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等一回
等一回啊啊~~
但好不容易等来一回
从蹲下的那一刻起
却注定将是一场硬战!
千呼万唤“屎”出来是什么感受?“
每次上厕所都是煎熬,总感觉我那小小的菊花,承受着本不属于他的痛苦。
甚至觉得拉肚子也是一种幸福,偶然拉一次都舍不得吃止泻药。
擦屁屁只要一张纸,擦汗要用半卷纸
我那么胖,皮肤差,是不是都跟便秘有关啊?
……
”
由于职业关系,医院肛肠外科医生王晓炜每天要跟许多便秘患者交流。他们的感受,总结起来只有两个字:
痛苦!
也有好多人,一天没有拉粑粑或者一两次拉得不太顺畅就开始慌了。
不过这些都不算真正的便秘。
那什么是真正的便秘呢?
便秘(constipation)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有6个月。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少于3次)、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
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可高达22%,女性多于男性。
对照最新诊断标准
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便秘?
功能性便秘罗马Ⅳ诊断标准
1.必须包括下列2项或两项以上
a.1/4(25%)以上的排便感到费力
b.1/4(25%)以上的排便为干球粪或硬粪(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1~2型)
c.1/4(25%)以上的排便有不尽感
d.1/4(25%)以上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堵塞感
e.1/4(25%)以上的排便需要手法辅助(如用手指协助排便、盆底支持)
f.每周自发性排便少于3次
2.不用泻剂时很少出现稀粪
3.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是什么导致慢性便秘?
1.工作压力大、精神焦虑、心理抑郁等;
2.女性、体重指数(BMI)低、文化程度低、生活在人口密集区者更易发生便秘;
3.纤维食物、液体摄入少的人更可能发生便秘;
4.滥用泻药可加重便秘。
5.其他药物:吗啡类药、抗抑郁药、抗胆碱能药、常用的降血压药物硝苯地平等。
“
“便秘”可能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很多人把便秘当作“难言之隐”,不愿求医,民间便有了很多花样的秘方偏方:小药店配的中成泻药、自己用开塞露、吃香蕉、喝蜂蜜水等。
医生建议,千万不可轻易行事。
因为便秘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它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讯号。
这些病会引起便秘:
▼功能性疾病: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结直肠肛门形态结构改变:结肠冗长、直肠前突
▼肠道炎症性疾病:假性肠梗阻、巨结肠
▼肠道肿瘤:结直肠癌
▼肠道外疾病:前列腺癌、子宫肌瘤
▼系统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低减、糖尿病、帕金森症
有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人,上厕所必须特别小心,轻起轻放,过度用力排便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门诊因便秘就诊发现结直肠癌不在少数。
这些症状就是警报,必须重视
(1)便血、黑便、粪便隐血
(2)发热、贫血和乏力、消瘦
(3)明显腹痛、腹部包块
(4)血癌胚抗原升高
(5)结直肠腺瘤史
(6)结直肠肿瘤家族史
年龄大于40岁有报警征象者,王晓炜医生建议进行肠镜检查。
“
如何才能不要“千年等一回”?
(1)膳食和饮水:
?每天至少饮水1.5~2.0升。
?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例如乌米、玉米、糙米、大豆、燕麦、荞麦、茭白、芹菜、苦瓜、水果等。
?食品加工不宜过于精细,吃水果要比榨汁喝更好。
(2)适度运动:对久病卧床的老年患者尤其有益。注意,日常劳动和工作不可以替代运动,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为好。
(3)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建议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此时结肠活动较为活跃。排便时集中注意力,不要玩手机或看报纸。
(4)尝试改变姿势。蹲着拉粑粑比坐着好,因为肠道角度较为平顺,粪便能在较小的压力下轻松排出。
久“恭”不下?这些OTC可以试试↓↓
难治性便秘要看专业医生,结直肠的外科手术是最后的选择。
在此之前,你可以试一试这些OTC药物(OTC指那些不需要医生处方,可直接在药店购买到的药。)
1
渗透性泻药
乳果糖:老年人首选的通便药。适用于轻、中度便秘,忌与其他导泻剂一起使用。
一般成人每日10~25毫升,24~48小时可见效,最好与早餐一起吃。
2
刺激性泻药
比沙可啶:用于急、慢性便秘和习惯性便秘。成人5~10mg一次,一日一次。
必须整片吞服,不得与牛奶及抗酸药同服。
此类泻药易出现药物依赖、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建议短期、间断使用。孕妇使用前必须权衡利弊。
3
其他
(1)开塞露:将容器瓶盖取下,涂少许油脂,缓慢插入肛门,将药液挤入直肠内,成人一次1支(20ml),儿童一次0.5支。
(2)益生菌类药物如美常安、培菲康等。该类药双向调节肠道微生态,抑制致病菌繁殖,老少皆宜。不得与抗酸药、抗菌药及有吸附作用的药物联用,如铋剂、蒙脱石散(思密达)等。
(3)下泻类中成药
苁蓉通便口服液,用于老年便秘,产后便秘。清晨或者睡前服用1次,1次10-20毫升。因含有苁蓉成分,不适合年轻体壮的人。
小贴士
对于便秘,肛肠外科医生这样说:
便秘这事,总给人一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感觉。总觉得“应该没问题,过两天再说”。
王晓炜医生建议,如果经过调整生活方式以及常规的药物治疗,便秘还是照常,特别是伴有便血、粪潜血试验阳性、贫血、消瘦、腹痛、有结直肠息肉史等报警症状时,医院看医生啦。
来源:医院
作者:药学部金澄滔
审校:药学部马珂
肛肠外科王晓炜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对照症状自检
有情况及时就医哦!
底部随手点赞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