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大肠息肉要不要手术董洪涛


白癜风土方治疗办法 http://m.39.net/pf/a_4699279.html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数据显示,约95%的结直肠癌都是由大肠息肉引起的;在超过40岁的成年人中,大肠息肉的发生率超过了30%。也就是说,在我们中间,每三个人就有一个人长有大肠息肉。有专家说:“每一个大肠息肉患者都可能是潜在的肠癌患者!”

大肠息肉临床常表现为腹痛、便溏、便秘、便血、黏液便等,或无明显症状、体征。若无任何不适时,我们几乎感觉不到大肠息肉的存在。但若发现不明原因的便血、腹痛,医院检查。

一,手术能预防癌症

西医建议:超过40岁的人每隔3-5年都要做一次肠镜的息肉筛查。医生在发现危险息肉时,大都会及时切除。西医认为,若能及时切除大肠息肉,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会降低80%以上。

而且,切除肠道息肉是一种非常小的手术,患者往往不需要住院,手术结束后一个医院。

二,手术是唯一的手段吗?

肠道息肉是不是切除了就万事大吉了呢?

事实上,大肠息肉是一种非常容易复发的疾病。西医认为,做过大肠息肉切除手术的人,最好每年复查一次。如果连续3年不复发,可改为3-5年复查一次。

从中医来分析,大肠息肉的病机关键为寒热失调、阳虚(主要是脾阳虚)、痰湿、湿热,并与饮食、情志等密切相关。

《内经》认为大肠息肉类似于“肠覃”。《内经》描述其病因病状:“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内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

分析大肠息肉产生的原因,阳虚是关键。临床所见,脾肾阳虚的人不仅息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而且息肉容易产生癌变。因为阳虚,所以寒瘀痰饮积滞,凝结而块。温阳散结是治疗的关键。

有人调查发现,在常见体质类型中,痰湿、湿热体质者占大肠息肉总患病人数的八成,比例明显超过其他几种体质。由此说,凡是痰湿、湿热体质的人群,当重视此病的预防。

有人认为,血瘀是大肠息肉的病理产物,血瘀不是单独产生大肠息肉的原因。

大肠息肉属本虚标实证,阳虚(脾阳虚)为标,痰湿与湿热为本。因此,治疗大肠息肉,当从标本虚实方面考虑。

总之,大肠息肉源于脾胃素虚,胃肠寒热失调,痰湿与湿热凝着而变生息肉,病位主要在胃肠,涉及肝脾。日久阴津亏耗,邪毒内结是其癌变的病理转机。治宜虚实兼顾,寒温并调。

乌梅丸治疗大肠息肉,此方虚实兼顾、寒温并用,适合于大肠息肉的病机。

手术绝非治疗大肠息肉的唯一方法,需要改变产生大肠息肉的体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未病”。若拘泥于手术,是治标而不治本。

如何扶正?需要从饮食、起居、运动、情绪等多个方面重视养生。比如,饮食上当忌煎炸、烧烤、油腻、粘滑(指糯米做的食物以及月饼等)、生冷(多数寒凉水果、冰淇淋、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饮料等)、牛奶、辣椒等食物。

多多运动,以温运阳气,加强气化之功。保持健康体重,以防湿浊积滞。心情舒畅,则肝气不滞,疏泄正常,气血调和,诸病自然不生。

来源:董洪涛的博客

精彩文章回顾

肥儿茶-健脾消食化积-成人小儿都适用

神奇的暖参茶能排除体内多年的湿寒

疾病的真相:为什么你的思想会创造出疾病,也能治好疾病?

搞懂了人体“三焦”,所有疑难杂症,都迎刃而解!

药味相反,却救了孩子的命!

真正读懂中医,一个实践者的思考!

个月减了18公斤,关键还是方证相应

赶紧保存:中成药大全表格(非常实用)

经方医案:酒客早搏高血压,浮白疗疾两未误

余浩:从因果报应角度看,生病是最好的药

很多病都是小时候埋下的,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万病的根源:腹部积聚

周德安

原来这些都是病态面容,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qz/64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