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健康宣传天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警惕大


大肠癌预防与筛查

我们知道结肠镜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大肠癌,从而提高预期寿命。然而,问题是如何制定一个有效而且便捷的筛查方案,从医学角度来讲成功的筛查应该是无创和价格便宜,并且能够在疾病的可治阶段精确的诊断没有症状的疾病。目前筛查大肠癌最主要的方法是进行粪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检查。

大肠癌的预防

首先,要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是含维生素A和C的黄绿色蔬菜。做一些适合自身的体育运动。

其次,要注意家族史。若一个人的直系亲属中有人患大肠癌,其患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有家族史者要定期普查。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粪便隐血试验、直肠指诊以及结肠内镜普查,是早期发现大肠癌的有效方法。

其三,要防治大肠的癌前期病变,对结肠腺瘤性息肉,特别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病,须及早切除病灶。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大肠癌的机会高,若病医院检查,积极治疗。

大肠癌的筛查

1、如父母、兄弟姐妺及子女中有一人患大肠癌,则本人患该病的危险性增加,应于40岁时开始行乙状结肠镜、粪便潜血或二者兼施的标准筛检。

2、曾行大肠癌根治术者,发生复发性癌或新癌的危险性增加。术后要动态观察癌胚抗原(cea),若cea持续不降或短期下降又复升高者,要考虑切除不完全或复发的可能,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探查肿瘤的存在。如果行大肠癌切除术者术前未进行彻底检查,则推荐术后1年内行结肠镜检查。如果本次或术前结肠镜检查显示正常,则下一次结肠镜检查可在3年后进行,以后每5年检查一次。

3、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由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的先天或获得性缺陷所致。该基因的突变多发生在20-30岁时,可导致结肠发生成百上千个腺瘤。40岁以后,携此基因者几乎%发生癌变。对于这种家系成员,应接受遗传学咨询,并从青少年时期即进行定期的结肠镜检查。

4、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与息肉的大小相关。息肉愈大,癌变机会愈多。初次检査发现腺瘤,一律电切活检,证实为腺瘤者,3年后应随访进行结肠镜检查。如第一次随访检查显示正常或发现单个小型管型腺瘤,则下次随访检查可延至5年之后;相反,如息肉体积大,数目多,则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

5、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直肠癌,是一种在同一家族中有多个患结肠癌、直肠癌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凡疑似该病的个体,应从20岁-30岁开始每1-2年,40岁以后每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6、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这种危险于患病后8年开始,以后持续稳定增加。对全结肠炎患者应于患病8年后,左结肠炎患者于患病15年后,每1-2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7、过去一直认为黑斑息肉病患者息肉不会癌变。但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黑斑息肉病病人患癌的几率大大高于正常人,一项调查显示黑斑息肉病病人恶性肿瘤发生率为20%-23%。因此,对于黑斑息肉病患者,应进行积极的随诊和检查治疗。对10岁以上患者,常规每两年行全消化道造影检查;20岁以上患者,每两年还应接受纤维结肠镜检查。

8、对于大于1厘米的息肉,尤其有腹部症状者,应尽可能经内镜电灼,择期剖腹手术或在纤维结肠镜的辅助下经腹腔镜切除息肉或病变肠段;25岁后,每年接受包括腹部、盆腔的全面检査,女性患者还应行乳腺检查、宫颈涂片和盆腔b超检查。

THEEND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75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