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胃胀、不消化,这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事,但听了下面这个真实案例,每个人都该敲响警钟:癌,真的可以来得猝不及防。37岁的李先生,一年多前,在当地就被诊断出了胃癌,怀着复杂的心情他跑遍全国各地接受了长达1年多的治疗。治病过程可谓一路艰辛!出现胃胀、不消化等常见症状该如何对待?胃疾病检查需要注意什么?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小编邀请我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本期专家
刘莺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
付强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老胃病”最好去查查胃镜
年,李先生觉得吃完饭肚子一直不消化,偶尔犯恶心,但没有在意,靠着吃胃药解决。
年4月,他明显感觉到胃口变差了很多,在家人建议下,医院普外科找到付强,入院后,做了胃镜和病理诊断,最终确诊为“胃印戒细胞癌”,印戒细胞癌属于特殊类型的黏液分泌型腺癌,一般在胃肠道、乳腺等部位发生。其中,胃印戒细胞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胃癌。
李先生至今仍有些疑惑:“平时自己没有什么不良饮食习惯,家族里也没人得胃癌,也许是因为吃饭不规律,但这也是很多人都有的情况。”不死心的他随后踏上了求医之路。医院证实才医院继续治疗!
入院后,经我院多学科会诊(MDT),专家建议接受转化治疗,然后看治疗情况决定有无手术切除机会。
从年5月开始,李先生就决定休病假,接受一系列个体化治疗。
根据治疗方案,李先生接受了7个疗程的化疗,经MDT重新评定后,化疗达到了降期降级的目标,随后,李先生接受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将肿瘤切除。术后,他开始做化疗,目的是为了防止复发转移。
李先生庆幸,这一路艰辛终于熬过来了。
即使在出院后,李先生仍然需要先接受3个月一次的定期随访,再根据复查情况,调整随访时间。
早期胃癌症状不明显
付强说:“如果反复出现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一些胃部不适的情况,就要注意了,有一部分早期胃癌会有上述症状。”
出现这些症状时,可能胃癌已经来敲门!
一、明显消瘦、贫血;
二、嗳气、腹胀、食欲减退;
三、呕血、黑便、大便潜血阳性;
四、腹部出现固定的包块;
上述4种情况不一定同时存在,只要出现其中之一,特别是出现在40岁以上的患者需要警惕,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
这些“利器”可以查到早期胃癌
刘莺说:“胃镜、CT、肿瘤标记物是检查胃癌的常用手段。”
胃镜:病理检查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所有胃癌的确诊都需要通过胃镜检查来进行病理诊断。胃镜不仅可以通过组织活检明确病变性质,也可以提供定位诊断,明确肿瘤的位置。
CT:CT检查能够显示肿瘤部位,肿瘤腔内和腔外生长的范围,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局部淋巴结情况以及腹部其他脏器转移情况等。CT主要适用于胃癌诊断明确后的临床分期或者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估,了解肿瘤的范围,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肿瘤标志物:胃癌常用的血清学标志物包括CEA、CA19-9、CA72-4等。血清学标志物对早期胃癌检出的敏感性较低,不能单独用于胃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但可以协助判断胃癌患者的复发转移。
五大类高危人群需检查
刘莺建议,若符合以下高危因素,必须提高警惕,改变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4、胃癌患者一级亲属;5、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专家简介
刘莺,肿瘤内科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博士后,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副主委,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委员。对消化系统中流诊断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先进的治疗理念。坐诊时间:周三上午付强,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任医院学会微创外科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消化道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河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省抗癌协会骨及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腹部肿瘤、腹膜后肿瘤、特别是胃癌、胃肠间质瘤和结直肠癌的精准微创手术治疗。坐诊时间:周三上午
END
责编:庞红卫
编辑:陈玉博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ks/8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