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来了》——
今天19点《健康来了》,医院综合内科主任白静慧和大家说说大肠癌的防治。
专家介绍
白静慧医院综合内科(特需病房)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
从事临床工作十几年,致力于肺癌和老年肿瘤病人的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及姑息治疗等的综合治疗,在肿瘤合并心脑血管等疾病领域给予深层次研究。近年主持多项省级以上课题,发表多篇SCI和国家核心期刊。多次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并担当会议主持及进行学术讲座。
现任中国老年病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分会委员;沈阳医学会危重病分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会急诊学会委员;《临床实用肿瘤学》副主编。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每诞生25个婴儿,日后就有1人将患大肠癌。在我国,近20年来随着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全国每年约有4.75万人死于大肠癌。
究竟什么原因会导致大肠癌呢?
研究表明,饮食、环境、遗传、种族等因素都与大肠癌的发病有关。而饮食因素、环境因素更为重要。
以日本为例,20世纪50年代,日本和中国相同,属于大肠癌发病率较低的国家。随着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的同时,日本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日益上升。据日本癌症协会统计,-年,大肠癌的死亡率大约增加了2倍,而其他各种癌症如肺癌仅上升60%,胃癌和子宫颈癌分别下降30%和60%。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脂肪饮食增加、纤维素饮食减少所致。我国近年来城市中大肠癌发病率增加,也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关。
第二,环境和大肠癌的关系很密切。环境因素主要有:土壤中缺硒;血吸虫病的影响,在我国,血吸虫病高发区同样也是大肠癌的高发区;吸烟容易引起大肠癌。
第三,就是遗传因素。约10%的大肠癌与遗传因素有关,所以,对于确诊为家族性结肠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及散发性遗传性大肠癌的患者的后代,要密切追踪随访。同时,也不能忽视大肠的一些称为息肉的良性肿瘤。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人也有较大的机会患上大肠癌。
综上所述,有以下各种情况之一者均应看作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大肠癌在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很多患者确诊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中晚期了,不论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还是一般危险人群,都应该进行早期检查。
高危人群
●年龄:50~75岁;
●家族史:有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有结直肠癌;
●有肠道症状(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等)者;
●有癌前病变(大肠腺瘤)者;
●以前患过肠癌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患者;
●盆腔接受过放疗者;
●接受过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者;
●肥胖、吸烟、糖尿病、免疫缺陷者等。
建议高危人群及时进行肠镜检查。如无异常,每3~5年检查一次结肠镜;如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一般危险人群
●50岁以上,但是无肠道症状、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腺瘤性息肉、肠癌病史者等。
●建议一般危险人群进行肠镜检查。如无异常,每10年检查一次肠镜;如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肠镜检查到底是怎么做的。
文章来自网络综合整理,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请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医院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by/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