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胡端敏教授讲座系之当EUS遇到结直肠l


华人消化论坛第三十七期—.08.:30-21:00,医院胡端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夏璐教授做客华人消化论坛,分享胡教授的EUS学术成果,并回答全国网友提问,子敬(医院潘新智)利用国庆休假通过看视频回放记录下部分内容摘要分享如下:

一、结直肠的解剖学特点:

1、结直肠不同于上消化道,腔道长且部分(乙状结肠,横结肠)游离,降结肠和升结肠虽然相对固定,但属于腹腔间位器官,紧邻后腹膜,周边脏器较少。故直肠是外压假瘤出现的多发区域,因此了解直肠与周边器官的解剖十分重要,从下图所见,直肠位于盆腔后方,故外压基本来源于前壁、左侧后右侧壁。

2、肠镜通常在左侧卧位状态下进镜,大家都十分熟悉下面直肠镜下表现(见下方左图),我常常想象这张图片是在患者俯卧位,我们从尾侧向头侧观察,因此图片上方是后壁,下方是前壁,左侧是左壁(粪水常滞留于此)、右侧是右壁。(见下方右图)。

二、结直肠的“假瘤子”:

1、精囊腺囊肿:精囊腺位于前列腺上方,前壁外压。

2、髂血管外压:常在直乙状结肠交界处形成外压,,髂内动脉,反复变换扫描平面,可见血管切面从圆形变成长条形。

3、肠道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经血逆流进入腹腔种植,其病灶主体在外面,由浆膜侧向粘膜侧边长,在突破粘膜层之前沿着粘膜下向两侧生长成角,形成“皮卡丘”或“牛头”征。

4、直肠Ca术后EUS:有些假瘤子来自术后吻合口,超声内镜看有一圈高密度吻合钉,在这些区域里往往有种植,有复发,有囊肿,有各种各样平时正常难以发现的结构。

5、直肠Ca术后复发:这个形成一个假瘤,一圈的高密度,穿剌细胞病理学:(EUS引导下直肠肿块穿刺,涂片)见大量异形腺体,腺癌。肿瘤在黑色圆圈里,是吻合口的一个局部复发。T3T4分期直肠癌病人术后已出现复发,超声内镜在这方面有极其敏感的地位。

6、表面光滑的直肠癌:这个表面光滑的结构更奇怪了,超声内镜发现是有一个结构往外边长,结果手术病理是中分化腺癌侵及全层,粘膜面未见癌组织。追问病史,患者在1医院切过息肉,医院没有告诉患者的结果,会不会当时的息肉就是癌,表面长好了的罕见病例。

7、直肠癌术后吻合口隆起:超声看在吻合口下方形成一个囊肿,有可能与吻合口的折叠有关。

8、乙状结肠癌术后憩室切开取粪:这是一个乙状结肠癌术后隆起的病例,外压肠镜和CT检查考虑象复发,超声内镜打水后发现里边有个洞,有一团高回声结构,镜下看大便涌出。考虑是结肠癌术后形成假腔隙,形成罕见的“假瘤子”,最后把这个“假瘤子”进行切开,掏出大便,再把伤口用钛夹闭合。

9、直肠粘膜下隆起:超声内镜显示是粘膜下高回声,病理是血吸虫卵沉着。

三、主持嘉宾夏璐教授点评:胡教授的讲座让人意犹未尽,让人获益很大,胡教授象是很好的解剖学老师,让大家复习了一遍食道、胃壁内外、结直肠等基本解剖结构,讲了很多病例,让大家大开眼界,让大家长了见识。胡教授的最后一张总结,我也一些类似的心得,就是首先要非常熟悉解剖结构,还要有丰富空间想象能力;不要静止看一帧图,要实时动态观察,要结合各种其他影像学检查,包括CT重建等。如果不是很清楚病灶的起源时,在诊断可以写考虑腔外压迫的可能。最后用两句话总结胡教授的讲座:从解剖水平,来通过第三只眼层层剖析,从临床层面,综合各种信息来寻根溯源。现在大家都有很多问题等着提问,下面是大家互动交流时间。

三、问与答互动环节:

1、吴梓雷主任代网友提问:在超声水平高低不一的情况下,如何区别血管、肿瘤还是器官的变异,如何规避“假瘤子”?

胡端敏教授答:术者差异很大,技术无好坏,术者有高低。一定不要欺骗自己的眼睛,如果看不到消化道管壁的五层结构和典型间质瘤改变的话,就不要貌然做诊断,可以讲目前底部回声不均,请建议其他检查。假瘤子也是有小规律的,所有的副脾,脾动脉都是有胃底高位后壁。高危的血管外压几乎都在食道上段和胃底体后壁,当诊断不明确的时候,不要轻易采取治疗手段,所以要重视高危区域,一定要有%显示局部层次后,再诊断间质瘤、粘膜下肿瘤。

2、夏璐教授代史军医生问:从线阵的超声是不是也可以发现“假瘤子”呢?

胡教授答:线阵超声应该是可以发现“假瘤子”的,线阵超声主要用于胆胰诊断,我们发现“假瘤子”绝大部分来自消化道壁,食道、胃、肠道部分,我们用环扫或小探头是可以很有效地进行一个垂直的扫描,用线阵超声诊断也是不成问题的,但在有些区域,在胃底穹窿近贲门,或者胃体大弯,这些区域如果用线阵超声是看不到的,镜子可能要扭度,还得不到很好的一个平面,这是个人体会。如果没有环扫超声+小探头,线阵超声是可以达到效果的,杨秀疆教授、孙思予教授他们是用线阵超声解决所有消化道问题,我这里消化道的问题还是倾向于环扫+小探头,胆胰用线阵。

3、夏教授代吕医生问:“魔戒”打多普勒会有血流吗?

胡教授答:小的血管瘤,预判可能会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不是每个病人都打得出血流出来,因为有些血流很慢。如果你看到有血管瘤的征象,有“魔戒”陷井,我们的治疗需要偏向于保守,小的间质瘤可以随访,并不是每个间质瘤都要挖掉。

4、夏教授代网友问:诸琦教授、胡教授编写的关于超声内镜的书何时上市?

胡教授答:书正在整理之中,差不多了,还有一些视频在剪辑之中。

5、夏教授代网友问:常规的超声要录象吗?

胡教授答:我们有大U盘,如果遇到典型的病例会录象,通过录象动态观察,很多东西就明白了。

6、夏教授代网友问:请问您用的是哪种超声内镜和小探头?

胡教授答:富士的系统,听说最近要推出系统了。

7、夏教授代网友问: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确诊?需要切开粘膜层取活检吗?

胡教授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从浆膜侧向粘膜侧长的,机理是月经的倒流,向腹腔种植,从外往肌层长,最后会长穿,所以会形成“牛头征”。确诊的话,EUS-FNA是有帮助的,切开粘膜层去抓取也是有可能的。

8、夏教授代网友问:阑尾方面超声有什么心得?

胡教授答:没有,我们的超声平面要垂直的目标探查,但盲肠内镜下仅仅是一个盲端和穹隆,所以阑尾这个地方要超到都很困难。如果能活检容易的地方,做超声就很难,比如胃底穹窿部。如果做ESD容易的地方,超声也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做ESD的切割平面的,也是我们的超声探头需要的位置。

9、夏教授代吕医生问:食道上段的小超如何用水囊?

胡教授答:在食道上段不用水囊,因为容易压迫气道,小的病灶容易压消失了,水囊的技巧用于食道的贲门区域,我是这样做的,先把水吸干净,进到胃里,这时充水囊,水囊再回撤,这样就不会形成明显的压迫。食道上段确实比较困难,食道上段的特点是空间极小,流水较快,所以需要的水并不多,可以先在体外把小探头插在活检孔,出来后再回撤躲在活检孔内,这个时候再进到食道上段,把食道吸塌陷,再用注水键快速按下去,把食道充盈,再快速伸出小探头,这叫巧用注气注水键。食道上段对超声内镜确实是比较大的挑战。

10、夏教授代许医生问:新手怎么样尽快掌握超声内镜?需要哪方面的技能?

胡教授答:我是从年开始学的,还是一个量的积累,应该是进修6个月才有一定的体会,进修4个月可能还是欠缺一点,超声不是看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尤其是大超。

11、吴梓雷主任代子敬问:我觉得对消化内科医生而言,US,EUS都很重要,掌握和运用好这两件“雷达”或“瞄准器”可以大大提升消化科医生的诊疗技术力量!我觉得消化科医生最好能拥有临床+内镜+超声的驾控能力。请问两位教授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掌握超声技术?谢谢!

胡教授答:任何事情没有捷径,只有反复地看,反复地练习。比如在做食道小间质瘤的时候,你一定会看到周边的一些结构,你就要带着意识去看。比如脾脏天天可以看得到,在做胃窦小病变的时候,就可以去探一探病人的脾脏和肝脏,从有限的病人里去积累更多的经验。

吴梓雷主任总结:谢谢胡教授、夏教授,今晚的时间差不多了,非常感谢两位教授,今天听胡教授的讲课,让我有茅塞顿开的感觉,重新学习了食道、胃、结直肠相关的解剖知识,受益非浅。我们的每一期讲座都有回顾性分析,这次我们是应广大网友的邀请来请胡教授给我们授课的,现在我们的平台越做越好,下次还要麻烦胡教授继续开讲,胡教授每次都忙碌,真的不好意思。再次谢谢两位教授,今晚到讲座到此结束,下期再见。

子敬(医院潘新智)-10-01至-10-21理整于华人消化论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72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