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显示,城市地区前10位癌症中,消化道癌发病率高,无论男女,肠癌都排进了前五,尤其女性,肠癌位居第三。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种癌症中,肠癌的年轻化趋势更明显。
苏州一位26岁白领姑娘,平时在办公室做文职工作,饮食上喜酸辣,经常爱吃宵夜。她大便连续出血半年,都没放在心上,以为只是痔疮,还是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医院做了肠镜。检查后发现她是直肠癌。当时姑娘正准备结婚,因为手术等原因,无奈将婚期延迟了,病情甚至一度打消了她结婚的念头,不过,目前她的病情已经比较稳定,正在接受化疗。
肠癌年轻化
从临床上看,过去专属于中老年人的肠癌,现在已悄悄“盯”上年轻人。有专家指出,很多年轻白领久坐少动,加上喜欢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很容易导致肠道运行不畅。此外,久坐的人最容易发生痔疮,许多人认为痔疮无关紧要,常常认为“十有九痔”,从而忽视了大便带血是肠癌最初的主要症状之一。
区别痔疮与肠癌的关键点:如果大便呈暗红色,很有可能是肠癌,赶紧做肠镜进行确诊。
七类人群应重点筛查肠癌
目前,专家表示,肠癌的发病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根据临床研究显示,很可能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家族遗传因素、慢性疾病、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
喜食高脂高蛋白人群。对于肠道而言,水分是必须的。因而,很多人都是由于在饮食重水分及膳食纤维补充不足,而诱发相关肠道疾病。他们主要以高脂肪、高蛋白摄入为主,如动物蛋白、酒精、油炸食品等,因此罹患肠癌的概率明显高于普通人。因为这些高蛋白低纤维食物会影响肠道正常蠕动速度,致使粪便长时间停留肠道内,易产生毒素,长此以往,癌症发生危险较高。
年龄四十以上人群。其实,癌症可诱发于各种年龄,对于肠癌来说也是如此。但临床病例显示,大约有90%以上患者年龄大于40岁。由此可见,对于该年龄段的人群而言,定期进行直肠癌筛查很有必要。
长期便秘便血人群。有数据显示,大概有八成人不知道便血是肠癌的信号。长期便秘可能会导致大便干结,且毒素累积于肠道内,如此循环往复,严重者可诱发便血。专家表示,便血可能是癌前预警。
相关慢性疾病人群。虽然某些慢性肠道疾病不一定会发展为癌症,但是临床显示,有十年以上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数倍;而有大肠息肉的患者这种危险性是普通人的22倍。此外,还包括大肠腺瘤、家族性结肠腺瘤病等肠道疾病。另外,非肠道疾病也可能导致罹患大肠癌风险,如血吸虫病、长期的有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的人群。
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大约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大肠癌患者可能主要是因为遗传因素所致。如家族中有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等患病史的人,其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2-4倍。
长期精神抑郁的人。工作、学习及生活都可能会造成个人出现精神紧张现象,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紧张、焦虑等现象。心理上的这种不适感易诱发生理上的变化,如出现腹痛、腹泻、排便频繁等症状,这些症状被称为“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蠕动不正常,排毒功能出现异常,危险性比较高。
长期熬夜的人群。长期熬夜可以诱发多种疾病,以肠道而言,可致毒素堆积,新陈代谢减慢,长期作用下,有患癌风险。
由此可见,很多肠道疾病都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而诱发的,对于有上述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而言,一定要做好相关保健,包括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否则危害的就不止是肠道,与其他疾病也息息相关。
哪些人须做肠镜检查
●粪便带鲜血,又不能用痔疮解释;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脓血便,有排不尽感觉,按痢疾治疗效果不好;
●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异常或大便带黏液等,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超过3周应格外注意;
●大便形状改变,变细、变扁或有槽沟;
●大便性状改变,出现水样稀便或羊粪蛋状大便;
●出现贫血,粪便检查持续出现的隐血;
●持续性下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腹部肿块、体重减轻。
●不明原因的贫血,去血液科查不出任何病因,一直当做缺铁性贫血治疗,其实这也可能是肠癌的早期症状表现。
早期检查治愈率高
比起其他种类的癌症,肠癌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患者忽视,而造成一旦被发现时,就已是中期或晚期。
事实上,普通体检中都有“肛门指检”这一项,但由于不少人的“害羞”或不重视,往往选择直接略过这一项检查,但其实这一项检查可以筛查出80%的肠癌患者。尤其是低位肠癌患者,很容易在专业医生的指检中被筛查出。
不过,诊断肠癌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肠镜。不管是传统的X线(钡餐、钡灌肠、气钡双重造影)、B超检查,还是先进的CT、MRI、PET等检查手段,均没有肠镜检查那么直接和准确。
很多人觉得做肠镜会很难受。这些只是大家对肠镜检查不了解所产生的误解。医院的内窥镜有着严格的操作程序,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熟练操作,可减少检查带来的不适。而且无痛肠镜已经广泛开展,检查者可以结合自己的耐受能力与经济状况来选择。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张经生
副主任中医师、老中医专家
出身于中医世家,家学渊源,祖父张佩宜是“江西四大名医”,父亲张海峰教授是国内著名中医学家。
张经生自幼随父学习中医,熟读中医经典,得父中医真传。从事中医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中医经方验方治疗疑难杂症,尤其擅长于中医脾胃学说的临床研究和运用。曾主编《中国中医专家临床用药经验和特色》、《中国百名中医临床家张海峰》等论著。并多次应邀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参加国际中医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并获奖。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支气管炎、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肝病、肾病及老年病等内科疑难杂症。
·END·
医院
厚德·勤业·自强·奋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qz/6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