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有网友微博爆料央视主持人肖晓琳因直肠癌已在美国病逝,随后有央视员工朋友圈发文悼念,证实肖晓琳“两周前在美国儿子家仙去了”。
肖晓琳生前曾主持过《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半边天》、《社会经纬》等多档央视节目,同时她还是《今日说法》栏目的创办人之一。据悉,今年2月份肖晓琳还参加了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年会,并发表了退休演讲。
不少人在表达惋惜的同时,也感叹肠癌的凶险。但你们可知,直肠癌早期发现切除后,存活率达90%以上!
肠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
年中国大肠癌发病率数占全球24.3%,死亡数占全球22.9%,相较于年,新发病数和死亡数均在十年间翻了一番,分别达到了37.7万、19.11万。其中在男性恶性肿瘤中排第五,女性中为第三。而在死亡率中,肠癌稳居TOP5,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疾病,而且肠癌在大城市中的发病率以年均4%-5%的速度递增。
早期发现,治愈率非常高
大肠癌是国际公认可通过人群筛查来早期发现从而降低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粪便隐血试验(FOBT)结合肠镜检查是目前最有效的大肠癌早期筛查手段,可以说是可防可治的“第一癌”。
大肠癌从增生、恶变、肿瘤发展的整个过程约5至10年,这给早期筛查带来较充裕的时间。筛查对于大肠癌来说,是一项非常划算的预防和控制策略。然而,中国的大肠癌筛查率却不尽如人意。有数据显示,中国50岁以上人群接受肠镜检查的比例仅仅15%。
结直肠癌是美国主要癌症之一,但过去十年,发病率以每年3%的速度下降。这主要得益于筛查,尤其是肠镜检查的普及。美国推荐45岁以上人群进行肠镜筛查,年筛查比例只有21%,但年已经上升到60%。可对于中国来说,肠道早癌的筛查,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普及和事实。
消化道早癌筛查,刻不容缓
不管是食管癌、胃癌还是大肠癌,早期80%都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少数患者即使有症状也是一些食欲不振、腹胀不适的非典型症状。即使是医生也很难将这些常见症状联系到胃癌疾病的可能性。最理性的做法就是定期体检和内镜筛查,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早期癌症的发现率,直接在内镜下进行治疗,提高生存率。
所以我们建议:
如果您年龄大于45岁,平时无明显消化道症状,既往从未进行胃肠镜检查,建议您从现在开始第一次胃肠道全套早癌筛查。
或任何年龄段,有以下任何一项:
来自胃癌、食管癌、结肠癌高发地区
一级亲属有消化道恶性肿瘤史或消化道息肉史
本人有癌症史或既往有消化道息肉史
既往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
具有以下两项或以上者:1.慢性便秘;2.粘液血便;3.慢性腹泻;4慢性阑尾炎;5精神刺激史;6.慢性胆道疾病
有长期高盐、高脂、腌制食物饮食,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
预防直肠癌,建议在饮食上少吃高热量高脂食物,多吃粗纤维食物及蔬果,不要在办公室久坐,要注意改变坐姿,适当增加活动时间。肥胖人群尤其要注意,45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如果出现消化系统异常(如腹泻、腹痛、大便中有黏液脓血)等情况时,医院做直肠指检或肠镜检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