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顺利完成首例肠镜下切除结肠息肉手术。以医院进行的该类微创手术,现在我院胃肠镜室即可独立完成,此举极大减轻了株潭及周边患者就医奔波和治疗费用,可谓一举两得。
病例简介
患者龙某某,男性,47岁,因反复左下腹部疼痛伴解稀便一年余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入院后,查电子结肠镜示:距肛门约20cm处可见一大小约为1.2*1.4cm带蒂息肉,表面粗糙充血。建议患者行结肠黏膜下切除术,经与患者沟通,告知手术方式及有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行经肠镜结肠黏膜下切除术。
手术方式
1、发现息肉位置,调整肠镜角度;2、以一次性内镜下注射针在息肉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隆起息肉;3、以一次性高频圈套器套住息肉基底部,通电切割凝固息肉;4、以一次性止血夹夹闭残端预防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5、确认残端无出血穿孔等情况,退出肠镜。
术中截图
问
什么是胃肠道息肉?
答
胃肠道息肉就是在胃肠道粘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胃肠道息肉按其所在病变部位可分为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小肠息肉、结直肠息肉,以结直肠为主要发病部位。
胃肠道息肉按其所在病变部位可分为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小肠息肉、结直肠息肉,以结直肠为主要发病部位。
问
胃肠道息肉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
胃息肉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伴有合并症时才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或出血;幽门部带蒂息肉凸入幽门时往往引起间歇性幽门梗阻。结肠直肠息肉症状比较常见,结直肠息肉如果较大,经常受到粪便摩擦,可使其粘膜糜烂,粪内有血液和黏液,表现的症状为大便血色鲜红,血量不多,混有黏液,血多在粪便表面,若出血量大,或出血日久,可引起消瘦、贫血,息肉较大时,也可出现里急后重、便秘、肛门流出较多分泌物等症状。
问
胃肠息肉的分类及危害有哪些?
答
息肉组织学可分为4类;肿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炎症息肉与肠道炎症反应有关,生长十分缓慢,基本上不会癌变。而腺瘤型息肉又分有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腺管状腺瘤,这些腺瘤性息肉最易发生癌变。据研究,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约为5%-40%,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息肉越大,癌变的机会也越大。
问
胃肠息肉如何处理?
答
目前高频电凝切除为内镜治疗息肉中重要又最常用的一种。这种方法是利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圈套的组织产生高热而被烧灼切断,完整快速地切除息肉并彻底止血。此方法不仅操作简便,病人无痛苦,费用低廉,并发症较少,而且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另外还有高频电灼、激光治疗、微波治疗、注射摘除、冷冻疗法、活检钳除法、分期批摘除法、内镜外科手术联合治疗法等方法。
医院西院胃肠镜室目前开展的项目:
1、普通胃肠镜检查2、无痛胃肠镜检查3、内镜下息肉切除术4、消化道异物取出术5、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6、内痔套扎术
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就诊!
(部分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
1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8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