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5-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旨在提高社区居民的癌症防治理念,有效遏制癌症带来的社会危害,降低癌症疾病负担,打造健康社区生活环境。
我中心积极开展大肠癌筛查,得到了广大居民的响应,值此宣传周之际,我们再来说说大肠癌的防治。
什么是大肠癌
大肠癌:是指来自于大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发病的上升速度远远超过2%的国际水平,每年新发病例高达40万。
大肠癌发生的有关因素
1
饮食因素
经研究证明,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重要,大肠癌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
2
遗传因素
从遗传学观点,可将大肠癌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前者的典型例子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综合征和家族遗传性非息肉病大肠癌。后者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3
其他高危因素
1、大肠息肉(腺瘤性息肉)一般认为大部分大肠癌起源于腺瘤,故将腺瘤性息肉看做是癌前病变。
2、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可发生癌变,多见于幼年起病、病变范围广而病程长者。
3、有报道胆囊切除术后大肠癌发病率增高,认为与次级胆酸进人大肠增加有关。
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大肠癌常见症状
1、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交替腹泻便秘。
2、大便性状改变。便血,粘液便,形状变细变扁。
3、排便费力。有排便感无大便解出。
4、腹痛。不确切持续性隐痛,腹痛向肛周放射,腹部不适腹胀感。
5、腹部肿块。
6、全身症状。贫血、消瘦,乏力、低热。
怎样预防大肠癌?
01
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如菠菜、油菜、白菜、芹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粪便中致癌物与结肠粘膜的接触时间。
02
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可减少其分解产物的致癌物产生及致癌作用,以减少结肠癌发病。
03
每天30分钟活动身体。研究发现,工作时活动量大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比坐着办公的人低40%到50%。从事金融、行政等长久坐办公室工作的人群结肠癌的发病率高于经常需要走动的职业人群2~3倍。
04
戒烟。香烟在所过之处,包括口腔、咽喉、食道都会埋下癌变的种子。不仅如此,它还会增加胃、肝、前列腺、肠道、子宫和乳房患癌的风险。
05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对阻断大肠癌也很有效。绝大多数大肠癌从肠息肉发展而来,经过合理处理,如肠镜切除等,可实现完全治愈,这样就不会给大肠癌“可乘之机”了。大肠癌筛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开展的工作项目,对大肠癌的防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饮食已成常态,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比例,改进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适量运动等,对预防大肠癌非常有帮助。
同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参与大肠癌筛查,对阻断大肠癌的发生也是十分有效。大肠癌的防治,需要你我一起认识大肠癌,学习大肠癌的预防,共同营造健康社区环境!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6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