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的以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大肠病证。形成便秘的基本病机是邪滞大肠,腑气闭塞不通或肠失温润,推动无力,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便秘的临床表现
1、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时间长、排便间隔时间长
2、常伴腹胀腹痛,头晕头胀,嗳气食少,心烦失眠等症
3、粪质干燥坚硬,排出困难,常由于排便努挣导致肛裂、出血,日久还可引起痔疮,而排便间隔时间可能正常
4、或粪质并不干硬,也有便意,但排便无力,排出不畅
5、伴有汗出、气短乏力、心悸头晕等症状。本病起病缓慢,多属慢性病变过程,多发于中老年和女性。
便秘的原因
1、与年龄有关
老年人便秘的患病率较青壮年明显增高,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敏感性下降,使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引起便秘。
2.不良生活习惯
排便习惯有些老年人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常常忽视正常的便意,致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而引起便秘。
3.精神心理因素
患抑郁、焦虑、强迫症等心理障碍者易出现便秘。
4.肠道病变
肠道的病变有炎症性肠病、肿瘤、疝、直肠脱垂等,此类病变导致功能性出口梗阻引起排便障碍。
5.全身性病变
全身性疾病有糖尿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
6.医源性(滥用泻药)
由于长期使用泻剂,尤其是刺激性泻剂,造成肠道黏膜神经的损害,降低肠道肌肉张力,反而导致严重便秘。此外,引起便秘的其他药物还有如鸦片类镇痛药、抗胆碱类药、抗抑郁药、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
中医名方治便秘
1、选取10克荞子芦丁泡水,每日一杯,一周见效。荞子芦丁茶有通便排毒的功效,民间又称其为“净肠草”。《中药大辞典》及相关文献中对荞子芦丁都有记载:可安神、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
2、芒硝5克,研为细末,置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处,每日一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
3、生大黄、鸡内金各等量,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包扎固定,每日一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消积化食。
猜你还想看:
千年秘方:痔疮出血,这味药有绝招:补气,把痔疮“托回去”
年前老人、小儿、产妇便秘,都能用医圣张仲景的蜂蜜栓,我来教你做,人生从此畅通了!
子宫脱垂、胃下垂、乳房脱垂、脱肛、胃痛胀,少不了这两味药
隔离在家便秘、久坐痔痔,药食同源,一个食疗妙方,治便秘、防痔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lf/5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