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自查身上这里长肉疙瘩,当心癌症前


提起息肉,想问问大家对它有多少认识?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应该就是身体里面多出的一块“肉疙瘩”,在身体里不痛不痒的,不体检根本发现不了。那这“肉疙瘩”长得悄无声息的,对身体会不会有影响?需不需要切掉?

Introduction身上这里长“肉疙瘩”,很危险!

这息肉,可以长在体内各种黏膜的表面,像是声带、胆道、胃壁……它们相应的,也以各自的“出生地”来命名。

如果个头小又是良性的,可能也对身体没什么影响;但这其中,总有那么些“捣蛋鬼”:

●有些胆囊息肉可表现为右上腹部不适,如果伴有结石还可出现胆绞痛;

●像鼻息肉如果一直持续长大,可能导致鼻塞、嗅觉障碍、缺氧等;

●子宫内膜息肉可对怀孕有影响,有些甚至可引起女性不孕……

但是,最需要警惕的还是肠道上的息肉。有近八成的大肠癌源自息肉,说起来,它其实就是大肠癌的前身!

肠息肉,离肠癌有多远?

说起肠息肉会发展成肠癌,有些已经长了肠息肉的人可能就被吓到了——自己身上的,会不会癌变?

先别慌!大肠癌可怕,但大肠息肉并不可怕。

二附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杨刚介绍,大肠息肉的生成,可能与饮食方式、生活习惯、年龄、遗传等因素有关。像是喜欢吃高脂肪高蛋白食品等食物、便秘、久坐等人群,息肉就越容易找上门。

至于息肉的癌变,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经历5到15年。如果在这期间监视这大肠息肉,及时发现、切除“不对劲”的,就能避免这个过程。

据研究表明,中老年人患息肉,癌变可能性大。这可能跟致癌物刺激物时间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有关。以结肠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为例:20~39岁患者癌变率为0~19%,40~59岁为26%~39%,60岁以上高达47%~52%。

肠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二附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朱正明提醒,一旦出现便血、腹痛、黏便液、便秘等症状,就该多加注意。以下症状提示可能患有肠息肉:

01

便血

最易于痔疮混淆。肠息肉的出血常是混杂在大便中间的,呈暗红色;痔疮引起的便血多是在大便后滴血,血色为鲜红色。

02

大便习惯改变

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或出现便秘,不明原因的腹泻等。尤其是便秘和腹泻交替反复出现,并伴有腹痛。

03

大便形状改变

息肉压迫粪便,大便形状会变细,或是出现扁形,中间有凹槽,有的还会出现血痕。

但需注意的是,多数肠息肉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很少一部分会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便秘、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异常。

长了息肉,要不要切?

发现大肠息肉后,怎么办?相信这是很多做肠镜的人想要提出的疑问。

如果大肠息肉若是恶性,危害自不必说,当切则切;但要是良性腺瘤,也有相当概率的恶变机会,随着息肉的增大,数目增加,癌变机会也迅速加大,留着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

退一步说,如果是炎症性息肉,恶变可能小些,但随着息肉增大,后期也可能会有便血、腹泻、肠套叠等症状,带来一系列麻烦。

说到这里,到底切不切息肉,结合检查医生给出的意见,相信大家心里也有了一定的答案。

预防肠癌,美国是这样做的

美国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发布,降低结直肠癌的方法:

01

膳食纤维

以往证据显示膳食纤维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而这项报告则进一步补充,报告每天摄入90克全谷物可将结直肠癌风险降低17%。

02

运动

多运动可以降低结肠癌风险(但无证据表明可降低直肠癌风险)。

03

其他

鱼类、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橘子、草莓和菠菜等)、多种维生素、钙剂、乳制品也可以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出现便血、腹痛、黏便液、便秘等症状及时就医,千万不可以忽视!

专家名片Expert

朱正明二附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

擅长胃癌、直肠癌、结肠癌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熟练掌握胃癌、直肠癌、结肠癌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坐诊:周四上午

杨刚二附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

擅长胃肠良、恶性肿瘤的常规及微创外科治疗,痔、肛瘘、肛裂、直肠脱垂、直肠前突等肛直肠良性病变诊断及手术,各种疝的无张力修补术,便秘等胃肠动力障碍的相关治疗和手术。坐诊:周三上午

注:坐诊时间仅供参考,医院







































白癜风医院沈阳哪家好
白癜风要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43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