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相信大多数人都不陌生,其实就是块多余的“肉”,或叫赘生的“肉”。在体内空腔脏器由黏膜覆盖的内表面上。鼻腔、声带、胃肠、胆囊、子宫、膀胱,都是息肉喜欢生长的地方。
医生就按生长的部位给我们命名,譬如“鼻息肉”、“胃息肉”、“直肠息肉”、“膀胱息肉”等等。如果某一部位长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就叫“多发性息肉”。
长得很慢,藏得很深
一般来说,息肉生长的速度比较缓慢,也很隐蔽,不会轻易暴露自己。
最易暴露的是声带息肉!它小如芝麻或绿豆大小时就让人声音嘶哑,而被及早查出;鼻腔的息肉长到豌豆大小时才会出现鼻塞、鼻衄等症状而被医生看到;小儿的直肠息肉,因为易出血而从肛门脱出而露出“马脚”;胃体上的息肉却可以长得很大而患者毫无感觉;最阴险的是大肠息肉,经常多发分布,平时隐蔽生长,到时“摇身一变”就可成为结肠癌,容易出血,病人发现血便就会去看医生,但这时病人的病情往往也已经不轻了。所以千万不要等到有症状了才想起来要提前预防!
癌的近亲
人们最怕的还是癌变,因为癌变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一旦出现症状被发现,就很有可能已成晚期癌症,有了广泛的转移,这时医生也束手无策了。但并非所有息肉都会变癌!
并不是每个息肉都会癌变
因为恶性的毕竟占极少数,良性的占绝大多数,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对生命的威胁,即使癌变,也要经过较长时间。1.短期内生长迅速的息肉往往凶多吉少,应警惕其癌变,尤其是直径大于2厘米的息肉,应将其当作恶性来看待;2.组织学属于腺瘤型的息肉易癌变,属炎症型的则恶变较少;3.体积较小、带蒂的息肉,多属于良性,且不易癌变,你不必紧张害怕。但宽基广蒂的息肉常难平安,容易癌变。4.某些有遗传倾向的息肉,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等容易癌变;5.多发性息肉癌变的几率增加,如一个息肉的癌变率为1%,那么生长了个息肉,癌变可能就接近%。
最怕检查
自从人们知道息肉与癌症攀上了“亲戚”,人们对息肉的警觉性就越来越高了,动不动就用鼻镜、喉镜、膀胱镜、食道镜、胃镜、胆道镜、结肠镜等窥视息肉的存在,并把它们当成癌前病变加以及时彻底处理,从而使它们威胁患者生命的机会越来越少。
息肉成为癌的时间要5-15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你能发现,切除,就再也没有机会癌变了。很多息肉大约在你40岁后,就可能长成癌了,所以,一定要在息肉长大之前发现,在40岁前做检查!如果这么长的时间内,你都不去找到它,那么,就它能顺利地长成一个癌瘤了。
切除息肉
既然息肉与癌症攀上了“亲戚”,那么你们就不能等闲视之,应该把它作为一种癌前的疾病来看待,应及时手术,以免“夜长梦多”,发展成为癌症。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已能够在内窥镜下用圈套器割除,或以电灼、激光来治疗,安全、有效、病人痛苦小,不再需要剖胸、剖腹,甚至不需要住院。
但对于那些范围较广,体积较大的,在内窥镜下切除有困难,仍需手术治疗,以“一时之苦”来换取“长治久安”。
定期复查
息肉的生命力极其旺盛,虽然你切除了,但是你的生活习惯没变,你的体内环境没变,适合息肉生长的土壤还在,还会生根发芽,死灰复燃!所以,你即使切了,还要定期复查!!!
以结直肠息肉为例
肠息肉疾病具有很高的复发性,这次是在直肠,下次很可能在其他部位发生。因此,患者在术后遵医嘱定期进行肠镜复查很重要。
对于一些增生性的肠息肉疾病,其生长速度很慢,患者可在术后1~2年随访1次;
如果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家族史的病人,应该1-3年复查一次。
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说明这个人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每5-10年查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要3-6个月再复查一次,此后的复查频度请遵医嘱:
(1)首次肠镜检查因肠道准备不好,影响检查视野者;
(2)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全结肠检查者;
(3)一次切除息肉总数超过10个;
(4)大于1cm的广基息肉;
(5)大于1cm的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重度异型增生者;
(6)息肉已局部癌变未达黏膜下层或超过黏膜不层不愿追加手术切除者。
艾灸治疗,无形又温柔的“手术刀”
1、安全有效艾灸就像一把无形的“手术刀”,在避免手术带来的痛苦和风险的同时,悄无声息地让息肉“由大化小,由小化无”;2、从根治理艾灸可以对症调理患者体质,从根阻断息肉赖以滋生的土壤,解决息肉反复发作的问题。对于4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来说,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息肉,不过子宫内膜息肉完全可以借助艾灸调理得到解决,而且有效率非常高!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慢性炎症的刺激,造成宫颈管黏膜突出,进而形成息肉。息肉较小时,患者常无自觉症状;息肉较大时,则容易出现血性白带和接触性出血。
慢性炎症的存在意味着免疫力有缺陷——由于免疫力降低,导致阴道的酸性环境受到破坏,进而引起真菌感染,诱发慢性炎症。追本溯源,可见免疫力低下(正?气不足)是导致子宫内膜息肉的根本原因。此外,若体内湿气过重,下注胞宫,遇寒则凝形成血瘀,时间长了,也会痰瘀互结而成息肉。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上针对息肉,运用中医药以健脾祛湿、活血化瘀、扶正固本为治疗原则,配以国药准字号思连康益生菌调理菌群平衡,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6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