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字,看完只需这首歌的时间
栏目介绍
脾胃对于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是“后天之本”,同为“气血生化之源”。意思是人在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的脾胃摄入营养物质提供能量。医院脾胃肝胆科为国家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多年来一直守护着昆山及周边市民的脾胃健康。
本栏目特邀: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徐进康博士,以生动有趣的文字为大家传授脾胃相关的养生保健知识。
徐进康
共产党员、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
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医院脾胃病科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指导老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世中联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消化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本期主题:功能性便秘
人食五谷
有人为腹泻发愁
有人为排便发愁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最常见的功能性便秘
什么是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属于功能性肠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可伴有腹痛、腹胀症状,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内有症状。
自我评估一下,你的症状是否≥2项:
●排便感到费力
●排便为干球粪或硬粪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1-2型
●排便有不尽感
●排便有肛门梗阻/堵塞感
●排便需要手法辅助
●每周自发排便(不使用排便药物)少于3次
要区分功能性和器质性
刚才我们介绍到,功能性便秘属于功能性肠病。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器质性的病变。所以在病因上我们要注意区别,才能对症治疗。
简单来说:
●因为功能状态改变,如心理压力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社会因素等导致的,我们归为功能性。
●因为器官组织结构、性质改变,如肿瘤、穿孔、息肉等导致的,我们归为器质性。
明确病因区分功能性还是器质性非常重要,现代医学常用的检查包括:
(1)结肠镜的检查,可排除肠癌等器质性疾病;
(2)肛门测压检查;
(3)促甲状腺素、血清钙:如怀疑甲状腺功能低下或高钙血症引起的便秘。
中医如何看待本病?
中医认为便秘的基本病变属大肠传导失常,同时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便秘如单纯出现则如用心调治,预后尚可,如病久或兼有他病则愈合欠佳,需长期调治。徐博士认为便秘调治需注重以下三点:
1
通腑为第一要义
大肠传导失司是便秘的基本病机,而其传导失司与胃失通降关系最为密切,故胃肠通降功能失调是便秘的基本病机。“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临床中治疗不论何种病因引起的便秘,强调“通腑为第一要义”,腑包括了胃和肠。通肠基本药物:炒枳实、生白术、生薏苡仁、桃仁、杏仁、焦四仙。枳实能行气导滞通腑,针对胃肠通降失调、气机阻滞而用。大剂量生白术具有生津通便、助大肠运化传导功效。基础方药气血兼顾,升降并调,能恢复胃肠通降传导生理功能。
2
重视脏腑气机升降
对胃肠的通降功能影响最大的脏腑,当为肝脏。肝主疏泄,主升,调畅全身气机。肝失疏泄,肝气郁滞,横逆犯胃,木来克土,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调,影响到大肠通降,传导失司,则引起便秘。其次为肺脾二脏,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升降是中焦气机升降枢纽,二者相互影响,胃失通降,则脾气升清受阻,中焦气机升降失调,影响大肠传导通降,也可引起便秘。“肺与大肠相表里”,主宣肃,肺失肃降,大肠传导失司,则引起便秘。
此外,肾主二便,司开合,肾脏功能失调则开合失司,也可引起二便异常。因此,便秘与肝脾肺肾皆密切相关,强调治疗便秘要重视调理脏腑气机升降。肝气郁滞为主者,合四逆散疏肝和胃、理气通降;若气郁化火,症见口苦咽干、苔黄脉数时,可加芦荟、黄芩、栀子泄肝通腑。肺失肃降者,合三子养亲汤润肺降气通便,甚者加瓜蒌仁、葶苈子等泻肺通便。脾失运化升清者,合香砂六君子、荷叶、升麻;中焦湿热阻滞者,用连朴饮加减。肾阳虚寒凝者,合济川煎,去泽泻,加胡桃肉温通导滞;肾阴虚肠燥者,合润肠丸润燥通便,加胡桃肉、肉苁蓉。
3
慎用补益药物
一是应用时机。初期便秘病程短,多实证,多无需补益,基础方即可。中、末期邪留日久,损伤正气,伤及气血阴阳,仍以通腑为主,兼顾补益,轻补即可,剂量宜轻,不宜峻补。气虚加黄精、灵芝、太子参;阴虚加生地、沙参、麦冬、石斛;血虚加当归、黑芝麻;阳虚加肉苁蓉、胡桃肉等温补能通、能润之品。
二是应用对象。年轻女性便秘,多由肝郁化热、气机不畅所致,多以疏肝清热、理气通便为主,宜合四逆散、小柴胡汤;若日久郁热伤及肝阴,可加生地、白芍、沙参、麦冬、天冬等,兼清肝热可加菊花、决明子、牡丹皮等;若伤及血分,又需加养血之品如当归、熟地、黑芝麻等。老年人多精血亏虚、肠道失润,可合用润肠丸、五仁丸;久病阳虚便秘之人,宜温通并用,以温脾汤加减。
温馨提示
1.消除顾虑,健康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心理压力导致的功能性胃肠病超过60%;
2.提醒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生物钟。改善如厕条件:用脚蹬垫高脚部,或者蹲便池使排便更容易;
3.多饮白开水,增加排水量及体育锻炼。
小编寄语
今天的徐博士说中医就到此结束了,您是否对健康有所收获?
如果您有关于脾胃的相关问题需要咨询,欢迎通过下方写留言按钮告诉我们,我们将对热点提问进行解答。
中医献温馨·健康进万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