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杨先生,正当盛年,确痛悔不已。因反复腹泻医院做肠镜检查,之前一直以为是得了痔疮的他,没想到竟然是直肠癌。上周拿到检查报告的那一刻,杨先生无法接受,一遍又一遍地问医生:“是不是弄错了?”原来,5年前杨先生就在检查中发现有肠息肉,他以为肠息肉都是良性的,将结果丢在一边,没有做任何治疗,没想到5年后发展成癌。
“一旦发现肠息肉要弄清性质,腺瘤性息肉要及时手术切除。”该院肛肠科主任金永军告诉大家,肠息肉有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种,前者为良性,后者则容易发生癌变,若不经过治疗,在50岁前发生癌变的几率非常大。
那什么是肠息肉呢?金永军主任介绍,大肠息肉是一类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表面的隆起状的赘生物。大肠息肉的癌变率与息肉的组织类型、大小及上皮异型增生有关。成人大多为腺瘤,腺瘤直径大于50px者,约半数癌变。
金主任提醒大家:
“肠镜性价比最高,而且比较直观,在肠镜检查下即可取组织做病理活检”。建议,高危人群最好一年查一次,息肉病人半年复查一次,异形增生则是三个月一次检查。
罹患肠癌或者肠息肉癌变的病人,并非肿物“一刀切”就可以高枕无忧,必须定期随访复查。年龄大于50岁的健康成年人,有条件的应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有直(结)肠息肉、结肠癌家族史和腹泻、便秘、便血病史,体检发现血CEA、CA增高,大便潜血阳性者,应进行结肠病变的筛查,首选是结肠镜。不管是什么样的结肠息肉,都应该在内镜下先取活检并送病理检查。不能做结肠镜或不愿意做结肠镜的病人,可以选择钡灌肠或CT。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便血是结肠息肉患者最容易出现的症状。但有不少人把大便出血误认为是痔疮的症状,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就如杨先生。那如何区别痔疮和结肠息肉的出血呢?请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6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