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据国家癌症中心年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癌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的前六位。很多出现便血、腹痛的患者直到身医院就诊,一经检查即被确诊为中、晚期癌,手术后存活率很低。而改善这一状况的关键就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能够有效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说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条生命,挽救一个家庭。
什么是消化道早癌?
消化道早期癌,指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或局限于黏膜层的消化道肿瘤,包括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以及早期大肠癌。
多数消化道肿瘤均有一个演变过程,这就为消化道早期癌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消化道癌的发展规律则是:正常黏膜→炎症、萎缩→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早期癌→进展期癌。
消化道早癌主要临床症状表现
胃癌的五大早期预警信号:
1、上腹部疼痛。
2、上腹部不适。多为饱胀感或烧灼感。
3、食欲减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4、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
5、乏力、消瘦及贫血。
具有以上症状或者年龄超过40岁,都建议进行胃镜及HP检查。
大肠癌的五大早期预警信号:
1、便血。提醒:不少直肠癌患者早期误当痔疮治疗!
2、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毫无规律,突然出现大便习惯的改变,若排除了胃肠炎,应考虑肠镜检查。
3、腹痛。
4、腹部肿块。
5、体检显示CEA等肿瘤标记物增高。
具有以上症状或者年龄超过40岁,都建议进行肠镜检查。
消化道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胃癌
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旋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患癌的其它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大肠癌
大肠癌高发区以及40岁以上有症状的人群,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有大肠癌或者大肠息肉家族史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的人群。
除了就诊时间,临床诊断水平也不容小觑!
在「萱闱堂医疗」所专注的消化系统早癌筛查领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以胃癌为例,早期胃癌内镜下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进展期胃癌约85%的患者可以接受手术治疗,但5年生存率却低于30%。
然而,消化系统早期肿瘤内镜下特征不明显,漏诊率高;消化内镜中心,普遍又存在内镜医师紧缺、医患沟通难、内镜数据利用率低、清洗消毒规范落实难的痛点。萱闱堂创始人乔元风在这一背景下,创立了公司,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手段辅助消化道癌症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解决消化道肿瘤早期检出率低、总体生存率低的问题,同时服务区域健康事业,解决医疗资源相对有限且分布不均的矛盾。
目前,萱闱堂研发的内镜AI系统在早癌识别方面已经达到了业内领先水平,对消化道早癌和大肠息肉的识别率可达到95%以上,其功能涵盖了内镜下多病变的实时检出、病变细微特征的发现、检查结果的数据结构化以及内镜检查全流程的质量控制。截至目前,萱闱堂的内镜AI系统已在全医院落地使用,如医院、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三院、医院、医院等,辅助手术破万例。
国家癌症中心的研究数据表明,早癌及癌前病变人均就诊费用约占癌症现患者人均支出的三分之一,早癌筛查不仅实现了“早发现、早治疗”,而且节约了大量宝贵的医疗资源。而萱闱堂的内镜AI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医师诊疗效率与诊断精度,减少漏诊减轻工作量,使医学影像的分析技术下沉,切实降低了患者的就医成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7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