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中山讲堂现场黄金华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


来源:广东科技报健康养生周刊

本月初,由广东科技报、省立中山图书馆、南方生活广播及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山讲堂系列·健康讲座》,邀请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微创介入科主任黄金华教授与结直肠科副主任李力人教授为听众介绍“可防可治的癌肿”,获得现场听众一致好评。讲堂结束后,听众纷纷表示“没听够!”并称许,“质量太高了!专家很赞,深入浅出而且还风趣幽默,复杂的话题我们全听明白了。”

现场采写:本报记者郑永仪通讯员欧晓芳余广彪图:本报记者刘艳芳摄

黄金华: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

众所周知,传统的肿瘤治疗包括有内科打针吃药、外科手术以及放射治疗三种手段。而如今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肿瘤的治疗也进入了“微时代”——微创介入治疗。微创介入治疗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对一些早期肿瘤可以取得根治性疗效,对许多中晚期肿瘤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那么,究竟是什么神器使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成为可能呢?

  

亮眼巧手撑起介入微时代

  黄金华用明察秋毫的“亮眼”与精准打击的“巧手”来形象地比喻微创介入治疗中所依赖的高科技神器。“亮眼”是指影像引导设备,如大家熟知的超声、CT及X光等;“巧手”则是指经皮或经自然腔道穿入肿瘤部位进行治疗的器材。

  肿瘤的治疗与预后其良恶性及其病理分型息息相关。在以往多数情况是用“大动干戈”的开刀方法来取得肿瘤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来判断肿瘤性质和类型,而现在通过超声、CT等影像引导设备,只需将细小的针样器械精准刺入肿瘤钳取少许组织即可。“创伤小,又能达到目的。”

  

肿瘤细小如丝也能精准注射

  黄金华举例说,对于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子宫肌瘤,以往主要采用“挖除”或者把整个子宫“端掉”的手术治疗方法,现在采用微创介入方法只需将细小的导管插到肿瘤的供血血管然后注入微细的栓塞材料堵塞住该肿瘤血管,就可以令肿瘤“饥饿”而消亡。

  他表示,微创介入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许多优势,“哪怕是头发丝一样细小的血管,我们也能将细小的导管送入到位进行堵塞。”

微创介入治疗手段多

须遵循安全有效原则

  除了上述的堵塞治疗手段,肿瘤的微创介入治疗还包括有通(置入支架)、热(射频消融)、冻(冷冻消融)及照射(放射性粒子照射)等技术手段。黄金华指出,在治疗中应选择何种治疗方案将由专业的介入医生决定。但是其中的共同原则就是有效与安全。他说道,“哪一种方法针对这种肿瘤更有效、哪一种方法针对这个病人的治疗安全,我们就会选择那种方法。”

  黄金华表示,微创介入治疗说到底就是“小武器,大作为;伤口小,破坏少。”更重要的是,可以反复施用,使一些恶性肿瘤有望转化成慢性病来看待。

现场互动

问:粒子放射指在体内埋上“微型地雷”,那么后期需不需要服药以减少排异反应?

黄金华:这种“微型地雷”其实是包埋有放射性物质的细小金属粒子,没有组织排异反应,所以没有必要服用抗排异药物,以后也不需要将其取出。

问:我妈妈半个月前确诊直肠癌,做完手术后医生建议化疗,但我很犹豫,因为老人的身体一直很差,七年前又切除过甲状腺,所以能不能考虑做微创介入治疗?

黄金华:肿瘤传统治疗手段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外科手术、内科打针服药还是放化疗,这些都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治疗方法。而微创介入治疗有其适应证和限度,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治疗手段。对您母亲直肠癌手术后的治疗,还是要是按医学规范治疗,接受化疗治疗。此外应定期复查,排查复发转移,对一些部位的转移病灶,微创介入治疗可以发挥治疗作用。

问:热消融治疗后照片会发现肿瘤变成了一个阴影,以后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吗?

黄金华:“烤”熟以后,肿瘤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缩小,但是不一定完全消失。它会变成CT照射下的一个阴影,这个阴影是肿瘤灭活组织,失去活性的肿瘤有可能产生免疫物质,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

李力人:可防可治的大肠癌

数据表明,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大肠癌的发病率现仅次于肺癌,成为城市第二大高发癌。据估计,-年广州市常驻居民大肠癌的发病率是6.8%。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对防癌也有了很高的   

隔夜菜:不环保还诱癌

  李力人表示,目前认为大肠癌主要与三大类因素相关,分别是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肥胖及缺乏锻炼等)与环境因素。

  他特别提醒   

从生活细节做防癌

  李力人介绍,大肠癌的发病率在如今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他强调,“防癌应从生活细节做起。”比如从合理饮食入手,尽量做到“一杯牛奶,两匙烹调油,三两水果,四分蛋白,五百克菜,六克盐,七两米饭,八杯水,九成饱,十分卫生。”

  此外,建议坚持适量合理的身体锻炼,控制体重,如“男性的腰围不宜超过90公分,女性不要超过80公分。”

大便出血色暗且少警惕提示肠癌

  李力人特别强调,大肠癌的发生就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般,因此建议50岁以上人群主动参与大肠癌筛查,但如果有大肠癌提示症状者则应尽早检查,或是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20岁之后即参与筛查。

  大肠癌的常见症状包括有便血与大便习惯改变等。但是他也表示不是所有便血都提示癌症,有些良性疾病或息肉都可以导致便血症状,区别在于良性疾病血呈鲜红且量多,而息肉与肠癌则表现为血色暗红、量少并与大便相混。当无法鉴别是何种情况导致便血,或症状超1月者,建议就医检查。

现场互动

问:网上很多人说化疗的副作用太大,三年两个肾就完全报废,这是真的吗?另外,请问中药能不能治癌?

李力人:网上说的东西建议还是不要尽信。化疗药物是存在有一定毒性,但是医生确定治疗方案的基础是对患者的身体素质等各方面所做的全面客观的评估结果:第一患者能不能承受,第二化疗药物的毒性是否在医生可解决的范围内。所有的治疗方案都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作出的。第二,肾会不会报废?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医院治疗的病人95%以上的病人是没有出现这种肾报废的情况的。最后,目前来说,中医对癌症的后期调理及康复是很有帮助。

问:哪些肿瘤疾病遗传性比较大?

李力人:客观来说,肿瘤是有遗传性,但不是所有的肿瘤都是遗传导致。只能说是有家族遗传的倾向,有家族史人群的患癌几率可相对增高。具体来说,比较明显与遗传相关的癌症有肠癌、乳腺癌、子宫癌等与神经内分泌有关的肿瘤;此外还有部分鼻咽癌也可由遗传导致。

问:我今年37岁了。近半年来每天拉大便的次数明显增多,一天四到五次,每次饭后就要去。这是怎么回事?

李力人:这属于大便习惯改变,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已经有半年时间的话,建议找专科医生就诊。一般来说,正常的大便习惯是1-2次或2天一次,建议提高警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68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