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肠胃不好,长期受大肠炎困扰。近年来,安倍屡被传出患大肠癌,前不久更是被传出在出席宴会时突然吐血。近日,日本《现代晚报》再曝安倍疑患大肠癌。
报道称,安倍患有溃疡性大肠炎已经45年,而溃疡性大肠炎经过20年后有两成机会变成癌症,报道指出,安倍在中学时经常出现腹痛,大学毕业后确诊患上溃疡性大肠炎,曾出现肠壁剥落和出血等问题。在年,他因为病情加重,被迫辞去首相职务。消息指,年其母因担心安倍的身体,反对他再度挑战登上自民党总裁和首相之位。因此不排除安倍患有大肠癌的可能性。
1
大肠癌比例激增,竟是“吃”惹的祸
大肠癌的发病率欧美国家一直比亚洲高,但是近几十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在亚洲连年增长,甚至一线大城市与欧美持平,我国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率连年“走高”。每年新发病人数约为13至16万人,死亡人数约为6至9万人,多发于大中城市。在重庆每10万人中有.65人罹患大肠癌。
医院吴和木院长指出,“大肠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富贵病,有研究发现,高脂肪食谱和食物纤维不足是主要发病原因,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促进胆固醇代谢物及次级胆酸的生成,有致癌作用,食物纤维不足或增加致癌物质和大肠粘膜接触的机会。”
2
肠癌容易当成痔疮,久拖不治易恶变
据中国肛肠病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一大部分肠癌患者早期都曾误以是为痔疮、肠炎等疾病。因为肠癌的一些初期症状并不明显,也常会出现如便血、大便习性改变等症状,和痔疮的症状很相似,大多数人都不会加以重视,甚至归结为痔疮而简单地自己买药治疗,从而延误了病情。
同时,久拖不治是导致大肠癌的有一个重要原因,大量研究结果显示,I期肠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90%以上的患者能治好,II期患者5年的生存率可达70%~80%,而III期患者5年生存率却多在50%以下,IV期患者5年生存率则不到10%。越早治疗才会有越高的生存率。
3
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
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
1、发现有便血、大便中有黏液、大便习性改变等,就要引起注意,医院先做个简单的粪便潜血试验、肛诊可以初步判断,若有进一步需要做一次肠镜可以准确诊断;
2、大便习性改变,是指大便习惯(指大便次数的变化以及腹泻、便秘等情况的不规律出现)和大便性状的变化(指大便粗细、颜色的变化);
3、中老年人如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腹痛、贫血等,也要警惕;
4、如果肠镜发现有息肉,则建议每1~2年进行肠镜检查一次。
医院医生提醒:有病千万不要拖,及时检查是关键!
赞赏
长按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