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大肠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每年都在上升。据统计,过去的30年间我国大肠癌发病率总体上升了36.7%,并已跃居常见恶性肿瘤的前5位。对于大肠癌的预防,其关键在于大肠息肉,尤其是大肠腺瘤性息肉,这是一种公认的大肠癌癌前病变,80%的大肠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衍变而来,消除这些息肉可使大肠癌发生的风险降低76%~90%。可以说,早期发现并干预大肠息肉的发展,就是预防大肠癌的发生。但是,如何早期发现?又如何治疗?很多患者虽然发现了息肉,但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治疗手段或息肉反复复发问题,这又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分析一下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如何早期发现大肠息肉?想要知道大肠息肉的预防方法,首先要了解该病的高发人群。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更容易患大肠息肉,其患病人数接近女性的2倍,这可能与女性在更年期前有雌激素的保护有关,这种保护作用可以推迟其大肠息肉和大肠癌的发生时间。年龄对大肠息肉的患病风险有显著影响,大于40岁以上人群是息肉的高发年龄,而且风险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不断上升。此外,体重也会影响大肠息肉的患病风险,尤其肥胖患者患大肠息肉的几率更高。经常饮酒是大肠息肉患病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会干扰抗癌营养物质的吸收,并使肠道黏膜增生,从而增加大肠息肉乃至肿瘤的发生风险。综上所述,男性、大于40岁、肥胖、经常饮酒这四个是大肠息肉的常见危险因素。此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这些代谢疾病和胆囊病变也与大肠息肉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满足上述2个或2个以上条件的人群,应注意进行大肠息肉相关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至少应该进行一次肠镜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肠道息肉,并予以相应治疗。如何控制和治疗大肠息肉?我临床中遇到的大肠息肉患者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体检发现息肉,得知大肠息肉是“癌前病变”后非常紧张,马上进行了切除,但复查发现息肉如跗骨之蛆,杀之不灭,反而割了一茬又长一茬,有的患者还越切长得越多,苦不堪言,无奈选择中医治疗。另一种情况是患者本身就有多年的肠胃症状,如腹胀、腹痛、腹泻等,结果检查发现息肉,但不愿切除,或切除后症状仍旧存在。就中医角度来看,大肠息肉的发病大多基于脾虚。脾为生化之源,负责将胃中腐熟的营养物质输送向周身各处,可以说我们全身的脏器、经络、筋肉都要靠其供养。脾虚则运化无力,体内津液代谢失常,以致水湿内停,湿聚而成痰,痰湿随经脉而走,在大肠处聚集,最终形成了息肉。如果脾虚的根源问题不解决,那即使用外科手段将息肉切除,也很容易使其“卷土重来”。所以,大肠息肉的中药治疗当以健脾为主要原则,以茯苓、白术等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药材纠正发病根源问题,使息肉不再有重新生长的环境。再利用僵蚕、蜂房或效力更强的虫药化痰散结,以去除息肉本体,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不仅让息肉消除后不再复发,还能解决脾虚引发的各类肠胃症状。除了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大肠息肉之外,如果能在日常饮食中注意搭配,提高新鲜蔬果的食用比例,同时加强户外运动,保证每周至少进行分钟的中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剧烈有氧活动,可以降低大肠息肉的发病几率,是颇为有效的预防手段。
大家如果有甲状腺结节、胃肠息肉、胆囊息肉等问题,咨询预约可添加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6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