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结直肠癌的筛查现状意义方法


结直肠癌发病及筛查现状

目前,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上升,发病率居总体第三位,死亡率居总体第二位。据年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报告,我国男性和女性的CRC发生率分列第五和第四位,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均为第五位。

大部分CRC的发生其实是腺瘤成癌的过程,即从正常到息肉、腺瘤、腺癌、转移的过程。尽管早期可能无症状,但可以提供近15~20年的筛查窗口期。因此,根据筛查的不同目的,选择的检查手段和时间也有所不同。如,为降低CRC发生率,可筛查高危险腺瘤。为降低CRC死亡率,应在CRC处于I/II期甚至更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结直肠癌筛查的意义

CRC筛查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据年美国癌症报告,近20年美国CRC发病率下降约40%,近40年死亡率下降50%,主要得益于美国对50岁以上人群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并经结肠镜下切除腺瘤。该结论的反面佐证是同期未普及CRC筛查的年轻人群,CRC发病率则以约2%的比例逐年增加。国内研究同样支持该结论。

结直肠癌筛查适合人群

年《年结直肠癌诊疗指南版》中指出中国人群一般人群结直肠癌筛查起始年龄为50岁。美国癌症协会(ACS)更新了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建议,年龄在45岁以上且有CRC平均风险人群根据患者的偏好和检测可及性定期接受粪便检查或影像检查,50岁以下疑似大肠出血的年轻人应进行全面诊断;持续CRC筛查阴性至75岁可考虑终止筛查,对于从未进行过筛查者可考虑筛查年龄上限至85岁;对于有CRC和(或)腺瘤家族史人群,起始筛查年龄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前。

结直肠癌筛查方法(自查)

CRC自查方法

结直肠癌的筛查需结合自查和临床筛查两种方法。首先,人们可根据目前普遍推荐的高危因素评分量表进行自我风险评估,包括数量化高危因素评估问卷、亚太结肠癌筛查评分和伺机性筛查风险评分量表。具体评估方法见图1。

图1结直肠癌自查评分量表

CRC筛查(防治)路径

结直肠癌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粪便DNA、粪便便免疫化学检测(FIT)、风险评估问卷以及结肠镜。目前,我国相关机构根据国外指南推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结直肠癌的筛查(防治)路径,具体见图2。

图2结直肠癌筛查(防治)路径

CRC筛查选择

1.每年进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

2.每年进行高灵敏度的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

3.每3年进行一次多靶点的DNA检测;

4.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5.每5年进行一次结肠造影;

6.每5年进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何时停止筛查

1.身体健康,平均筛查超过10年以上的成年人继续进行CRC筛查至75岁;

2.76至85岁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偏好、预期寿命、健康状况和既往筛查历史,制定个体化CRC筛查策略;

3.超过85岁的人群,不建议继续进行CRC筛查。

End

文本:王舒艺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图
白癜风医院上海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by/35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