉吃了中草药,或者某些“保健品”消除的研究性文章,我没有检索到。

咱们今天不细细探究其原因,看2张图片您就明白了:

图片来自浙江以为一线内镜医生,我的朋友。

患者是一位资深中医大夫:坚持不切除,结果越吃越大~~~

最后,需要注意几点:、虽然目前腺瘤性息肉的病因并不是很明了,除了遗传因素,我们发现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适当运动、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等可减少它的发生;2、吃中草药或者某些“保健品”并不能消除或缩小息肉;3、息肉会复发或者漏诊,所以切除后一定要遵医嘱定期复查。4、普通人群应在40岁前做一次肠镜检查,有家族史的人,建议在30岁前做筛查。

感谢







































拉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儿童白癜风的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by/33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