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安排,防疫抗疫成为这段时间的“主旋律”。不少市民的生活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短时间内,“宅家”都成了一种时尚。全国延迟上班,延迟开学,医院忙的不可开交,疫情造成的恐慌,从而也导致很多市民身体出现其他问题时不敢外出就医。例如,家住沅江市的一位曹爹爹既往有痔疮史,反复便血多次,以为是痔疮出血,自己买了痔疮栓用了不管用,还是反复便血,疫情期间一直不想出门,医院检查,才发现误把肠癌当痔疮。
年4月15日(周三)10:00-11:00,南华医院肿瘤科打破传统,为了让公众掌握防癌知识,提高防癌意识,运用互动的直播形式,在线为各位市民解疑答惑,拉开了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大幕。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排在恶性肿瘤和致死因素的第4位,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一过去专属于中老年人的癌症,已悄悄“盯”上了30多岁的年轻人。由于大肠癌早期诊断率很低,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直播期间,肿瘤科专家龚奎玉主任医师就大肠癌的流行病学,发病因素,易患人群,临床症状,普查与筛查,诊疗方案,预防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病人提问:大肠癌与痔疮怎样区别呢?一:年龄上的区别痔疮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而大肠癌多数是发生在中年人的身上。由于40-60岁的人群都是易发人群,如果您是属于这个年龄段内,而且还发现大便出血,就要及时的检查,排除大肠癌。二:观察大便及出血颜色痔疮患者便血颜色鲜红,与粪便不相混合,血多随大便排出后滴下。而大肠癌患者便血颜色较暗,多混在大便中,晚期还会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并且在大便过程中带有粘液,还有下坠的感觉。便血是痔疮一大重要病征,但一有便血就当痔疮治疗可就大错特错了。同在肛部发病,同样有便血症状的肠癌、直肠息肉等极易被误诊为痔疮。三:肛门指检大部分的痔疮与大肠癌都是发生在手指可以触摸的部位。如果手指触摸到一些凸起的小粒则是痔疮。如果触到肠内有菜花状的硬块,或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溃疡,就要高度怀疑是肠癌了。检查后,指套上沾有血液、脓液的,也是肠癌的特征性表现。当然,肛门指检最好请经验丰富的肛肠科专科医生做。龚医生最后强调,想要预防大肠癌,就要知晓它的原因,虽然这些原因不是必然因素,但是大肠癌属于所有癌症中与不良饮食习惯关系最密切的一个,所以,大家应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定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时发现,规范治疗,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将防治癌症的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健康生活,远离癌症。王玲
文王玲
编曾雅力
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qz/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