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有网友问:
“体检应该多久做一次?”
“感觉身体很健康有必要做体检吗?”
“三十岁了做什么体检合适?”
30岁正是乘风破浪的年纪
如果不在乎健康
容易被生活“拍到岸上”
特别是从不体检的人
近日,从不体检的32岁骆女士
医院就诊
差点没命!
那天夜里凌晨1点,睡梦中的骆女士(化名)在床上迷迷糊糊翻了个身,突然被胸口传来的疼痛感给一下子疼醒!
骆女士立刻喊醒旁边的老公,医院就诊。
经过CT检查发现,骆女士的腹腔内长了一颗直径8cm肿物。医院医疗条件有限,医生建议立刻转医院继续治疗。
CT片中骆女士的肿瘤
骆女士转医院就诊的时候,已经是凌晨4点了,胸口的疼痛感有增无减。
经过检查后发现,骆女士上腹部既像肝脏肿瘤破裂,又像胃间质瘤,来自肝胆外科、胃肠外科的几位医生共同会诊仍无法明确诊断。
骆女士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一直在下降,白细胞数值却在不停上升;这就说明出血一直在持续中,再这么下去,骆女士很可能因大量出血而引起休克。
不管了,救人要紧!
肝胆外科与胃肠外科的医生共同决定,不等最终的明确诊断,先进入手术室止血,保住性命。
很快,骆女士就被推入手术室,两个科室的医生都到位,手术刻不容缓。
打开患者腹腔,眼见一片“血海”!
在满腹的血液中,一个巨大的肿物生长在肝脏下缘。肿瘤表面的裂口已达到8cm,源源不断的血液还在缓缓流出。
若再耽搁几个小时后果不堪设想。
主刀医生李红春立即夹断肿瘤的根部,止住出血口,同时大量吸取腹腔内存留的血液,寻找是否有其他的出血点;与此同时,输血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就这样,医生给患者边止血、边吸血、边输血……经过1个小时的紧张操作,终于止住出血的源头。
确保了其余器官“安然无恙”后,将肝脏上这个可怕的肿瘤完整切除,骆女士终于转危为安。
肝胆外科李红春医生为骆女士手术
经过测量肿瘤小约10*9*9cm,相当于一个汉堡的大小。
手术共经历了2个小时,医生从骆女士的体内吸出陈旧性ml,患者体内近3/4的血液均由这个裂口流至腹腔。
ml,是个什么概念?
拿1.5升的百事可乐为例,ml相当于两支大可乐的那么多。
如果不是及时手术,患者很可能因大量失血而导致休克危及生命。
主治医生苏一男始终奇怪的是:这么大的肿瘤,一般体检很容易就能检查出来,为什么患者等到破裂后才被发现?
没想到骆女士最后回答他,就是因为
从!不!体!检!
“因为总感觉自己还年轻身体好,而且做体检项目太多不知道做哪项。”
不止骆女士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
▽
首先,我们要知道体检的目的。
体检是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自身健康管理的检查,减少重大慢性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说起体检,很多人头疼,套餐那么多该怎么选?价格越贵、检得越全面的就越好吗?非也!
体检内容不是单纯项目的累加,也不是做得越多就越好。
由于性别、工作性质、家族遗传等因素,分为必做项目和选作项目。
?必做项目
三大常规,血糖血脂,血清尿酸,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肿瘤四项,腹部彩超,心电图,13碳呼气试验,胸部X线等检查。
以上这几种项目是男女体检都必须做的项目。下面我们说说选做项目:
你有制定个性化体检项目吗?
“体检的最佳状态是——花最少的钱发现最大的问题。
在健康体检前,大多数人会先填写一份包含上述问题的健康问卷表,以帮助医生确定危险因素,制定体检项目,你需要回答好以下这些问题:
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有既往病史和家族遗传疾病;
沟通已有的健康问题,如身体哪里不舒服等;
沟通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甚至工作状态等,如抽烟喝酒、工作加班严重应酬多……让医生尽可能多地了解可能潜藏的健康威胁。
为对体检结果负责,体检前的健康问卷最好认真负责地如实填写,最后再根据医生评估和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
图片来源:芒果TV截图
你了解“1+X”筛查吗?
“1+X”筛查,就是在筛查1(必选/常规体检项目)的基础上,根据体检对象的个人状况,有针对性的分别对X(按人体各系统设计的专项体检项目)进行个性化体检套餐设计,举例来说——
今年做呼吸系统专项筛查,明年做心脑血管系统,后年做内分泌系统……这样,以2-3年为一个周期,每年选择2-3个系统进行体检,为受检者建立一套全身的、系统的、完善的健康档案。
选择X套餐,建议在个性化体检基础上,有相关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当有针对性地做重点筛查。
像肺癌、大肠癌、胃癌等这些都是隐匿较深的病,很可能查出来就是晚期了,所以好通过这些专项体检进行筛查:
肺癌
40岁以上所有人群或有家族遗传史或长期吸烟史、高危职业接触史的人都属于肺癌的高风险人群,应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因为低剂量CT是早期筛查肺癌的最有效的手段。
大肠癌
每年一次的肛指检查可以发现一半以上的直肠癌,没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建议从50岁开始每年进行1次大便潜血检查+1次肠镜检查;高危人群(30至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者、有大肠癌病史者、结肠息肉、肥胖人群)应一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乳腺癌
40岁以下的女性腺体比较丰富,首先推荐彩超;40岁以上的已婚女性可选择做钼靶检查。
胃癌
40岁以上的人每两年查一次胃镜,有胃癌家族史或在胃癌高发区居住的人应一年一次胃镜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各年龄段有不同的重点体检项目,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建议大家在体检时,充分说明自身情况,包括年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家族史、疾病史,甚至经济条件等,以便医生选择更适合你的体检项目。
除了要注意个性化体检,在接受体检的过程中,千万要避开2个误区,以免难以发现可能存在的疾病。
1别放弃“低风险”疾病筛查
有些人可能自认为患某种疾病的风险较低,就直接放弃这项疾病的筛查,但谁能保证万一呢?
比如,女性肺癌的发生率较男性低很多,但很多女性属于二手烟受害者,仍然属于肺癌高危人群;即便没有处于二手烟环境中,也可能受到油烟、汽车尾气、粉尘等危害,同样存在一定的肺癌风险。
生活中确实有不少女性看起来并非肺癌高危人群,却在体检中查出肺癌。所以,不要认为自己患病风险低就过分大意,做好每一项检查才能尽量保证万无一失。
2别放弃“羞耻”的检查
一些体检项目需要暴露隐私部位,受检者常常会因为觉得“羞耻”而选择放弃,比如:妇科检查、肛肠检查等,然而这很容易导致相关疾病难发现。
我们以肛门指诊为例。肛门指诊通常一分钟之内即可完成,其对肠癌的发现有重要意义。在结直肠癌中,一半以上是直肠癌。而人的直肠约10cm~12cm,正常的手指约7cm长,通过指诊可以发现2/3甚至更高比例的直肠肿瘤。
有经验的医生甚至还能通过指诊发现直肠息肉、腺瘤、溃疡等。然而有数据显示,临床上大约高达80%以上的人在体检时主动放弃肛门指诊。
来源:医院、BTV我是大医生
扫码添加“小助手”
进群了解更多健康信息
获取更多健康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