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消化内科又开展新技术啦经内镜钳道肠道


5月20日

我院消化内科贾宇新副主任

在介入科徐洪俊主任的协同下

成功为一位晚期肠道肿瘤患者

解决了一件

对普通人而言最简单

而对患者来说

却是艰难的问题

——

排便

这是一位直肠肿瘤伴肝肺多发转移的患者,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在化疗过程中,随着肿瘤的生长,患者出现了排便困难,伴有腹痛腹胀,复查肠镜时发现内镜已经无法通过肿块生长的管腔。

面对肠道梗阻的情况,在以前只能通过外科手术行腹壁造瘘,创伤大,且排便通过腹壁造瘘口,降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消化内科副主任贾宇新在消化道梗阻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在家属的积极要求下,5月20日,贾宇新协同介入科徐洪俊主任在X线及内镜下通过内镜钳道,仅15分钟不到,就为患者的肠道梗阻处成功置入一枚支架。术后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无不适症状,并且无手术伤口。

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各种金属支架作为肠腔内支撑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的报道逐渐增多,即在肠道狭窄的部位放置一个网状支架将肠道撑开,使狭窄或阻塞部位重新恢复通畅,可作为结直肠癌恶性梗阻的永久或暂时性治疗,并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

肠道支架在大肠癌性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分为暂时过渡性放置和姑息性治疗。其中,姑息性治疗适用于局部病灶不能切除的原发或复发性大肠癌,已有广泛转移、或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以解除梗阻,免去患者长期背肛袋之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而肠道支架过渡性放置,可替代结肠造瘘术,进行充分肠道减压,缓解梗阻症状,使梗阻性左侧大肠癌患者的肠道局部和全身病理生理状态恢复或接近无梗阻性状态,再选择单纯性大肠癌的Ⅰ期腹腔镜手术方式处理,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避免二次手术创伤,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我院消化内科

是常州市临床重点专科,以张国新主任医院消化科作为坚强后盾和技术支持,医院华杰科主任的领导下,能独立开展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超声内镜检查、胃肠息肉摘除(EMR)、食道异物取出、食道扩张及支架置入、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止血、食道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和套扎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等内镜诊疗技术,努力在各种新技术领域作出更多突破与贡献,竭诚为溧阳地区人民群众服务。

贾宇新

主任医师、消化内科副主任

擅长消化系疑难杂症诊治,消化内镜诊断及治疗ERCP术、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胆道支架置入术、PTCD术、食道支架置入术,食道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治疗,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EMR等。

专科门诊:周三上午

文字:施维佳

图片:消化内科

编辑:刘玲

校对:贾宇新

审核:陆伟芬

邮箱:lysrmyy_yb

.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78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