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有央视员工透露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肖晓琳已因病去世。
后来媒体从央视《今日说法》栏目多名员工处获悉,央视主持人、制片人肖晓琳因患直肠癌,近日在美国治病期间不幸离世。
肖晓琳生前曾主持过《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半边天》、《社会经纬》等多档央视节目,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她还是《今日说法》栏目的创办人之一。
网友们纷纷表示震惊和哀悼
这是一种什么病?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年报显示,癌症已成为我国死亡第一大原因,死亡人数占全球因癌症死亡人数四分之一。其中结直肠癌等发病上升迅速且出现年轻化趋势。
据统计,在广东,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大肠癌排第二。在广州,平均每天约有7.5人检出大肠癌。
近年来,大肠癌在广州的发病率增长五成,成为广州市居民第二号癌症杀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九成广州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大肠癌是怎样发生的?
有什么症状?
到底要怎么筛查?
如何有效避免大肠癌的侵袭?
针对这些性命攸关的问题
帮帮请医院院长
为你权威答疑!
答疑专家:
医院院长、广州消化疾病中心主任
曹杰
“三高一低”饮食结构可致大肠癌
肠癌作为一种“现代癌”、“富贵癌”,与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类型直接相关。
曹杰介绍,健康的肠道是光滑且富有弹性的,如果生活习惯或饮食习惯不好,就可能会长出肠道息肉。目前肠道息肉的发病率比较高,约30%,其中10%—15%的肠道息肉会转变为恶性肿瘤,即大肠癌。
广东人口味清淡,为何会有如此高的大肠癌发病率?这与人们“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有关。“三高一低”指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高能量,低纤维素。
曹杰说,许多人平时饮食清淡,但也常吃烧烤、麻辣小龙虾等,再加上广东人喜爱吃宵夜,这些都导致了大肠癌的高发。有数据表明,城市的大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这说明亚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对肠道健康是有很大影响的。
大肠癌是可防可治的。预防大肠癌要从饮食入手,控制热量摄入,减少脂肪食品,加强锻炼。
同时,定期筛查也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手段,40岁以上有家庭史的人群是需要重点筛查的高危人群。目前大肠癌检查的手段包括粪便隐血检查、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X线钡剂灌肠等。一定要重视早期筛查。
切勿忽视便血与腹痛
很多中、老年人便后常出现鲜血,却往往受“十人九痔”的影响,对便血不以为然,认为只是痔疮。其实,便血有可能是大肠癌的一种前兆。此外,腹痛也需要留意。曹杰提供了两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自己的肠道是否健康。
第一是主观症状,例如肚子疼、肚子胀以及无法解释的身体疲乏。曹杰说,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就需要特别关心肚子和肠道的问题,及时就医。
因为早期的大肠癌完全可以治愈,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如果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况,等到中晚期,5年的生存率就剩下大概10%了。曹杰提醒,大肠癌必须要提早预防、早诊断。
第二就是观察大便的形状及颜色。曹杰说,这点对判断大肠有无问题很重要,且操作简单。观察大便的形状和颜色是不是像香蕉状,如果是,则表示你的肠道是健康的。如果发现大便不能成形甚至越来越稀,或者拉成糊状,这种状况就需要注意了。
更严重的,就是便血或者大便上有粘液附着,这种情况需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5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