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
其长度,约为身高的4~5倍,蜿蜒曲折。
一旦肠道的保护作用失效,那么,疾病也会随之而来。
肠癌肆虐全球,发病率以年均2%的速度上升,并且趋于年轻化。
而这其中,大多数都与“吃”脱不了干系。
25岁的菲菲(化名),双手捂着肚子,因腹痛难忍,到医院来检查。
医生经过初步检查,建议她做个肠镜,能更清楚的了解肠道内的情况。
做完肠镜后,医生将取出的息肉送去做病理,结果出来后,竟是肠癌,中期。
医生立刻让菲菲通知家长,办理住院手续,接受治疗。
当医生与菲菲接触久了,才发现,原来这年轻女孩患病,都是“吃”出来的啊。
原来,菲菲高中时期,就住校,平时不爱吃学校食堂的饭菜,便出去吃。
最喜欢的,就是麻辣烫、砂锅、涮串等食物,有的时候每天要吃2碗麻辣烫。
上了大学以后,菲菲依然不喜欢吃食堂的饭菜,还是出去吃各种小吃。
却不曾想,这样的饮食习惯,为肠癌埋下了“祸根”。
再次提醒:4种食物要少吃,别贪嘴
肠癌,是严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数与不良饮食,密切相关。
生活中,下面几种食物,要尽量少吃一点。
第一种:麻辣烫
这种食物,可以说是男女老少,都比较喜欢吃。
然而,这样调料多,又麻又辣又烫嘴的食物,会刺激加重胃肠道负担,增加肠癌风险。
此外,煮制麻辣烫的汤底,久沸不止、久涮不换,肉类、海鲜等所含亚酸胺多溶于汤中,产生大量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
偶尔解馋可以,但不可长期食用,会诱发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
第二种:麻辣涮串
麻辣涮串,存在于麻辣烫一样的问题,同样不利于肠道健康。
如果是一些小店,汤底多次利用的,那么,危害更大,所以要注意少吃。
第三种:烧烤
有事没事,撸顿串,绝对是年轻人喜欢的生活方式。
烧烤类食物,确实十分美味,但是,对于肠道健康来说,也是巨大的负担。
食物,经过腌制、烧烤后,容易产生多种致癌物质,经常食用,会增加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几率,少吃为好。
第四种:香肠
生活中,香肠,也是许多人喜爱的食物之一。
然而,香肠属于加工肉类,也会增加肠癌风险。
研究发现,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制品,可使患结肠癌的风险会增加18%。
这类食物中,添加剂较多,进入人体内,容易破胃肠粘膜,进而诱发结肠或直肠的癌变。
所以,香肠也要注意少吃点。
肠癌,发病隐匿,身体出现这3种迹象,及时检查
1、经常腹泻
腹泻,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况。
尤为是胃肠不好者,稍微一受寒,或者饮食不洁,便会导致腹泻。
但是,要警惕,如果,长期腹泻,要警惕肠道病变。
肠道细菌感染、细菌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质,损失肠道粘膜,便会导致腹泻。
结肠疾病,也十分容易引起的腹泻。
2、大便形状异常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大便,应该呈现圆柱形条状。
一旦,肠道内,有肿物,便可能会压迫粪便,使排出的大便形状改变。
大便变细、或呈扁条状、槽沟状、细条状、前头干硬,后边软粘等。
有时,变形的大便条上,还有一丝丝血痕,此时,一定尽快就医检查。
3、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的时间、次数,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等,发生改变,要警惕。
尤其是,便秘,腹泻交替出现,要尽早就医检查。
养护肠道,坚持四个一,肠道会越来越健康
1:一杯茶水,润肠通便
生活中,经常喝点润肠道的茶水,可减少便秘的发生,有益肠道健康。
用一些润肠排毒的小植物,搭配泡水,对于肠道健康有益。
用婆婆丁,搭配苦苣,做成婆婆丁苦苣茶,一起泡水喝,有助于肠道排毒,改善肠道菌群,助力肠道健康。
婆婆丁,随处可见,被称为“排毒草”,有助于人体排毒,此外,还可以促消化,有益肠道健康。
苦苣,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小植物,其根茎,富含低聚果糖。
这是一种“不消化性”低聚糖,不能在人体小肠内消化吸收,但能够被大肠中的微生物发酵,产生乳酸和短链脂肪酸,有益肠道健康。
此外,还可改善体内菌群,排毒清肠、改善脂质代谢、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促进矿物质吸收等生物活性。
这两种,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润肠排毒,改善便秘,保护肠道健康,预防癌变,十分有益。
2:一份膳食纤维,多营养
缺少膳食纤维,也是导致肠癌的因素之一。
缺乏纤维,则容易导致食物残渣、脂肪等堆积,致使肠道内膜脱落,发生器官性病变,形成习惯性便秘,增加肠道疾病风险。
因此,多补充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健康。
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把部分细粮,换成粗杂粮,燕麦、豆类、大枣等。
3:一份运动
有研究表明,经常锻炼的人,罹患肠道息肉的几率降低16%,发生较大息肉或癌变息肉的危险降低30%。
跑步,能够降低人们患结肠癌高达31%的机率。
每天跑10-15分钟,也能够帮助消化系统运作。
走路,是预防肠癌,最简单方便的运动,随时随地,都可进行。
研究显示,常走路的女性,和几乎不走路的女性相比,得大肠癌的机率降低了31%。
4:一项检查
“指检”就是直肠指检,是一种用手指,对直肠进行的无创伤检查。
直肠指检,对肠癌来说,有很大的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lf/5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