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留意身体的这些求救信号稍不注意,就到了


大肠癌属于结直肠癌范畴,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人类的健康杀手。

近些年来,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像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大肠癌发病率已接近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

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人们的高脂肪饮食,以及运动不足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所以,大肠癌被认定成了了典型的“富贵病”。

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或是说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所以一旦出现了症状,或是被发现,就极有可能走向了大肠癌晚期。

为什么说早期症状不明显?因为肠内的息肉、肿瘤不一定能发现,也很可能不带有什么症状,更不用说是早期了。所以及时、定期对大肠癌的筛查就非常的重要了。

虽然大肠癌早期没有什么症状,但中期给出的信号就较为明显了,细心地人就很有可能会发现了。

一、大肠癌中期症状有哪些?

1.大便带血

肠内肿瘤、息肉的癌变是会刺激肠道,会有溃疡的发生,血液进入大肠,随粪便排出。而且血液颜色还很鲜艳。

2.大便形状的改变

大肠内肿瘤、息肉增大,肠内空间变小,肯定会影响粪便排出的形状。

3.排便习惯改变

由于大肠空间变小,就会导致便秘、便不尽的情况发生。

4.不明原因体重减轻

当出现不明原因的,一个月内体重急速下降的情况。就要考虑是癌症在作祟。不仅仅是大肠癌,还要考虑胃癌等情况。

当身体出现这些信号时,要尽快去看医生,弄清病因,以防止病情继续恶化。

二、那么,哪些人群易患大肠癌?

1.年龄越大,患病风险就越高。一般年龄在50岁及以上时,就要注意了。

2.父母、子女以及亲叔伯有肠癌史的人,也要注意了,因为大肠癌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3.有炎症性肠病、肠息肉以及其他癌症病史的人。

4.有慢性胆囊炎以及胆囊切除史的人。

5.有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的饮食习惯的人。

6.排便习惯或情况不佳的人:比如慢性腹泻、长期便秘、粘液便/血便,分辨呈扁平状或变细,或者有经常性固定部位腹痛者。

三、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大肠癌?

1.改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饮食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如:豆类、胡萝卜、小麦、大麦、玉米、谷类等。

2.坚持适当运动,控制好体重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大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体力活动过少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每天慢跑30分钟者患大肠癌的几率降低。每天定时排便,改掉“蹲马桶”读书、看报、玩手机的习惯。

3.定期检查

患大肠癌的肥胖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等高危人群,应该定期接受肠镜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各种息肉、慢性肠炎等,对于肠道息肉应及早处理。

4.定期肠镜检查

大肠癌筛选有很重要的作用,定期肠镜检查是发现大肠病变无可替代的方式。

肠镜是诊断大肠疾病特别是大肠癌以及大肠癌前病变的最有效手段,具有安全、直观、高清晰度、可拍片、可活检等特点。

大肠癌筛查能有效降低大肠癌病死率,提高生存率。但遗憾的是初筛阳性者参加肠镜检查的人很少。所以,如果初筛结果为阳性,还是要尽快接受场景检查,尽可能的早发现,早治疗。

更多胃肠道健康疑难问题,请留言,郭老师会尽快回复您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qz/62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