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是中医术语,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人体双腿各有一个,是一个强健身心的大穴。
配穴,就是利用某穴与他穴的调理特点相配伍,相互佐使而形成某种独特的调理功效,就像药物的配伍应用一样,分君药和臣药,君臣相配,可以使疗效更加显著。
足三里+三阴交
足三里有升阳益胃之功效,三阴交有滋阴健脾之功效。两穴阴阳相配,是调理脾胃虚寒、气血亏薄的重要方法,是调理虚损类疾病不可缺少的用穴。
临床上也见到胃强脾弱、阳亢阴亏的患者,调理时,在补阴的同时,也一定要清导,也就是补三阴交,泻足三里,才能取得疗效。
还有阳虚气乏、风温客邪成痹、腿脚麻木疼痛等病证,那就一方面用足三里来振阳气,一方面用三阴交来和阴血,相互配合可以起到舒经理痹的作用,其功效也是非常明显的。
足三里+阳陵泉
阳陵泉为胆经之关键,足三里为胃腑之枢纽。两穴相配,泻阳陵泉可以用来肃清清净之府,平肝火的横窜上逆之势,输导胆汁入胃,用木疏土,从而完成胆为中精之府的功能。再泻足三里可以用来导胃中的浊气,宣通胃阳,以取得清阳得升,浊阴得降的效果。
凡是木土不和之病,如中消停痰、吞酸口苦、泄泻呕吐等病证,应用此法(泻阳陵泉、足三里)自然可以烟消瓦解,饮食也因此而通畅调和。
而且阳陵泉为筋之会穴,有很好的舒筋利节、搜风祛湿效果;足三里也有通畅活血、渗湿散寒的功能,两穴相配还可以调理诸痹、膝痛、筋挛、历节、痿躄、脚气等病证,这未尝不是针法的妙用。
足三里+中脘
中脘、足三里相配却可以专门调理胃腑,并兼治腹中的疾病。以中脘为君,是因为中脘是六腑之会穴,也是胃之募穴;以足三里为臣,可以辅助中脘安胃。
如果辨证属于胃中虚寒、饮食不下、胀痛积聚、或停痰蓄饮病证,治法则应补中脘,以壮胃气、散寒邪,泻足三里,以引胃气下行、降浊导滞,并辅助中脘以改善胃的水谷运化功能。
如果胃腑燥化太过,出现消谷引饮、呕吐反胃病证,调理时则中脘可酌用泻法。
至于霍乱疾病,总是由于忧愁之时,饮食不节,暑湿污秽,扰乱中宫,以致清浊不分,阴阳混淆,上吐下泻,腹中疼痛。
调理霍乱需要先刺出恶血,以祛除暑秽邪气,然后补中脘以升清阳,泻三里以降浊,中气调畅,阴阳续接,霍乱即愈。
还有胃病而兼有他症的,处方调理必须进行穴位加减。如下元虚寒,则补气海;上焦郁热,则泻通谷;脏气衰微,则补章门;肠中停滞,则泻天枢,或加上脘,或去足三里等。
足三里+合谷
合谷、足三里二穴皆属于阳明经,一个在手阳明大肠经,一个在足阳明胃经,上下相应。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能升能降,能宣能通;足三里为土中真土,用补法可以益气升清,用泻法可以通阳降浊,两穴相互配合,可以肠胃并调。
如果是清肠下陷,胃气虚弱,纳谷不畅病证,则补足三里,以辅助合谷升下陷之阳,使胃气升则饮食自进。
如果是湿热壅塞,浊滞中宫,或者因宿食停滞,出现腹胀、噫哕病证,则泻足三里,引合谷之气下行以导浊降逆,这样肠胃调和而气机通畅。
以前的贤能医士在调理肠胃时,通常以宣通肠胃为胃腑之法,针灸临床调理确实也是这样。
足三里+劳宫
劳宫属手厥阴心包经,性清善降,可以调理劳役气滞,疏散七情郁结,尤其善于清理胸膈之热,引导上焦之火下行,与足三里相互配合,可以大泻心胃之火,挫其上逆之势。
凡是结胸、痞满、呕吐、干哕、噫气、吞酸、烦倦、嗜卧等病证,调理立竿见影。
“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望诊是常见的中医诊疗手法。中医运用视觉,对病人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诊断疾病的方法。然而,在临床上,望诊同闻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并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
望诊理论根据:
观察病人形体、面色、舌体、舌苔,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称为望诊。
望诊是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诊察疾病的方法。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若脏腑功能活动有变化,必然反映于人体外部的神、色、形、态等各方面。五脏六腑和体表由十二经脉贯通在一起,又分别和全身的筋、骨、皮、肉、脉(五体)相配:肺主皮毛,肝主筋,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五官亦与五脏相关:鼻为肺之窍,目为肝之窍,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窍,耳为肾之窍。观察体表和五官形态功能的变化征象,可推断内脏的变化。同时还可反映全身精气的盈亏。精、气、神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头部和双目,兼反映于全身形态、语言气息、面部色泽乃至脉象、舌象等方面。精充、气足、神旺,是健康的征象;精亏、气虚、神耗,是疾病的表现和原因。因此,望诊不仅可诊察内脏病变,还可了解人体精、气、神的动态变化情况。
望诊分类:
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络脉、皮肤、五官九窍等情况,以及排泄物、分泌物、分泌物的形、色、质量等。现将望诊分为整体望诊、局部望诊、望舌、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等五项叙述。舌诊和面部色诊虽属头面五官,但因舌象、面色反映内脏病变较为准确。实用价值较高。因而形成了面色诊、舌诊两项中医独特的传统诊法。
望诊的重点在望神、望面色和舌诊。因面、舌的各种表现,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脏腑功能变化,而全身神气的存、失又是生死吉凶的重要指征。在临床上,掌握望神、望色和望舌,并结合形态、头面五官、皮肤等望诊方法,可对脏腑病变的诊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资料。
望诊神技实战班课程重点:
本次望诊神技实战班,我们特邀业内两位重量级专家为大家亲情分享。
实战+临床,速度+精准
让你轻松学会,熟练应用于临床,准确病症,直捣病因,一击击破各种常见病症。
望诊神技实战班讲师简介:
吕丽
高级营养师
中医特色调理师
望诊专家王晨霞教授亲传弟子
手诊专家刘建峰亲教授传弟子
目诊专家覃迅云教授亲传弟子
王涛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河北省首届青年杰出中医,
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首席医师,
河北省第五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师承制导师。
望诊神技实战班主要学习内容:
吕丽老师:吕丽中医望诊速诊法
王涛老师:鼻诊+唇诊+六经面诊+眉诊+色诊+望神+眼诊
基础:掌诊理论、目诊理论、面诊理论、舌诊理论
实战:具体分析以下多种常见病症。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高血脂
高血压
低血压
糖尿病
心血管病: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心脏功能减弱(心气虚)
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
易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硬化
冠心病
脑血管疾病:
头晕
头痛
偏头痛
脑动脉硬化
全身动脉硬化
脑中风高危
肿瘤高危
呼吸系统疾病:
肺活量小
鼻炎
牙龈炎
肺内钙化点
咽喉炎
气管及支气管炎
肺肿瘤高危
消化系统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肿瘤高危
胃炎
胃肠功能紊乱
脾胃不和
胃息肉及胃肿瘤高危
结肠炎
便秘
宿便
痔疮
大肠息肉
大肠肿瘤高危
肝脏解毒功能降低
免疫功能降低
肝损害
肝气郁结
脂肪肝
肝脏肿瘤高危
肝囊肿
肝血管瘤
胆囊炎
胆结石
胆囊息肉
内分泌、生殖泌尿系统疾病:
甲状腺结节
乳腺增生
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
前列腺增生
月经不调
痛经
不孕不育
肾功能减低
肾囊肿
肾结石
肾脏息肉
肾脏
膀胱肿瘤高危
骨关节、精神神经系统:
风湿
痛风
颈椎病
肩周炎
骨关节退化老化
腰椎病
腰腿痛
眼疾
屈光不正
耳鸣
耳背
听力下降
失眠多梦
疲劳困乏
神经衰弱
脱发
蛔虫
其他疾病:
肾阴虚
肾阳虚
痰湿
气虚
脾气虚等
此外,吕丽老师还将现场教您,如何通过手诊,查看病人性格特征。并将手把手带您分析二十例典型病例。
理论+实战,具体部位具体分析,望诊有针对,细节更重要,判断更准确。让您的望诊技艺更加精湛的超级提升。
望诊作为四诊之首,虽博大精深,但不生涩难懂,初学者、有一定基础的中医从业人员和中医爱好者都可以报名学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by/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