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年ldquo大医精诚技能名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为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围绕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建成“全医院”的总体目标,激励我院医师和技师立足岗位、潜心钻研,经院党委研究,在年“中国医师节”期间,在全院开展第三届“大医精诚技能名师”评选活动。

经内科党总支、外科党总支、门急诊医技党总支、东院党总支积极推选,15位“大医精诚技能名师”候选人产生啦!

此次评选活动采取网络投票和评审委员会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网络得票数占30%,评审委员会综合评议占70%。最终产生10名省医“大医精诚技能名师”。

欢迎全院党员、职工及广大网友投票、监督!

请在文末参与投票吧!

(一个   自香港中文大学进修归来后,大力开展ERCP诊疗胆胰疾病,使省医ERCP技术在全省内具有影响力;率先开展了消化道早癌内镜下切除、消化道间质瘤内镜下切除、肠梗阻导管、大肠支架、色素内镜等诊疗技术。

  年,受命组建消化内镜草堂病区,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攻坚克难,勇挑重担,带领团队奋力拼搏,2年内使草堂病区业务量与本部齐平,医院消化内镜年诊疗量首次突破6万余例,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培养出了一支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消化内镜医护团队。

  年起,为响应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的政策,率领团队大力开展早癌规范化诊疗,NOTES、ERAT、ERAF等内镜下治疗新技术,开展早癌病理相关培训和研究。年,在第二届青年导师杯消化道早癌技能实战大赛(中西部)中斩获团队一等奖,2名年轻医师成长为国内知名的早癌诊治青年导师,标志着省医消化道早癌诊治水平已具有一定影响力。为医院获批“全国消化内镜规范化培训基地”“早癌筛查基地”“静脉曲张培训基地”做出了贡献。

  发表了大肠息肉人工智能检测研究的系列论文,其中发表于GUT的一篇作为年热点论文,推动我院消化道AI研究水平居于领先水平,得到国内外专家认可。承担科技部定点专项:常见肿瘤精准诊疗国产设备示范应用模式研究(YFC)的研究,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

  长期坚持帮扶基层,提高基层内镜诊疗水平,不断提升省医社会和学术影响力,通过远程平台开展“分级诊疗”,主动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曾两次被中央电视台报道。

获奖情况:

  年“省医创新奖”二等奖

  年第二届青年导师杯消化道早癌技能实战大赛(中西部)团队一等奖

2

杨文青

■东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无党派人士

■四川省医学会儿科分会高级会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个人事迹:

  积极开展新生儿脐动静脉置管术、PICC、INSURE技术、新生儿换血疗法等临床新技术,推动科室的新生儿疾病诊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助力科室成为成都市片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年开展了儿童生长发育、性早熟等内分泌疾病诊治,先后开展了5次较大型的义诊活动,在东院   年7月,参加四川省人社厅组织的“四川省专家服务团助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回头帮走进眉山活动”帮扶活动,开展了学术讲座及义诊活动,提出了如何开展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建设意见,与青神妇幼保健院签订了长期帮扶协议。

  先后参与国家级及省级课题3项,目前正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论文2篇。

获奖情况:

  年、年成都医学院“优秀教师”

3

杨 艳

■内分泌科临时负责人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监测与治疗新技术学组委员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防控分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内分泌暨糖尿病专业委员会激素检测与临床应用专业协作组副组长

四川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

成都医学会骨质疏松专科分会常务委员

个人事迹:

  作为主要负责人积极开创糖尿病慢病管理新模式:(1)院内信息化同质化血糖管理:使我院率先成为全国落地实现院医院;(2)院外远程血糖管理:适应国家互联网+技术建设医疗服务体系需求,通过手机APP引入智能管理处方系统,开展院外远程血糖管理,有效提升了教育管理效率、延伸了教育管理服务半径。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9篇,SCI4篇。参与编写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处方专家共识》。知识产权专利1项。以负责人承担四川省科技厅支撑计划1项、四川省卫生厅课题2项。

获奖情况:

  年“2型糖尿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获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三次内分泌暨糖尿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

  年《骨质疏松症规范化诊疗的临床研究》获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年《糖尿病血糖相关代谢指标与并发症研究》获四川省医学科技奖(青年奖)二等奖

  年《骨质疏松症规范化诊疗的临床研究》获成都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年作为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院内血糖管理”项目获“省医创新奖”管理创新二等奖

  年“团队模式院内血糖管理联合信息化血糖监测系统对胃肠外科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的研究”院内血糖管理项目获中华医学会血糖监测学组学术年会中青年论文比赛三等奖

  年作为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门诊远程血糖管理”项目获“省医创新奖”服务创新三等奖

4

吴 青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医师协会新生儿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医师分会母源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学组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大运动评估(GMS)国际评估师

个人事迹:

  近年带头开展了脑功能监测、大运动质量评估(GMS)、无创心功能监测、INSURE、LISA技术、NO治疗肺高压、超早产儿和濒死儿复苏等多项新技术,大幅提高了危重新生儿救治成功率。尤其是在省内率先获得国际GMs评估资质,让脑瘫的早期诊断从生后6-9月提前至3月。年,带领团队成功救治23周g超早产儿一例,为全省最小案例,随访一年发育良好,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热爱本职工作,勇挑重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直坚守病房。担任新生儿病房组长多年来,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面临新生儿疾病的复杂多变性,带领团队以高精尖技术、高质量服务帮助患儿。

  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承担省级、院级课题2项。参与成都医学院本科教学及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授课。

获奖情况:

  年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考核“优秀带教老师”

  年在成都商报主办的“成都市金口碑儿科医师”评选活动中,被评为“金口碑儿科医师”

  年、年、年、年院年度考核“优秀个人”

狄文佳

■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分会肾移植学组委员

个人事迹:

  从事器官移植临床工作十余年,专注肾移植病人围手术期及术后长期管理,熟练掌握肾移植手术技术。年获得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体器官移植医师执业资格,医院有肾移植主刀资质的六名医师之一。累计管理及随访肾移植患者数千例,对肾移植围手术期诊治,术后危重症患者及复杂并发症的治疗及长期随访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肾移植门诊受到肾友好评,出国访学前网络问诊量居外科第一,仁心仁术,凭借医术医德赢得了广大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

  主持四川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厅课题等科研项目。在中文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十余篇论文。目前在全球十大健康研究中心——澳大利亚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做临床访问学者,参加肾脏代谢组的临床科研研究。

  教学方面,带教研究生、实习生及进修生多年,医院首批教学专岗,规范开展临床教学活动,教学经验丰富。

获奖情况:

  年院党委“优秀党务工作者”

  年省卫计委直属机关党委主题教育活动“优秀共产党员”

  年省卫计委直属机关党委”优秀共产党员”

  年院党委”优秀党支部书记”

  年院年度考核“优秀个人”

  年肾移植病例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卓越团队

  年“省医创新奖”三等奖

年省卫健委直属机关党委“优秀党务工作者”

邹玉蓉

■肾脏内科主任医师

■四川省医师协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肾脏病透析专业委员会-肾脏病理委员会委员

成都市医师协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

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会理事

个人事迹:

  在临床工作中,恪守踏实、认真、勤奋的工作作风把本职工作做好,把平凡的工作做细,对待患者耐心、细致、用心,在数十年的工作中没有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受到患者喜爱和肯定;熟练掌握了肾内科各亚专业相关手术(内瘘手术、腹膜置管术)及所有穿刺技术,经过多年临床磨砺,有较强的驾驭处理临床疑难重症患者的能力。肾内科慢性病人多,随访时间长,在长期的工作中和许多患者建立互信,构建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年起,承担肾脏病理阅片主要工作,率领团队年均阅片量由最初多例增加至目前1多例。增加和完善了多种病理染色技术,为医院建成省内高水平的肾脏病理诊断中心作出贡献,为肾病研究中心科研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2年来,同院内器官移植中心、儿科、小儿外科、风湿科、血液科等科室开展亚专业合作,开展肾脏病理检查,在儿童肾脏病、风湿肾脏病、异常免疫球蛋白相关肾脏病诊治上协同发展,促进了相关疑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提升。

  近5年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北大核心期刊1篇。

获奖情况:

  年院年度考核“优秀个人”

  年院工会“积极分子”

  年阿斯利康DAPA-CKD研究突出贡献奖

张剑波

■临床医学检验中心 副主任

 副主任技师

■四川省医学会检验专委会常委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移植外科实验室访问学者

个人事迹:

  曾负责院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在流式细胞技术的临床和科研应用以及临床实验室布局设计、流程改造和实验室管理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多次在全省进行专题学术讲座,带领全科同志高标准建设流式细胞技术、分子生物学、免疫和细胞培养等公共科研技术平台。积极带领团队开展高新技术10余项,其中,个人负责开展了“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多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人外周血CD64细胞计数”、“多色流式CBA技术检测人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3项高新技术,深受临床好评。-年,带领科室在西南地区率先通过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一级实验室认证(NGSPLevel-1),医院表彰。

  年起调至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宵奋战,医院新冠应急实验室,开展24小时急诊新冠检验,对发热门诊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撑;建成我院首个“P2加强型负压实验室”;组织编写《东院检验科新冠病人检测工作职责和流程》;6月23日,受命担任“四川援京新冠核酸检测二队”队长,带队医院,仅用36小时完成实验室仪器设备布置和流程改造后又立即投入工作,圆满完成支援任务,受到国家卫健委、北京市卫健委、石景山医院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表扬。

获奖情况:

  5年主持开展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获院高新技术三等奖

  年带领科室通过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一级实验室认证,获医院优秀集体表彰

  年四川省卫健委专业技术干部“铸魂工程”培训班优秀学员

  7年、年、年、年院年度考核“优秀个人”

罗 俊

■超声科副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师协会乳腺疾病专委会常委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中青年审稿专家

个人事迹:

  主要从事超声造影及介入超声诊疗工作,完成了我院第一台多影像融合导航下肝癌消融治疗,第一台人工胸水、人工腹水辅助下肝癌消融治疗,国内外首例胆汁胸膜瘘残余肝内胆管微波消融毁损术。与多科合作,在乳腺疾病综合诊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推动了我国乳腺超声造影的发展,协助培养3名硕士研究生完成课题研究、论文答辩,研究成果多次在北美放射学年会、欧洲放射学年会、欧洲肿瘤内科年会等国际顶级会议上做专题报道、大会发言及壁报交流,并接受欧洲《EuropeanHospital》医学专业报刊专访。年在欧洲最大的超声学术组织欧洲超声与生物医学联合会网络教育平台授课。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各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一项,相关科研经费共计47万元,发表SCI、MEDLINE、北大核心及统计源期刊收录论文9篇。先后40余次受邀前往华中医院医院进行专题讲座。参加《中国乳腺超声若干临床常见问题专家共识》及《中国甲状腺超声若干临床常见问题专家共识》编写。参编专著两部,参译一部。

获奖情况:

  年院党委“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年成都医学院“优秀教师”

  年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六届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中获中青年中英文竞赛二等奖

  年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学分会青年超声医师论坛辩论赛最佳表现奖

  年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青年新锐奖

郝 鹏

■骨科党支部委员副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基础学组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全国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肿瘤学会皮肤与软组织专委会常委

个人事迹:

  关节外科方面,坚持微创手术理念,率先在省内开展直接前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小切口后外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机器人辅助下股骨头坏死转孔减压植骨术等微创手术,获得国内同行好评,医院作相关学术交流,受邀于年在丝绸之路西安国际骨科学术大会,年第6届亚洲人工关节学会年会进行微创专题大会发言。

  骨肿瘤专业方面,自年进修回院,开展了肩关节tikhoff-linberg术、骨盆恶性肿瘤切除髂腰重建术、半骨盆切除重建术、骶骨肿瘤全切术、四肢恶性肿瘤关节外切除保肢手术、全股骨置换等一系列高难度保肢新手术,填补了院内技术空白,使我院骨肿瘤诊治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积极开展新技术,年率先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多个高难度骨肿瘤病例,完成西南地区首例3D打印半骨盆髂腰重建术。

获奖情况:

  8年四川省医学会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8、年院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年省卫计委直属机关党委“优秀共产党员”

  年中国医学论坛报骨科最强战队临床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亚军

  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COA大会中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年、年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科规范化手术评比全国二等奖

10

郭 骏

■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

■四川省医学会口腔急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委员

个人事迹:

  擅长颌面头颈肿瘤、创伤及正颌整形的诊治,尤其在颌面部巨大缺损的软硬组织修复重建、复杂颌骨骨折微创整复、眶周眶底重建及数字化手术设计方面拥有突出的造诣。特别是近五年口腔各类恶性肿瘤软硬组织缺损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各类复杂皮瓣的制取(股前外侧皮瓣、前臂瓣、胸大肌皮瓣、双叶皮瓣、腓骨肌皮瓣)等高难度手术已然成为常规例行手术,皮瓣制取技术娴熟、速度快、离体时间短,缩短手术时长,皮瓣成活率高达99%,成功率位于行内领先水平,中晚期口腔癌的控制率达到了75%以上,患者常规复查复发率极低,皮瓣修复良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省医成为省内能大量开展医院之一,医院的技术水平处在了同一水平线。对于颅颌面损伤及缺损开启微创手术新征程,懂得变通,融入自己新思路,采用小切口,颅顶骨修复鼻骨,正颌外科等手术取得很大成效。带领团队在临床探索中,实现了皮瓣移植修复“零”的突破,填补了本科室多项技术空白,使省医颌面外科手术技术提升到了国内先进的水平。

  主持省厅级及院级科研课题2项,参研国家重点项目等各级课题若干,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多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两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各一项。

获奖情况:

  年《生物修饰性羟基磷灰石仿生化学合成的基础研究》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

  年《生物修饰多孔羟基磷灰石体系的研发》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7

  年院“优秀共产党员”

  年《游离皮瓣及微血管吻合在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获“省医创新奖”二等奖

  年省卫计委直属机关党委“优秀共产党员”

  年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

  年带领团队获病案首页质量比赛优秀医疗小组

  年带领团队获院工会、外科党总支“撸起袖子加油干,手术效率我争先”手术竞赛活动“优秀治疗小组”

11

唐艺加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

个人事迹:

  近年来,作为医院首次独立开展了心房心室主动电极植入、右室间隔部起搏、常规腋静脉穿刺术,慢性心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皮下ICD植入术,无导线起搏术,永久起搏导线器械辅助拔出术;在西南地区率先成功开展了选择性希氏束起搏及左侧希浦系统起搏术。   以筹备成员和主要联系人身份参与我院成立的全国首家晕厥诊疗协作组,制订了以晕厥危险分层为指导的晕厥患者院前、院内诊治及随访流程,并坚持持续改进。明显提高了晕厥诊疗的确诊率;同时大大减少了晕厥患者的非必要检查及反复重复检查。   非常注重心脏电子器械植入的术后管理,制作了我院第一版起搏器随访本。针对植入复杂功能起搏器的患者开设单独的随访门诊;针对高危患者,建立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撰写了“疫情期间起搏器植入患者随访指导”医院   擅长急诊急救技能及体系建设,参与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建设,改进急诊快速筛查流程,有效解决胸痛快速筛查与急诊抢救时间冲突难题,为医院胸痛中心及卒中中心获得“国家级模范示范基地”称号做出贡献。改进急救绿色通道建设,保证极危重及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医院急诊急救服务能力提升成效显著。改进应急流程,保证大型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在30分钟内有效应对;先后10余次带队圆满完成了各类大型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尤其在汶川、芦山、玉树、九寨沟等地震的紧急医疗救援中表现突出,救援成功率在95%以上,在紧急医疗救援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参与相关培训10余场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带领医护团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工作,承担了发热门诊抢救室的建设、管理及发热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建立急诊新冠肺炎疫情三级预检分诊制度,预检出3例新冠感染患者,有效预防了院内感染;带领团队负责发热门诊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无一名医务人员感染,铸就了抗击疫情的最强堡垒。

获奖情况:

  8年院“5.12”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年院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年省直机关灾后重建先进个人

  年院“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年省“8.8”九寨沟地震抗震九寨先进个人

  年急诊急救部获得-年度共青团中央“青年文明号”

13

雷华江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老年医学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盆底疾病防治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个人事迹:

  擅长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宫颈疾病的临床诊治,尤其在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子宫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临床治疗上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作为医疗组组长,在临床决策中,能基于充分的事实和证据,全面考量,周密设计手术方案,审慎操作,灵活应对术中突发情况,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医疗组年手术量约人次,其中三、四级手术达人次,每月的总手术量及三四级手术占比在全院名列前3名;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术后恢复效果好,恶性肿瘤生存率显著提高。年,师从全国女性泌尿领头人沈宏教授,回院后率先在我院开展女性盆底临床以及研究工作,已完成包括盆底重建术、抗压力性尿失禁术等在内的各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手术约台次。积极参加“传帮带”工作,帮助对口支援单位新开展宫颈癌腹腔镜下广泛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等手术。

  发表SCI、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主持省卫健委课题一项。多次在国内及省内学术会议中授课,并多次组织和参与医疗界沙龙活动,多次参与手术视频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获奖情况:

  年第六届“榜样中国·我心目中的名医”大型公益评选活动中荣获“十大名医(妇产科)”

  年院第一届“大医精诚技能名师”提名奖

  年团队在院工会、外科党总支“撸起袖子加油干手术效率我争先”活动中获“首台下刀准点率最高医疗组奖”

  年第七届“妙手仁心·金口碑好医生”评选中荣获“妇科十强好医生”

14

谭 刚

■东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卫生应急专家组成员

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

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慢病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胸痹专委会委员

个人事迹:

  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门诊量0余人次/年,平均会诊量余人次/年,组织救治疑难危重病人近余例/年,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95%以上。积极开展新技术,率先在东院开展了“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床旁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等项目。年牵头成立了心内科心血管慢病管理群,每月开展患者健康教育讲座。每年指导带教下级医师30余名。扎根临床一线,始终坚持以临床一线为科研课题,以患者的康复为研究成果,常常最早到科室,最后一个离开科室,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医院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千里驰援武汉,医院、医院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成功救治了因感染新冠病毒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50余例,随访出院患者60人次,积极参与新冠病毒临床科研,初步建立起新冠病毒感染的轻者患者血压管理模式。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谭刚医生在协助一位患者办理转院手续的瞬间被媒体记录了下来,这张“最美的牵手”被誉为抗疫中最温暖的时刻,被媒体广泛报道。

获奖情况:

  年东院党总支“大医精诚,技能名师”

  年成都市龙泉驿区抗疫先锋个人

  年武汉医院“抗击新冠肺炎优秀医疗之星”

15

熊 伟

■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医学会创伤学专委会委员

医院临床营养分会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胃癌胰腺癌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医促会肝胆疾病专委会委员

个人事迹:

  在完成肝胆外科常规手术同时积极开展肝胆外科3、4级手术操作,每年完成肝脏肿瘤手术、胆道肿瘤手术、胰腺肿瘤手术近百台次,手术精细,并发症少,效果优异。积极开展腹腔镜手术在胆道、肝脏、胰腺和脾脏疾病的微创治疗,完成腹腔镜半肝切除、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高难度微创手术。联合影像超声相关科室完成国内外首例支气管胸膜胆汁瘘残余右肝内胆管超声-MRI融合导航引导下微波消融毁损术治疗。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到临床外科治疗中,缩短了平均住院日,提高了床位周转率。积极参与院内外急重症肝胆外科会诊,多次成功挽救重危患者的生命。

  先后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北大核心期刊等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1篇。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联合三维可视化技术及3D打印技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应用超声微泡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微循环研究》《理气复胃口服液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应用性研究》,参与课题《四川省汉族乙肝人群肝细胞癌基因突变图谱的初步构建与应用》研究。“扩张球囊型鼻胆管”获实用新型专利。

获奖情况:

  年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

  年、年院优秀党务工作者

谁是您心目中的“大医精诚技能名师”。

快来参与投票吧!

版权申明|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图文来源|相关党总支、党支部,医务部协助提供

编   审|何晓荔 吕 科 张景岚

责任编辑|罗树春 龚 永 任 格 何志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by/57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