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胃肠外科的医生,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个情况:
患者体检时查出结肠息肉,自己在网上一查:“息肉可引起癌变!”这可怎么办!家人跟着着急,自己也慌得不行。
那么,结肠息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会癌变吗?一份肠镜的报告能告诉你什么?结肠息肉需要治疗吗?怎么治疗?
今天,柳韬医师给你讲讲结肠息肉的那些事儿。
No.1
什么是结肠息肉?
息肉,是个医学名词。
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也就是长了个肉疙瘩。
结肠息肉在医学里的定义凡从结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
所以呢,体检报告上显示结肠息肉,表示你的大肠里长了个肉疙瘩。
至于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只有在取息肉组织做病理检查后,我们才能确定。
如果病理明确,这个肉疙瘩就会被冠以病理诊断名称,如结肠炎性息肉,结肠管状腺瘤等等。
No.2
病因有哪些?
感染有报道认为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
年龄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胚胎异常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生活习惯食物中含纤维多,息肉的发生少,如果食物中膳食纤维过少,则息肉的发病率会增高;吸烟也与腺瘤性息肉的密切关系。
遗传某些多发性息肉的发生与遗传有关,患者由其父母生殖细胞内遗传得到有缺陷的抑癌基因APC等位基因,或是因为体细胞突变。
No.3
有什么临床表现?
大多数结肠息肉没有临床表现。
其他主要症状为:便血或者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很少出现大出血,继发炎症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者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涨不适、隐痛等症状。
结肠息肉的并发症:消化道出血,癌变,肠梗阻等。
No.4
如何治疗结肠息肉?
「息肉的摘除」
结肠息肉应尽快治疗。医生会需根据息肉的大小、类型、形态有针对性进行治疗。
-小的息肉:在肠镜下采取活检钳钳除、高频电凝、APC等方法去除;
-大的息肉:通过圈套去除;
-更大的、比较扁的、基底比较宽的息肉:通过手术去除,如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和粘膜下剥除术。
No.5
结肠息肉怎么预防?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生活要规律。
No.6
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饮食方面,我们应该遵循“三多、四少、坚决不碰”的原则。
多吃绿色叶类、根类蔬菜和水果;
多吃淀粉和纤维多的食物;
多吃新鲜食物,如新鲜蔬果、新鲜的肉类。
三多
四少
减少腌制、熏制食物的摄入,如腊肉、熏肉等;
减少日常食盐摄入量,每天应低于5克;
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以鱼、禽、瘦肉、低脂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
减少饮含酒精饮料。
坚决不碰
坚决不碰发霉、变质、腐败的食物。
其他注意事项
从50岁开始,推荐所有人每年对自然排出的粪便做隐血检查,每5~10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来源:胃肠病中心胃肠病中心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白癜风专家崔永玲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