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传变规律第二版上


不是所有人二次重病后都能死里逃生,他就是传变规律的作者汪源升。小时候身处逆境的他不禁迷茫,老天怎么让他患上如此怪病——过敏性紫癜,让他在疾病与死亡线上挣扎,幸好祖上有德让他巧遇了中国名医姚奇蔚,才使他重获新生。

22年后,老天又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把那怪病重新“植入”他的体内,同时在老病的基础上来了个式样翻新,以前光是双下肢皮下出血差点就要了他的小命,现在在出血点的基础上还长出水泡,长得象水痘一样晶莹透亮,水痘一破就溃烂……他陷入了痛苦的深思,治毫无希望,不治则更无希望,最后他做出了最大胆的决定,用中药在自己身上做实验。毫无中医经验的他凭借父亲亲手保留的近50张处方及姚奇蔚的治病理念及自悟阴阳五行生克原理和人体经脉原理踏上了自我诊治之路。

他来到了一个荆棘丛生的世界,试图从中找出一条生路。凭借姚奇蔚的处方作后盾,以姚奇蔚的思路为指导,他一步一步摸索前进,渐渐摸顺荆棘,斩断根源。与此同时,人体生发之气的传变规律逐渐显现出来,老天无声无息地把传变规律传授给他。他运用这个规律首先把自己从病魔手中解救出来,还治好了自己家人、同事、朋友的各种疾病。为了纪念姚奇蔚诞辰一百周年(~),特整理出传变规律给中医同道共同悟道。

传变规律揭示了人体病变的本质,即人体病变部位是五脏六腑各细微变化(病变)综合传导并在薄弱环节放大。人体病灶最薄弱的部分并不一定就是发病的原凶,它只是其它脏腑病变的一个出气筒。文中通过大量的举例,把每个案例层层破解,让医学工作者看清事物的本质,知道病变原来是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传变的,从而真正把握传变规律的本质。只要把握病变的传变规律,疾病的发展就变得可防可控,就可以使患者达到早日康复。

传变规律第二版增加了“三焦经传变规律”中任督二脉三焦与经络的关系。

传变规律(第二版上)

为了纪念中国名医姚奇蔚教授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本人将自悟“传变规律"公之于众,表示对启萌恩师——名医姚奇蔚教授的怀念和感谢!

1.概论

传变指传递变化。

传变分为广义传变和狭义传变。

广义传变:是指自然因天体的变化或人类的行为而产生生发之气(或力),此生发之气(或力)沿着特有的路径或构造传递生发之气(或力),导致物体形变(或断裂),如:喜玛拉雅山的隆起、汶川地震的塌陷等等,我们称为广义传变。

狭义传变:是指人体组织受饮食偏好、七情、六淫等影响而产生生发之气(或力),此生发之气(或力)沿着人体特有的经络、筋脉等系统传递,导致人体组织形变,如:隆起或塌陷。

人体生发之气指人体内部脏腑组织器官等感受饮食偏好、七情、六淫、外伤等所发之气,分:正气、病气。

①正气:人体生发正常之气得以畅通分布全身周而复始。

②病气:人体生发之气因感受:七情、六淫、外伤而致气血阻塞;或饮食偏好细胞不能正常得以涵养或涵养过度,导致细胞受损而致气血阻塞,最终导致病气生发。

③正气和病气是一个事物——生发之气的两个方面,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一个过程。

④饮食偏好:人体素质不相同,体质的阴阳也各不相同,饮食的五味寒热各有偏胜,当人体长时间进食某类固定食物时,便会造成人体的生发之气不足或过盈,它将破坏人体内阴阳平衡,当人体自身阴阳平衡调节失常时人体生发之气也就转化成病气,如:生发之气不足,局部产生虚弱无力,正常组织得不到涵养;或生发之气过盈,局部产生亢盛。

⑤七情:人体因内外环境的刺激和变化,导致人体七情生发之气不足或过盈,从而产生气血阻塞或无力,最终内伤七情。

⑥六淫:风、寒、暑、湿、燥、热六种自然生发之气太过或不及,超过了人的限度,使人不能与之适应,从而使人的生发之气产生紊乱从而闭阻气血运行导致疾病产生,这六淫也成了六邪。

传变种类可分为:阴阳两极传变、五行生克乘侮传变、十二经传变、气动传变。

2.阴阳两极传变

2.1自然界中的阴阳两极传变

假如以地球不动作参照物,阳光在12:00(北京时间、地点北京)照射地球是最亮之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暗,到24:00地球进入“最暗"的时侯,也是日光照射面积为零的时候,我们称:12:00为自然界中的极阳,24:00为自然界中的极阴。从地球的整体来看,阴阳是变化的,阳极可以生阴,阴极可以生阳,阳极阴极不断同生同化,阴阳始终处于互生互化之中,一个旧的平衡被转化时,一个新的平衡亦将产生。阴阳在远动中平衡,同时又在平衡中运动。阴阳平衡在传递中变化,在变化中传递,阴阳通过互化实现传变达到平衡。

2.2人体的阴阳两极传变

(1)人体两极传变分:人的正常生理传变和异常病理传变。

人的正常生理传变:人体的组成实际上是一个有机能源或物质的聚合体。当人体健康强壮时,表示人体饮食平衡,人的情绪平和,对外界天气变化正确应对,人体的组织就会自动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如:人体内温度过高时会通过出汗来降低体温,平时储存在肝脏的血液在人体激烈运动血液循环不够时会自动补偿),一方面它将有用的物质通过脂肪储存起来,另一方面它将无用的物质(能量)通过二便、毛孔等多形势排泄出去。有机的物质(能量)聚积必须保持进出的相对平衡,人体正常的组织就不会隆起也不会塌陷,实现阴阳两极均衡传变。

人的异常病理传变:当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破坏时,表示人体的饮食出现偏好或人体的情绪波动变化较大或对外界天气的变化应对不足,人体便产生疾病。病重时产生阴阳格拒,或阴格阳于外出现真阴假阳、或阳格于阴外出现真阳假阴。当人体的阴阳平衡破坏后人体的细胞组织产生病变造成:一是体内多余物质未有效排泄,在体内产生沉淀;二是物质高浓度向低浓度渗透传递受阻或是高能量向低能量传递受阻。究其原因是饮食偏好、情绪波动及对外界天气的应对不足,造成对机体组织的伤害,机体组织为维持体内的平衡而发生传变,从而导致了人体组织的隆起或塌陷。隆起给了多余的未排泄物质一个储备空间,同时也给了高浓度物质或高能量物质一个储备空间,从而维持了机体组织的相对平衡;塌陷给了体内多余物质有了一个排泄的空间,同时高浓度或高能量也能进行排泄,人的机体组织从另一种形态上又维持了相对平衡。

(2)隆起、塌陷、亚隆塌、噬隆起、噬塌陷的概念与相互关系

当人体旧的平衡被破坏时,一个新的平衡亦将产生。有些机体组织在失去平衡后产生变异,能够储存大量的高能量物质,在外界适当条件下或饮食诱发下而爆发出来。有些人的机体组织即使在爆发前后即不隆起也不塌陷,我们把即不隆起又不塌陷的征状叫亚隆塌。那么什么叫隆起、塌陷,他们与亚隆塌有什么相互关系?为了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和认识我想先给大家讲一讲:叶轮上的“瘤"与齿轮上的“洞"是怎样产生的。

叶轮上的“瘤”与齿轮上的“洞”是怎样产生的

A)旋转静平衡、动平衡

叶轮、齿轮都是和轴联为一体的转子,统称为回转体。在理想的情况下回转体旋转与不旋转时对轴产生的压力是一样的,这样的回转体是平衡的回转体。

a.回转体(叶轮、齿轮)静平衡:是指回转体(叶轮、齿轮)的任何一个面向上,由于各个面上的质量分布均匀而不会受重力的影响而向下旋转到最下面。

b.回转体(叶轮、齿轮)动平衡: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回转体(叶轮、齿轮)高速运转时,不产生左右晃动、不上下摇摆、不前后窜动,运行平稳。

B)叶轮上的“瘤”与齿轮上的“洞”都动静平衡的产物

a.在风机的厂房里我们很容易发现备件叶轮上都长了“瘤”,有的一个,有的几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为什么好端端的设备都要安装上“瘤”呢?那是因为叶轮在出生产厂房之前都要对高速运转的叶轮要做动静平衡两个试验,其目的性主要有二个:一是防止径向跳动,二是防止轴向窜动。由于叶轮四周重量的分布不是均匀的,有些部位重,有些部位轻,为了保持平衡在轻的部位焊接一块和几块钢板保持平衡,这样一来好好的叶轮象长了“瘤”一样。只有通过动静平衡的试验让叶轮长瘤,才能保证叶轮在高速旋转下保持平稳,减少振动,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

b.在机械修理厂房,细心的人会发现大部分齿轮光滑整洁,只有少部分齿轮钻了“洞”,好端端的齿轮为什么要钻“洞”呢?这是由于材质不均匀、毛坯缺陷等,这就需要对高速运转的齿轮,也同样要做动平衡试验,通过试验发现齿轮重心的偏移,为了减少重心偏移必须对齿轮部位重的地方钻“洞”保持零件运转平衡。

C)叶轮和齿不平衡的结果

叶轮不平衡左右晃动、上下摇摆,在高速运行的状态下部件很容易折断,为什么说很容易折断呢?我们用一根2毫米的铁丝(或铜丝),不断进行左右弯曲,弯曲一段时间后,弯曲部分发热,当继续弯曲时金属产生疲劳出现裂口越来越大,直到断裂。高速运动的叶轮左右晃动,上下摇摆尤如弯曲铁丝,直到轴和页片等部件产生疲劳而断裂。事轻造成停产检修,事重造成机废人亡。

齿的不平衡会造成错齿、剃齿,轻者致电机卡死或地脚螺丝松动,重者电机烧毁,齿轮箱体破碎造成人员等伤害。

叶轮上的“瘤”与齿轮上的“洞”是经动静平衡试验的最终结果,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设备平稳转动,防止左右晃动上下摇摆,保证人机安全。

隆起:是人体内细胞因受损或内外条件变化,一方面引起体内多余物质不能有效排出体外而沉积于内,天长日久而隆起;一方面细胞发生质变引起细胞增生而隆起;一方面发生气血瘀滞而隆起。隆起种类有:肿瘤、肌瘤、囊肿、痘、息肉、腹水膨胀隆起、紫癜等。总而言之都是机体的阴阳不平衡为了寻求新的平衡而隆起。例如:心房心室肥大,系心房心室负荷过重引起,心脏为何负载过重,皆因为心血管过于狭窄,心血输出量减少,为了增大供血量,心脏采取自我代偿——增加心肌细胞组织,这是心肌细胞为了增加供血量保证原供血量的平衡而自我隆起。

塌陷:是人体内细胞组织因病变凋亡腐烂,或隆起时承受不了内在压力而破溃,使体液从破溃口中流出。如:脑出血及各类出血、各类溃疡、腐烂、脚气、积水(内部组织塌陷而渗液导致内积水)、腹水(内塌外隆)。总而言之都是机体的阴阳不平衡,为了寻求平衡而塌陷。

亚隆塌:是人体组织细胞未明显发生増生、积聚、塌陷等;它们有些只是阴阳互化,如白癫风;有些只是阴阳交错,如癫痫放电;有些是正邪相争,如发烧、惊厥;有些只是内部变化,如骨质疏松、白血病、关节炎、腰椎间盘错位等;有些只是外部变化,如脱发、发烧或上火引起肤黑、擅抖等。

噬隆起:是人体非正常细胞发生恶性病变,无穷止境疯狂生长,略夺正常细胞的营养,达到细胞全部恶化而致正常机体消亡,最后恶性生长细胞无生命之源而消亡,如各类癌症、白血病等。

噬塌陷:是人体非正常细胞发生恶性变化导致大量细胞凋亡,人体肌肉组织大面积塌陷或腐烂,如尿毒症、肝萎缩等。

隆起和塌陷相互关系:a.有时隆起为因,塌陷为果,如疖子初期隆起到成熟化脓而塌陷;b.有时塌陷为因,隆起为果,如腹水为局部细胞组织病变或受损导致细胞组织塌陷体液不能正常排泄于外而积聚体内形成腹水,腹水积聚到一定时候向体表隆起;c.有时为共生关系(阴阳互化互生)如:脱肛.一方面说明肠组织虚弱无力提升肛肠,虚极(虚为阴、肛肠组织塌陷为虚,同时塌陷为阴、隆起为阳)生阳(虚阳),而大肠露出肛门外向下隆起且将称之为虚隆,此时的隆起和塌陷是一种共生关系。

2.3细胞组织机构的一级传变——隆起、塌陷

为了便于理解,这里先引入冰的两级传变和一次噬变。第一级传变是冰吸入大量的热,把冰化成水完成一级传变;第二级传变是水吸入大量的热转化成水蒸汽完成二级传变;只有少数冰水在即定温度下吸收热量后直接转化成水蒸汽,这一现象称为冰水噬变。在人体细胞组织机构中是否存在冰水噬变现象呢,这种现象同样存在我们人类中,如核幅射或在有苯的环境下工作、生活,人体正常细胞不用经过一、二级传变,直接发生冰水噬变——如:白血病。

隆起、塌陷是人体在长期的不良饮食及生活、工作习惯引起的。一方面由于饮食常期偏好,一方面学习工作压力加上家庭的压力导致人体局部组织阴阳平衡被破坏,阴阳在平衡中运动,在运动中平衡,当一个旧的阴阳动平衡被逐渐破坏时,一个新的阴阳动平衡将逐步产生,它将在人体肌肉组织上隆起或塌陷以便保持阴阳动平衡不被破坏,隆起、塌陷是机体组织第一次传递病变,我们称隆起、塌陷是机体组织的一级传变。

隆起、塌陷的表现种类有很多,如隆起有:肿瘤、息肉、囊肿、水肿、气血瘀肿、骨质增生、子宮肌瘤等;塌陷有:各类溃疡(口腔溃疡)、胃糜烂、表皮腐烂、肝肾痿缩等。为了便于理解,现重点谈肿瘤的形成,以变更好地触类旁通。

当人体的局部阴阳被破坏时,人的机体必须在破坏的同时一个新的平衡同时产生,如同太阳光照射地球表面,太阳光照射地球表面只有50%,无论太阳公转还是地球自转另外50%的地球表面是照射不到的,此时的阴阳互生互化。肿瘤(隆起)是人体组织在异常情况下完成了一次阴阳互生转化达到了新的平衡,这个平衡告诉我们人的身体状况出了问题,这个问题或起于工作及生活压力、或起于饮食习惯等。

隆起、塌陷是人体组织机构一级传变的亚平衡,它向我们敲响了身体不健康警钟。

2.4细胞组织机构的二级传变——噬隆起、噬塌陷

隆起、塌陷等病症的产生它己经向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继续依然我行我素,继续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等,当隆起或塌陷超过了自身承受的范围时,它将产生二级传变——噬隆起、噬塌陷,它标志着一种新的异平衡产生。

癌变的形成:根据质量互变规律我们可以知到,当肿瘤的能量聚合到超过它所承受的范围时,它将产生二级传变——癌变。

癌变就是:噬隆起、噬塌陷。

癌:就是人体组织机构二级传变的异平衡点,癌组织不但聚合人体的能源,而且疯狂略夺人体资源,同时还消耗人体资源。

亚、异平衡怎样调节呢,我认为首先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其次适当改变工作或生活习惯,最后由中医根据体质阴阳用中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平衡从源头做起。

现阶段,我们不能改变父母给我们的遗传秘码,但是我们能改变长期以来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长期以来的饮食生活不良习惯必将破坏我们人体内正常细胞的自身平衡,这种平衡的破坏首先从量方面发生变化,当量的变化发展到一定时候,也就是自身机体组织无法承受时,在适当的外因作用下将实现一个又一个质的变化,如:正常细胞→肿瘤→癌→细胞及癌细胞一起死亡。也就是说:一个平衡的破坏同时一个亚平衡产生,一个亚平衡破坏一个异平衡产生。正常细胞组织机构因阴阳失衡实现一级传变一一隆起、塌陷,隆起、塌陷只是阴阳动平衡的初级缓冲器,当这个缓冲器承受到最大极限在也无法缓冲时,为了达到平衡,隆起、塌陷实现二级传变——噬隆起、噬塌陷;噬隆起、噬塌陷是阴阳动平衡中的中级缓冲器,由于噬隆起、噬塌陷的组织是恶化的组织,当这个中级缓冲器受到最大极限再也无法缓冲,为了达到平衡,噬组织(噬隆起、噬塌陷)将带领正常细胞一起死亡,死亡是噬组织阴阳平衡中的高级缓冲器,它将回归自然,以自然溶一体,从那里来回到那里去。

2.5本经传变等级

传变等级分:“0"级、“1"级、“2"级、“3"级四个级别。

“0"级传变:是生发之气在本脏腑发生积聚,由量变转化为质变,导致各脏腑产生病变。

“1“级传变:是生发之气沿脏腑相关的象实行能量传递变化,如:肾传(主)骨,肾为“0”级,骨为“1"级。

“2"级传变:是生发之气沿象象之间实现能量传递变化,如:骨传(生)髓,髓为“2"级。

“3”级传变:是生发之气沿象象之间实现能量传递变化,如:髓传(造)血,血为“3"级。

本经四级传变雏表

“0”级传变

“1”级传变

“2”级传变

“3”级传变

肾脏病变

齿

肝脏病变

心脏病变

心胞

血管、脉

神经系统

脾脏病变

肌肉、骨

肺脏病变

皮毛

毛孔

毛孔

2.6传变突破点

病变在组织机构产生,病变产生地方不一定就是暴发地方。由于人体遗传于父母,人体都有某些先天不足,加上饮食偏好导致机体组织局部生发之气不足或过盈,不足导致机体功能衰退,过盈导致机体亢盛或臃肿以致气血不畅而衰退。传变突破点在哪里呢,首先就要看局部组织生发之气谁先衰退,当生发之气不足或过量导致机体组织细胞无法承受时,生发之气便在机体最薄弱的组织机构中突变而逸出,或隆起或塌陷,突破点也就是细胞组织机构中最薄弱点,如:96年夏天,我给一个肠癌患者刮痧,主要刮左右手手臂的大肠经,结果左右手手臂各刮出了十多个鹌鹑蛋样大的紫庖,而且大疱上长小疱。从诊断和刮痧结果来看,整个大肠及大肠经系统都产生了病变,只是大肠最薄弱,病变在大肠中突变而产生隆起到噬隆起。又如:黄胆性肝炎(参见后文“肝胆传变规律”)病变在肝胆而传变之源却在于肺,而肝胆较肺来说是脏腑中最薄弱点。

2.7广义脾主肌肉

我们人体除了四肢、胸、腹、背有肌肉,那么肺脏、肝脏、肾脏、大肠、骨头等是不是肌肉呢,其实后者为广义的肌肉,因为:“细胞同源”。

人体是由受精卵细胞发育而成,它不仅生成了肌肉组织,而且生成了心肝脾肺肾及骨头、毛发、皮肤、膈膜等组织,这些组织和肌肉都是同源化生,所以说:心肝脾肺肾、骨头、毛发、皮肤、膈膜是脾主肌肉的另种表现形势。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干细胞是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也就是说干细胞不仅可以再生肌肉,而且可以再生心肝脾肺肾骨头等组织。

脾主肌肉不是单纯指肌肉,而是各个机体组织。中医以象形归类,就会把很多复杂事物简单化,五脏六腑等组织细胞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骨细胞(骨头)、髓细胞(骨髓)、血细胞等是肌肉的另一种表现形势,是广义的脾主肌肉,而不是狭义的仅指肌肉,只有从广义去理解,很多凝难杂症将易解决。如:肺痈,主要病变为肺,其次为脾,因为肺是肌肉的另一种表现形势,是脾主肌肉的广义含义,是母病及子传变;又如肝癌:主要病变为肝,其次脾,肝是脾主肌肉的广义含义,是脾脏病变传变于肝,是土侮木传变;再如骨瘤(癌):主要病变为肾(肾主骨),其次为脾,骨是脾主肌肉的另一种表现形势,是脾脏病变传变于肾,肾再传于骨;再如血癌(白血病、紫癜):主要病变为肾(肾主骨、骨生髓、髓生血),其次为脾,髓和血是脾主肌肉的另一种表现形势,是脾病传变于肾、肾再传变于骨、骨再传变于髓、髓再传变于血。

3.五行生克乘侮传变

五行相生相克循环不已,时刻处于动平衡之中。生又分成生我、我生:生我为“母”也;我生为“子”也。克又分克我、我克:克我为“前辈母”,如金生水,水生木,水是木的母,金是水的母,则金是木的“前辈母”也;我克为“后辈子”,如土生金,金生水,金是土的子,水是金的子,则水是土的“后辈子”也。

例如,肺属金,生我者“土”,母也;我生者“水”,子也;克我者“火”;我克者“木”。

相乘的概念:相乘是指相克太过,即超过正常限度的制约,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相侮的概念:相侮是指反向的相克,又叫“反克”或“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母病及子传变:是指生发之气由母行向薄弱的子行发生传变,如:木传火。

子病及母传变:是指生发之气由子行向薄弱的母行发生传变,如:火传木。

相乘、相侮传变简称乘侮传变,又叫乘传变、侮传变。

乘传变:是指生发之气向薄弱的被克五行发生传变,或是克方之气大于被克方之气,或被克方过于虚弱。如:肝气不疏导致的气滞胃痛。

侮传变:是指生发之气向薄弱的克我的五行发生传变,或是克我的一方过于虚弱,或是被克方生发之气大于克方之气,亦称反侮、反克。如:气喘肺病患者日久引发心慌等症状;又如:肝阳上亢传变于肺,导致肺管扩张引起咳血吐血。

4.十二经传变

4.1肺经和大肠经传变规律

4.1.1肺经和大肠经表里传变

(1)《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下络大肠……。大肠手阳明之脉:……络肺……。

(2)络穴可以治疗本络脉病症,亦可治疗表里两经脉的病症,如“列缺”穴既可治疗肺经病症,又可治疗大肠经病症;而“偏历”穴即可治疗大肠病症,又可治疗肺经病症;列缺、偏历两穴分别为肺经和大肠经的络穴,两穴同时能治肺和大肠病变;反之肺或大肠发生病变亦可通过两络穴——列缺、偏历发生传变,实现病变转移,当然人体还有很多未知细小络脉,亦能发生传变实现转移(此处转移非西医所述是体内组织细胞脱落,如癌细胞通过血液、淋巴液,将其输送到某一部分而引发的新的病症),此转移是人体组织多系统发生病变,由于受其内部生发气的影响,病变通过经络、血管、筋脉等向最薄弱地方组织突破,使得病有所出和所入。

(3)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阴,大肠主阳,二者构成阴阳平衡关系,当二者平衡被打破时,二者病变就向薄弱环节传变。我们在治疗肺脏疾病时经常会发现肺病刚一好转,大肠方面又产生新的疾病;或大肠方面的疾病刚好转,肺方面的疾病接踵而来,肺与大肠方面的病好象拉锯一样来来回回纤绵不断,凡遇到此种情况则需要表里同治。

例:《治疗鱼鳞痣一例》林某,男,成年,97年10月28日初诊,主诉:喜吃辣椒、牛肉,常没胃口,以前便秘,经常有血;95年5月左足外侧 (丘墟穴处)生鱼鳞痣,96年10月开刀切除,同年12月左手拇指指甲尖外侧(少商穴前)生鱼鳞痣,过一星期左手拇指根(鱼际穴位的反面)又生一个鱼鳞痣,97年5月手术切除,不久右手食指大肠经、肺经、心经产生病变外传,产生新的鱼鳞痣,鱼鳞痣具体分布为:大肠经鱼鳞痣分布:右腕阳溪穴位外一个,右手食指根(背)一个(二间穴位处);肺经鱼鳞痣分布:右手臂偏历穴内侧一寸新生一个,左手少商穴位处鱼鳞痣复发;心经鱼鳞痣分布:右腕背正中一个,右手外关穴位处一个。

鱼鳞痣主要分布在肺经、大肠经,同时心经还有少量分布,且都生在四肢暴露处。鱼鳞痣生在体表,因肺主皮毛,这充分说明肺部存在毛病,因肺部排泄功能较强,病变由内向外传变,使病毒从双手外表皮排出而隆起。舌尖微红说明肺偏热,以前便秘有血、舌尖微红说明大肠还是偏热,以前大便秘节消失,并不意味着大肠无病,其实是大肠病变发生传变(由下向上,由里向外),它沿着大肠经向手指方向传变出来。逐根据对肺与大肠表里同治的法则拟下方:

水: 车前草10g、枸杞10g

木: 赤芍8g、菊花8g、薄荷8g(后下)

火: 连翘10g、地丁10g

土: 山药10g、蒲公英10g

金: 肺:金银花12g、桔梗10g、芦根10g

大肠:白头翁15g、败酱草12g、蛇舌草10g

  白头翁、败酱草、蛇舌草善通大肠经,清肠热解肠毒,使体内热毒从大便排出;金银花、桔梗、芦根善通肺经,清肺热解肺毒,银花更善解体表热毒。

因肺和大肠表里同病,在治疗过程中光有通肺的药而无通大肠的药,肺部的病变就会向大肠传变而事倍功半,反之亦然;只有二者巧妙用药,才能使阴阳得以和谐,事半功倍。

4.1.2肺经传变

肺经传变分:肺经本经传变,肺经生克乘侮传变。

(1)肺经本经传变又分:肺经本经表里传变、肺经上下传变、肺经水平传变。

a.肺经本经表里传变:肺主皮毛,当人体的皮毛感受外邪时,由于正气不足,外邪极易通过体表传变到肺脏,皮毛是肺系的延伸,首当其冲的就是肺经病变,其病变表现形式为外感六淫、体表中毒吸收而发生由外向内传变,是一个病变加重信号;当然一个人通过调理亦可以将体内的六邪排出体外,使病变发生由里向外传变,是病变减轻或好转的现象。

b.肺经上下传变:指肺部产生的病变发生传变,它沿肺经向手臂、手指上下传变,如《治疗鱼鳞痣》,它是由体内热毒聚积传变于肺,再从肺传变于大拇指。

c.肺经水平传变

水平传变概念:就是脏腑本身或周围发生病变,称之为水平传变,亦叫“0”传变。

肺经水平传变:凡在肺脏或肺脏四周发生病变。如肺炎、胸闷气喘、胸膜炎、肺积水等。

(2)肺经生克乘侮传变

以下病案如未特别指出全部是:《治疗皮下出血——过敏性紫癜》中的16个案例之一,分别以“案(1)~案(16)论述传变规律,所述案例皆以本人烂脚时的体征(肝、肾阴虚、肝火旺盛、胃热阴虚、脾湿、心肺偏热)不变为依据,谈谈病变传变规律。

如:案(8)咽喉肿痛。咽喉为人体吞咽呼吸之门户,最易感受外邪,咽喉也是人体“内表皮”的另一种存在方式,表现为:①外邪袭肺,②肺阴虚。

咽喉两侧为肝、胆、胃经分布,表现为:肝木侮肺金传变,母病(土)及子(金)传变;咽喉后归肾:表现:子病(水)及母(金)传变;假设咽喉红肿,红色主心,表现:心火乘肺金。

案(11)肺痛(感觉右上肺肿痛),脾主肌肉,肺肿是脾主肌肉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是广义的脾主肌肉。痰多、脾湿积聚于肺而致肿痛,表现脾土病及肺金,是母病及子传变。

4.1.3大肠经传变

大肠经传变分:大肠经本经传变、大肠经生克乘侮传变。

(1)大肠经本经传变又分:大肠经本经表里传变、大肠经上下传变、大肠经水平传变。

a.大肠经本经表里传变:大肠内承纳脏腑代谢产物,向外排除代谢产物,主要职责是保障各脏腑司通,防止代谢产物在体内淤积。

b.大肠经上下传变:指大肠经产生的病变发生传变,它一方面向上沿大肠经向手臂、手指传变;另一方面向下向肛周传变。

c.大肠经水平传变:凡在大肠或大肠四周发生的病变,如肠炎、腹泻、痔疮等。

(2)大肠经生克乘侮传变

例1.儿子腹泻的原因

我儿子12岁,年10月国庆长假,儿子随母到外婆家玩。4日返回时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今天我只吃蔬菜。”我说为何?儿说:“这几天我吃了很多肉。”第二天喝了冰饮料,感觉胃不适,当晚呕吐,叫其吃黄连上清丸2/3包(体征象我,胃热)。半夜儿子腹泻,次日我问儿子你在外婆家吃了哪些好吃的,儿子说:“外婆做了七盘扣肉,每盘我都吃了三分之一。”我终于知道儿子腹泻真正原因:①是吃多了肥肉导致胃肠油腻;②是胃又受到冷刺;(冰饮料)伤脾胃;③是加泻火中药;最终导致——胃肠滑脱。

于是我当即购买两种山楂1.5斤给儿子吃,山楂一方面消肉食刮油,另一方面温脾胃活血祛瘀。当晚大便由稀水状成稀粒状并少量成形,第二天成形,第三天痊愈。

发病原因及传变

原因:①多食油腻伤脾胃

②冷饮料伤脾胃

③寒凉中药伤脾胃

传变:脾胃病变传变于大肠,属母病传变于子。

例2.全身痱子

年8月4日,我儿因当晚天气很热,由于电压低电扇转不动,儿子一活动全身燥热,夜没睡好,清早起来发现儿子右上唇乌黑一条(筷子粗,约3厘米长),额头暴满了痱子,两脸及两眼上下和鼻子也生了许多痱子,下眼睑也呈青黑色,右颧骨上有一点肿,当即服用“复方板兰根”冲剂,脸肿部、下眼睑及唇上擦活血解毒油(自配),中午肿部消退,乌黑、青黑色减退。

发病前,喜吃烤鸭及西瓜几天,鸭寒凉但佐料辛香燥热;西瓜:瓜皮凉,瓜瓤本人认为性温,托内毒于外;加之我儿体质阴虚燥热(参见我“皮下出血——紫癜”体征),故我儿全身生满痱子,除了头发外,后背整个部位生了很多痱子,前胸也生了不少痱子,手和脚也生出了很多,痱子不红,淡淡的没有连成片。方剂如下:

生地20g知母10g玄参15g泽泻10g

丹参20g丹皮15g连翘10g银柴胡10g

白芍20g龙胆草10g茜草10g茯苓10

白藓皮10g山药20g蒲公英15g北沙参20g

桔梗10g瓜蒌子10g黄芩10g金银花20g

大青叶15g野菊花15g

通过治疗到8月21日痱子全部消失。

传变现象分析:

天气燥热,导致燥热困表,燥热的体液及热毒不能透发而淤积于内,导致肺金受损而传变于体表,肺表是全身最薄弱环节,也是十一经及本经脉传变的对象。

水:膀胱、肾经表皮的痱子,表示:子病传变于母。

木:肝胆两经表皮的痱子,表示肝胆两经的热毒传变于肺,表示:木侮金传变。

火:心、小肠两经表皮的痱子,表示心、小肠两经的热毒传变于肺,表示:火乘金传变。

土:脾、胃两经表皮的痱子,表示脾、胃两经的湿热内毒传变于肺,表示:母病及子传变。

金:肺主皮毛,肺受内外热毒互攻而受困于体表,表现了肺部本经病变外传或上传于头或下传于肢体,大肠经表皮的痱子,表示肠排泄热毒的功能受困而外传于体表,属表里传变。

4.2脾经和胃经传变规律

4.2.1.脾经和胃经表里传变

(1)《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络胃……;胃足阳明之脉;……络脾……。

(2)络穴可以治疗本络脉病症,亦可治疗表里两经脉的病症。如:“公孙”穴既可治疗脾经病症,又可治疗胃经病症;而“丰隆”穴既可治疗胃病症,又可以治疗脾病症;公孙、丰隆两穴分别为脾经和胃经的络穴,两穴同时能治脾和胃病变,反之脾或胃发生病变亦可通过两络穴——公孙、丰隆发生传变,实现病变转移,即脾病传胃、胃病传脾,病变从最薄弱机体组织实现突变,使得病有所出和所入。

(3)脾和胃相表里,脾主阴、胃主阳,二者构成阴阳平衡关系,当二者平衡被打破时,二者病变就向薄弱环节传变。我们在治疗脾脏疾病时,经常会发现脾脏病刚一好转,胃方面的疾病接踵而来;或胃方面的疾病刚好转,脾方面的疾病接踵而来,脾与胃方面的病好象拉锯一样来来回回纤绵不断,凡遇到此种情况同样需要表里同治。例:《治疗鱼鳞痣一则》……脾主肌肉,鱼鳞痣也是肌肉病变的一种表现形式,这表明脾脏存在问题,喝酒胃痛表明胃还存在毛病,说明脾湿胃燥热……故用养阴清热药:山药、薄公英;桔梗具备化痰除湿(肺为痰之器,脾为痰之源),芦根同时具备清胃热。脾胃表里同治,共凑祛脾湿、清胃热、养胃阴。

4.2.2脾经传变

脾经传变分:脾经本经传变、脾经生克乘侮传变

(1)脾经本经传变又分:脾经上下传变、脾经水平传变。

a.脾经上下传变:

脾经上下传变指脾脏产生病变发生传变,它沿脾经向下传变到足大趾,向上传变到舌根部。如:“治疗皮下出血——过敏性紫癜”成年时期……B.左小腿前足关节上因水泡集中破裂而溃烂并肿大……胃经居溃烂正中,肝经居旁内侧,溃烂面积约6×8cm2的大口子,并且小腿肿痛溃烂处黄水不断流出……。当时口子长8cm就在脾经边沿,溃烂表皮是脾主肌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表明脾经病变向下传变,通过络脉向溃烂处渗出黄水,同时又表明脾经病变向胃经肝经传变,把脾湿通过肝经胃经排泄出来。

b.脾经水平传变

脾经水平传变就是脾脏本身或周围发生病变。如:脾肿大、胰腺炎、脾肿瘤等。

(2)脾经生克乘侮传变

如:“治疗皮下出血——过敏性紫癜”……下午发现两小腿皮下前后连片出现很多黄豆样大的出血点,按不褪色,在皮肤上突起1~2mm……第二天皮下出血点中心又生了一个水泡……水泡一破皮肤就局部溃烂……。血细胞是脾主肌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广义的脾主肌肉,小腿分布:胆经、肝经、肾经、膀胱经、脾经、胃经,而出血点在皮下的毛细血管;皮下属肺阴,表示脾经病变传变于肺,表示母病传变于子;出血点分布在肝经胆经,表示脾经病变传变于肝胆,表示脾侮肝胆;出血点分布在肾经膀胱经,表示脾经病变传变于肾、膀胱,表示脾乘肾(膀胱)传变。

4.2.3胃经传变

胃经传变分:胃经本经传变、胃经生克乘侮传变

(1)胃经本经传变又分:胃经上下传变、胃经水平传变

a.胃经上下传变:指胃腑产生病变发生传变,它通过躯体上传于头,下传于脚。如《治疗紫癜》……B:左小腿前足关节上因水泡集中破裂而溃烂并肿大……胃经居溃烂正中。表明胃热病变通过胃经向下传变,使胃热从左小腿前足关节溃烂口中排泄而出。

如:案(2)牙龈肿痛:本人牙龈肿痛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胃部先发热,1小时后牙龈有点轻微痛……第二天牙龈肿痛处生脓。表明胃热向上传变到齿龈上。

b.胃经水平传变:指在胃腑及胃腑四周发生病变

如:胃糜烂

我父,80岁,年2月3日确诊“胃糜烂”。从年10月~年2月前后三次感冒刚好,紧接着反胃呕吐,如此三回,第一次院检“胃炎”,第二次查“胃窦炎”,第三次查“胃糜烂”。第一次发病前吃酸奶二年史,到第三次发病我认为是饮食习惯出了问题。经查:每天早上吃稀饭加点糯米,每天有事没事从冰箱里拿出酸奶喝几口又放回去,一天几次。

糯米助湿,酸奶少吃养胃多吃生火助湿,湿热日积月累而生病。

近三次感冒、呕吐体征:咳嗽、痰多不易咳出→稍好→反胃、呕吐不能食→稍好→又咳嗽、痰多不易咳出→稍好→反胃呕吐、不能食→稍好→如此反复像拉锯一样纤绵不断(咳嗽胸痛)。遂拟下方:

法半夏10g黄连10g旋复花8g代赭石15g

降香10g(价贵未买)木香10g柴胡10g香附10g

川楝子10g白芍20g陈皮10g厚朴12g

木瓜10g白术8g茯苓12g桔梗10g

全瓜蒌10g麻黄4g蛇舌草10g泽泻10g

丹参20g银花10g蒲公英10g

吃上药一包并未呕吐(原担心吃中药会吐,因本身就不断呕吐),第二包大便呈稀状,我父不喜欢拉稀,故减代赭石。食上药咳已减轻痰亦咳出,以后上药加枇杷叶12g共吃半月。复查:胃糜烂好转,医院工作的嫂子不信。

病变传变

①外感风寒袭肺→向内传变到肺,导致咳嗽、痰多,是肺经本经表里传变(由外向内)。

②糯米多食不消化,助湿,湿聚于脾传变于肺,是母病传变于子。

③酸奶少食护胃,多食上火助湿,反胃呕吐胃气上逆,导致脾胃湿热传变于肺,于是肺部出现咳嗽、痰多形聚于肺,是母病传变于子。

④肺病治疗好后,病变反传于胃,导致胃呕吐,肺热传变于胃,是导致胃糜烂因素之一,属子病传变于母。

⑤脾湿传变于胃,日积月累导致胃部湿热日久而糜烂,脾湿传变于胃是导致胃糜烂的因素之一,属表里传变。

⑥胃部治疗好转,脾胃湿热传变反聚于肺,如此导致:咳嗽、呕吐、再咳嗽、呕吐的循环之中。

方意:

(a)半夏、黄连、木瓜、旋复花、赭石、降香止呕。

(b)木香、川楝、柴胡、香附理气、陈皮降气。

(c)木瓜、茯苓、厚朴、白术、黄连祛湿。

(d)桔梗、全瓜蒌、枇杷叶化痰止咳润肺,麻黄散风寒。

(e)丹参、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

(f)泽泻利水渗湿。

例2.肛蝗

肛蝗,故名思意就是肛门处生有一个象“蚂蝗”一样的东西,蚂蝗尖头向下在肛门后,蚂蝗屁股隐藏在人体股沟内。形象地说就是一条蚂蝗倒过来趴在肛门口。

本人约在年左右,股沟内生有一米粒样大的肛蝗,不痛、不痒,洗澡时发现,当时不在意,后来慢慢长大,肛蝗长约4mm,屁股粗有8mm,屁股下象夹了东西行走不便,从肛蝗的嘴中时不时流出一些黄水来,带有腥味,每隔2小时就用纸擦一下,其间用过知柏地黄丸及“紫癜”中的基础方,都有一些效果——肛蝗小了许多,但始终不得彻底消除,最小还有一粒米大小,一直伴我五年。

五年中我一直思索:脾主肌肉,肛蝗是肌肉的一种表现形式;肺主皮毛,是脾湿传变于肺(表)——属母病传子;水液不畅隐喻肾水排泄失衡,是肾病传变于肺——属子病传母;水液开合失调是水流出体外的重要原因,心主开合,开合失调是心肌病变外传于肺,是心(火)乘肺(金)传变;我想这都没错,估计是哪一方面没想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想会阴为人体极阴部位,阴极生阳;督脉之始起于任脉之极;虹蝗位于督脉起始段,会阴到命门为初阳应归属足阳明胃经;命门到大椎为中阳应归属足少阳胆经;大椎到人中为太阳应归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主管三阳,股沟为初阳,是足阳明胃经从会阴(极阴)转化而来,也就是说:胃经病变传变于肺——属母病传子;胃经病变传变于脾——属表里传变。

黄连:性寒、燥湿;入心、肺、脾、胃,当黄连加入中药3包后,米粒样大的“肛蝗”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2)胃经生克乘侮传变

如:“治疗皮下出血——过敏性紫癜”……胃经居溃烂正中,肝经居旁内侧……。儿时胃痛表明胃本经发生病变属O传变,成人时胃部病变由上向下发生传变至左小腿前足关节上导致溃烂。涉及的传变还有:①胃经病变传变于脾——属表里传变,②胃经病变传变于肺(肺主皮毛)——属母病传变于子,③胃经病变传变于肝,同理肝经病变亦传变于胃,因肝经居溃烂旁内侧,溃烂相互波及,前者属于胃侮肝传变,后者属于肝乘胃传变。从儿时胃痛首方来看,除胃部本身发生病变外,还涉及肝阳旺盛,否则不会用生牡蛎。少年时期涉及木乘土,成年时期土木间既乘又侮。

4.3心经和小肠经传变规律

4.3.1心经和小肠经表里传变

(1)《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络小肠……,小肠手太阳之脉:……络心……。

(2)络穴可以治疗本络脉病症,亦可治疗表里两经脉的病症,如:“通里”既可治疗心经病症,又可以治疗小肠病症而“支正”既可治疗小肠病症,亦可治疗心病症;通里、支正两穴分别为心经和小肠经的络穴,两穴同时能治心和小肠病变,反之心和小肠发生病变亦可通过两络穴——通里、支正发生传变,实现病变转移,即心病传小肠,小肠病传心,病变从最薄弱机体组织实现突变,使得病有所出和所入。

(3)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主阴,小肠主阳,二者构成阴阳平衡关系,当二者平衡被打破时,二者病变就向薄弱环节传变。我们在治疗心脏疾病时,经常会发现心脏病刚一好转,小肠方面的疾病接踵而来(因小肠在胃出口下方,有误诊的可能,所以在治心脏病的同时,多考虑向小肠经传变的可能),或小肠方面的疾病刚好转,心脏方向的疾病接踵而来,心和小肠方面的病好像拉锯一样来来回回纤绵不断,凡遇到此种情况同样需要表里同治。

4.3.2心经传变

心经传变分:心经本经传变、心经生克乘侮传变、心的特殊传变。

(1)心经本经传变又分:心经上下传变、心经水平传变。

a.心经上下传变:指心脏产生病变发生传变,它沿心经向上:上挟咽,系目系,向下沿手臂到小指内,出其端。

b.心经水平传变

心经水平传变:就是心脏本身发生病变。如:早搏、风心、心脏肿大、胸痹等。

如:体循环瘀阻及肺循环痰湿瘀阻,造成血管狭窄,心肌组织为了保证血液供应就必须加快血流量,故心肌组织则自我代偿,导致心肌组织增多而膨大,看上去跟肿大一样,这样一来势必导致血压升高。

(2)心经生克乘侮传变

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也就是说:心情忧郁必传变于肺,心有所思必传变于脾,心情大怒必传变于肝,心中恐惧必传变于肾。又说;“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心传于肺,属:心乘肺传变;心传于脾,属:母传子传变;心传于肝,属:子传母传变;心传于肾,属:火侮肾传变。

如:“治疗皮下出血——过敏性紫癜”……下午发现两小腿皮下连片出现很多黄豆一样的出血点,按之不褪色……。……天热全身布满痱子……。心主血脉,皮下连片的出血点,表示皮下的毛细血管大量破损导致出血。

①出血点在胃经表示心火传变于胃,属母病传变于子。

②出血点在肝经表示心火传变于肝,属子病传变于母。

③出血点在脾经表示心火传变于脾,属母病传变于子。

④出血点在胆经表示心火传变于胆,属子病传变于母。

⑤出血点在肾经表示心火传变于肾,属心侮肾传变。

⑥出血点在膀胱表示心火传变于膀胱,属心侮膀胱传变。

⑦肺主皮毛,出血点在皮下,说明肺阴受损,表示心火传变于肺,属于心乘肺传变,天热全身布满红红的痱子,亦属心乘肺传变。

如:案(3)牙龈出血,牙属肾(肾主骨,牙为骨之余),龈属脾(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表示:1心经病变传变于肾,属心侮水传变;2心经病变传变于脾,属母病传变于子;3心经病变传变于胃(下牙龈归胃经),亦属母病传变于子;4心经病变传变于大肠(上牙龈归属大肠经),属心乘大肠传变。

(3)心的特殊传变——抽动、擅抖及血管传变

心主开合、促运动。心脏的一开一合,促使血液运行全身,无论是大血管、小血管、甚至毛细血管都是人体心脏的延伸,并伴随着心脏的开合而运动。从此人的细胞组织由于有了能量的供给而充满活力,使细胞更好地工作,充分吸收养料,排泄代谢物质。

中医以象归类。肺的一开一合完成肺部对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嘴的一开一合完成食物、饮料的吞咽;眼的一开一合可以缓解眼疲劳及对事物的观察;膀胱的一开一合,完成体液的承纳和排泄;肛门的一开一合,完成对代谢产物的聚积和清除;肢体的一开一合,完成人类的各项工作;子宫的一开一合,完成人体的正常分娩;肠子的蠕动是异形开合,也是我们人类最不认知的开合,如人的行走呈直线,蛇的行走呈S,鱼的行走留无形,我们总不能认为蛇和鱼不是行走的道理一样,鸟的翅膀一开(上)一合(下)成就了其蓝天的飞翔(行走)。以上一开一合都是心脏功能的具体体现。

一开一合促使了运动,凡是运动的物体离不开一开一合,物体否则将无法运动,如果开合受损我们人体也将无法正常运行。

假若心脏“一开”受损,则大量的血液不能回流,那么心脏将无法供血,假如“一合”受损心脏的血即使有再多也供不出去,因为大部分血液会回流过来。假设心脏的功能一开一合不受控制,而且又向肢体等部位发生了传变,那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因为一开一合不受控制导致了运动的无序,无序的运动造成了肌体的抽动、擅抖甚至放电。我们人类的手足擅抖、肌无力、筋的抽动等都是心的无序开合病变外传的具体体现,都要从心论治,找出影响心的主要因素。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人体的抽动、擅抖,是心脏本身吗,心脏只是一个承受传变的传播者,它不仅要承受其它脏腑的传变,而且把自身的病变向外传变,要查出传变的根本原因,查明它是本经传变,还是生克还是乘侮传变,只有找出内在根本原因,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所在。

(未完待续)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太原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46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