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一则报道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和痛心,不到14岁女孩竟被查出肠癌,一瞬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据报道,张女士由于工作忙的原因,早上几乎不吃早餐,而怕上学的小女儿饿,就会为了省事而给她买快餐吃,其中,最常吃的就是汉堡了,有时一早上能吃下三个。
医生分析垃圾食品是诱因,劝导家长让孩子远离垃圾食品!
一、大肠癌发病率逐渐攀高
案例回顾
38岁女篮国手陈鹭芸患结肠癌不幸逝世
湖北荆州21岁女孩患肠癌没钱治痛不欲生
贵州16岁小伙常吃烧烤患结肠癌
合肥6岁儿童爱吃垃圾食品患胃癌
…………
最近,小编查阅我国甚至世界恶性肿瘤数据,发现胃癌、肠癌赫然排前十,发病率逐渐攀高,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每名大肠癌患者中35岁以下的患者就有4~5人。青年人患大肠癌的比例不断攀升,且男性多于女性。
二、大肠癌形成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大肠癌呢
医院专家赵艳荣医生说,结肠癌、直肠癌统称为大肠癌。结直肠癌症是结直肠内的细胞成长失控,发生癌变,导致癌细胞侵入身体其他部位。导致肠癌的因素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先天是因为遗传基因的关系,我们目前了解的遗传性肠癌,只占肠癌总数大约1至5%,这些患者一般都有家族病历,而且也常在较年轻时发病。
1.先天肠癌因素
遗传性肠癌可以分两种: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结直肠癌。
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的遗传基因位于第五染色体,患者把基因传给下一代的机率是50%,特色是患者的大肠从青春期开始,就长出成百上千的息肉(polyp),这些息肉随着时间越长越大,逐渐会恶化,出现癌变。如果没有及早切除,患者40岁过后,几乎%有癌变。
遗传性非息肉结直肠癌的患者,至少带有6个不同的遗传基因。患病者一般在45岁前就患上癌症,并且家庭其他成员多数也有人患上肠癌或其他癌症,如胃癌、卵巢癌、子宫癌、肾癌等。
2.后天肠癌因素
一般认为与饮食习惯有关。吃太多红肉,纤维不够,导致肠癌的演变。
三、大肠癌是这样演变的
正常的肠粘膜层会不断新陈代谢,由于基因仿制出现差错,大肠内开始长出息肉。息肉随着时间增长,达到2公分长时,就有50%癌变的可能。
一旦癌变,癌细胞就会渐渐侵入肠壁,然后蔓延到肠外的淋巴结,也可能转移到肝脏和其他器。从正常的肠粘膜层细胞到癌症的过程,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因此,能在发现息肉时,及早将它们切除,就可以避免癌症发生。
四、大肠癌“钟情”这些人
1.大肠息肉患者:息肉主要分为腺瘤性和增生(炎症)性两大类。已经确知腺瘤性息肉,尤其是多个的息肉容易癌变,大肠癌在腺瘤性息肉病人中的发生率比无腺瘤的要高5倍!尤其是直径大于1厘米的大腺瘤危险性更大。所以腺瘤性息肉被称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必须摘除干净以绝后患。即使去除后(包括手术切除)仍应警惕再发。
2,疡性结肠炎患者: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癌变比常人高5~10倍,如在尚未成年时就发病,病变一直活动,范围广泛,病期在5年以上者,癌变危险性更大。
3.盆腔接受过放射治疗者:多为卵巢、子宫癌患者,其直肠癌发生率比一般人高4倍。
4.有肠癌家族史者
5.胆囊切除者:行胆囊切除术以后及行近端小肠与远端小肠吻合术后的病人,由于有毒性的次级胆酸直接进入结肠刺激肠黏膜,增加了患结肠腺瘤性息肉和癌的危险性。
6.从事某些职业者:如石棉加工业,纺织业工人。
五、发现早期大肠癌,警惕早期症状
腹泻、便秘、黑便、腹痛
粘液便、大便带血、大便不成形、大便习惯改变
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涨、腹部摸到硬块,有时会有排便不完整的感觉,即大便后过一阵子又有要再大便的感觉。
有时候有患者体内流失血液而不自觉,最后导致贫血,感到疲劳、头晕和气喘。后期的肠癌患者的体重还会减轻。
当癌症发展到肠梗阻,患者就会完全不能大便,整个腹部鼓起来,非常疼痛。如果这时候还不求医,肠就会穿孔破裂。只有少部分位于直肠的中、下部肿瘤,可以在肛检时发现。因此,医生在检查病人身体时,不能只靠触摸诊出肠癌。一旦医生按摸到硬块时,那癌症已较严重了。
六、改变生活方式、早期筛查使肠癌发病率下降
医院专家赵艳荣向我们介绍到,预防大肠癌:
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比如说减少高蛋白、高脂肪、精细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粗粮,减少吸烟和过量饮酒,加强运动。
第二,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提高生存的二级预防,通过积极的宣传肠癌的临床表现,使患者积极就诊。积极开展筛查早期发现是最重要的手段,筛查是减少肿瘤提高生存最主要的手段。
第三,积极治疗,有较佳的疗效。
医院专家提醒大家:
在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如发现肛肠问题要及时就医
别让疾病常伴身边
当你或身边的朋友/亲人出现“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口苦、口臭、嗳气、腹泻、便秘、便血”等胃肠不适症状时,医院进行胃肠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免费-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长春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专治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by/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