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不开刀也能除肿瘤关键就一个字一种妙术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

其中消化道肿瘤占据半壁江山

发现消化道肿瘤怎么办?

一定要做手术吗?

相信不少患者都有这样的疑虑和担忧

那么

不开刀能否除掉肿瘤?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了解一下!

ESD的中文名称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指在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及专用器械,将胃肠道病灶(例如:早癌及癌前病变)与其下方正常的组织逐步剥离,从而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内镜手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项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费用少的内镜治疗方法,患者无需行常规开腹手术,术后不留体表瘢痕,避免了更大的手术创伤,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家住市区的张师傅就是ESD治疗的受益者。

因患有冠心病,张师傅常年服用阿司匹林,由于担心药物对胃黏膜损伤患上胃溃疡,张医院消化病中心一病区进行胃镜检查。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经检查发现,张师傅的胃小弯近贲门处可见IIc型病变,大小约1.0*1.0cm左右。张师傅心里有些害怕,医生告诉他需要等待病理结果,3天的等待让张师傅忐忑不安,3天后病理提示:高级别内瘤变。

看到结果后张师傅焦急地问:“这是什么意思呀?我是不是得癌了?是不是要开刀?”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张师傅……

医生耐心地解释到:“你这是早期病变,我们初步评估在胃镜下就可以手术,不需要开刀,可以治愈的,不用过于担心。”

张师傅还是半信半疑,得癌了还能治愈吗?别骗我了!看到张师傅情绪有些激动,医生拿出已治愈患者的手术视频给他看,并介绍说:“老张,你落伍啦!你说的那种情况是十几年前,现在诊疗技术提高了,不仅能发现几个毫米的早癌,还能在内镜下把它治好!癌的关键是要早发现,你就是那个幸运者,不仅不用开刀,还能保持你的胃功能不受影响,放心吧。”

经过耐心细致地说明后,张师傅这才答应住院接受治疗。

入院后,完成血常规、凝血象等血液检查及心电图等辅助检查,3天后,宝高医消化内镜团队为张师傅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手术。术中医护团队默契配合,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内镜,完成黏膜下剥离病灶,只用40分钟时间,张师傅胃部的病变被完整切除。

张师傅麻醉清醒后对医护人员说:“我怎么感觉好好的,哪儿都不疼!”

医生将手术标本拿给他看,并告诉他这次手术属于治愈性手术,康复后的生活完全不受影响,只需按时来复查就可以。

术后经过仔细的检查,基地缘、侧切缘均无肿瘤组织。术后第3天,张师傅在病房走廊里走来走去,哪能看得出他是刚做完早癌手术的患者,笼罩在他眉宇间的那团乌云此时荡然无存。

与张师傅有着同样经历的还有老尚,经肠镜检查,发现患者直肠有一大息肉,大小约2.3*2.0cm,表面不平整,活检提示管状腺瘤。

老尚本以为简简单单用钳子夹掉就完事了,可消化内镜团队的医生告诉他:“这种病变是癌前病变,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演变成腺癌。”

一听到是癌,老尚一下就重视了,心想不会是要切肠子吧?医生向老尚解释,这种情况在肠镜下就可以手术,不用担心遭受切腹之痛!老尚听后高兴地说:“那我当然选这个啦!”

入院后经过ESD治疗,术后老尚康复顺利,回归正常生活。

看完老张、老尚的诊疗经历

相信你也感受到了ESD的神奇

那么

ESD的治疗效果究竟如何呢?

据资料显示

ESD治疗胃肠道早癌可实现

较高的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

5年生存率达90%以上

有朋友可能会问了

哪些患者才适合做ESD?

胃肠道早癌

胃肠道的癌症往往起源于黏膜的上皮细胞,因此对于筛查出来的早期癌患者,此时癌细胞还局限于黏膜层中,因此可以用ESD的方法完整切除。

巨大平坦息肉

超过2cm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建议ESD治疗,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

黏膜下肿瘤

经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间质瘤、类癌等黏膜下病变,ESD可以完整剥离病变。

医生提醒

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症状比较轻,多数患者甚至没有不适的症状,非常容易被忽视。这就要求大家定期做好胃肠镜的筛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

王倩梁建群(消化病中心一病区)

编辑

晔子

排版

晔子

审核

宋高艳张维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qz/102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