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签约服务温暖到家为生命开通ld


今日一早,刚到上班时间,城南街道中杭社区卫生服务站就收到了一面锦旗。打开锦旗,不是”华佗再世技术高“,也不是“医德高尚暖人心”的字眼,而是简简单单的“签约服务温暖到家”八个字,这其中的故事还得从七月说起。

家住乔林社区的水阿姨,是中杭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签约服务对象,自从和中杭社区卫生服务站签约以来,水阿姨的健康有了专属“社区管家”。

年,浙江省政府将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6月起,我院已启动该项省级民生实事项目,为辖区内50-74周岁(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出生)户籍居民提供结直肠癌筛查服务。

7月,中杭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接到结直肠癌免费筛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安排了水阿姨来检查。为水阿姨做了结直肠癌患病风险评估后,留取的两次大便化验都呈大便隐血阳性。

中杭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联系了水阿姨告知其筛查结果并建议她进行肠镜检查,为方便水阿姨便立刻联系了县妇保院门办林主任为其解决肠镜预约的问题。

林主任了解情况后当即为水阿姨开通绿色通道为其安排一系列术前检查,同一时间医院内镜室预约了肠镜,在术前检查结果全部正常后马上为水阿姨安排肠镜检查,肠镜检查结果显示”肠息肉”。医生在肠镜检查中直接为水阿姨做了息肉摘除,目前水阿姨已经康复出院。

此次依托签约全程、优质、综合的理念,全程为水阿姨开通“绿色通道”,在筛查出异常后以最短的时间得到有效的救治。出院后的水阿姨为表达感激之情,精心准备了锦旗赠与中杭社区卫生服务站。

            

重点来了,敲黑板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常发生在中年以上的人身上。直肠癌的发生率和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饮食习惯以及社会环境等,摄入太多动物脂肪和蛋白质、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是诱发直肠癌的高危因素。早期直肠癌症状并不是很明显,随着癌细胞增长,患者可出现排便习惯发生改变以及下肢水肿等。每次拉完大便后需回头看看,若大便发生异常,医院检查。

直肠开始癌变时排便会发生哪些改变?

1.便血

粪便中带血是直肠癌的典型症状,但往往被人们误认为是痔疮。其实痔疮便血和直肠癌引起的便血有很大区别,前者是大便后滴血,后者是血液和粪便混合在一起。

2.排便次数增多

随着癌细胞增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便秘。也有一部分患者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因为癌细胞会反复刺激肠道,从而让人们有便意。但每次粪便排出量并不多,有时仅排出黏液或血液。

3.便秘

直肠中的癌细胞会越来越大,堵塞肠腔,导致便秘,易出现大便干结和排便困难。

4.排便习惯改变

直肠发生癌变时排便习惯会发生很大改变,排便变得没规律,有时一天拉很多次,有时好几天才能拉一次便。

如何诊断直肠癌?

1.肛门指诊

肛门指诊是诊断直肠癌简单有效又实惠的方法。触摸直肠四周肠壁,看看有没有触痛感和肿块,肠腔是否狭窄。一旦发现有肿物需进一步做检查,了解肿物的大小形状及性质,同时也要了解肿物的活动度、表面是否光滑以及生长位置。若肿物表面凹凸不平、有溃疡、向周围浸润和周围黏膜发生改变,这说明发生恶变。

2.结肠镜检查

做直肠指诊时没有触及到肿物,但手指套上有血迹或粪便潜血呈现阳性,需做乙状结肠镜检查,能直接看到病变的大体形态。

3.B超检查

直肠内有肿物时需做直肠腔内B超检查,能了解直肠肿物的浸润深度以及范围。

4.CT扫描

CT扫描能大致了解癌细胞向外浸润的程度,看看有没有向肝脏以及淋巴结转移,这对直肠癌复发诊断非常准确。

5.大便潜血试验

大便潜血试验没有特异性,不过高危人群需定期做大便潜血试验检查。若经过多次大便常规和凝血试验,发现有红细胞和脓细胞、隐血试验呈现阳性,需进一步做其他检查来确诊。

温馨提示

平时需调整好饮食,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多吃含粗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增加主食中粗杂粮的比例,不能吃得太精细,控制动物性脂肪摄入。平时多参加户外活动,通过运动能促进结肠蠕动,帮助粪便排出,降低患上直肠癌风险。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维持大便通畅,不然会让粪便长时间在大肠内停留,增加致癌物质吸收。积极治疗肠道疾病,如慢性炎症、各种息肉以及慢性痢疾等。

往期推荐

严防严控,绝不松懈——县妇保院召开防疫工作部署紧急会议

世界母乳喂养周活动(二)

拍一拍宝宝的“粮仓”

养好垃圾分类好习惯,引领保护环境新时尚

母乳喂养系列活动(一)|爱之初体验,听听孕妈妈怎么说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by/65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