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海军舰炮威力有多大一炮轰平4个网球场,陆


观看近代战争史,在争夺沿岸陆军阵地的战斗中,来自水上战舰的火力支援,总能起到一种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对于不熟悉军事发展的人,或许会疑惑:战舰难道不是用于海上作战的吗,为什么却总是在陆军的交战中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更进一步,人们会留下一种观感:陆军的火炮和舰炮比起来完全不是同一等级的武器,而且正因为这个缘故,哪怕是陆上作战也常常需要依赖于战舰的支援。

本文我们便探讨一番在真实的近代战争史上,舰炮是否真的有人们印象中那么强大的威力,它又能在支援攻取陆军阵地的战斗中,起到何种作用?

一、大舰巨炮主义下的装备发展

由于造舰技术的发展,19世纪末开始,对战舰的重视,在各国兴起了创建舰队的狂热。年在美国出版的《海权论》,甚至提出了“战舰决战主义”,也引起不少效仿者。

就是在这种追逐战舰力量的狂热中,在20世纪10年代前后,各国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所谓战舰的力量,便取决于主炮的火力:主炮威力越大战斗力越强。

本来由于大炮技术的发展,原本只能局部损伤舰体的舰炮,已经进入了能够将敌舰直接击沉的新阶段。军备竞赛又让舰炮炮管长度和口径的规模的设计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作为防御力上的需求,面对越强大的火力,舰体便需要越坚固的装甲。

遵循这种造舰思路,便产生了“大舰巨炮主义”。

“大不列颠宁愿花尽最后一分钱,也要保持海军对美国或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优势。”——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就是在这种海军竞赛的氛围中,“大舰巨炮主义”在世界范围里引起的造舰热潮,其中光是在年~年的短短几年时间里,便让各国造出了超过艘大型战舰。在这些战舰上装备的大口径火炮,威力也越来越强,并远远超过陆军火炮的水平。

这就是近代舰炮的发展,和其所以逐渐发展出巨大威力的由来。

二、舰炮和陆军火炮的规模对比

如果将舰炮和陆军火炮做比较,舰炮又具体具有何种优势?在做比较之前,且先看看常规舰炮和陆军火炮的规模。

上文所说的激烈的军备竞赛,也并没有无限的发展下去,武器的数量和威力的发展,在各国国力将达到负荷的极限前,终于停止了下来。标志性的事件便是,在年12月至年2月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军备限制会议。美、英、日、法、意五国最终签订了避免过度竞争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这个条约一直延续到2战前夜,为长达15年的建舰休息期;以条约所制定的标准,便可知道2战前后一般舰炮的建造规模。条约规定,战舰排水量控制在3万吨以下,装备主炮口径35.6~40.6厘米。

如美国的依阿华级战舰,装备:40.6cm口径,50倍径倍数,射程38千米的主炮。

当然,实际上还有更大的,比如日本的大和级战舰,装备:46cm口径,45倍径倍数,射程42千米的主炮,为当时最大的战舰主炮。

此为舰炮的规模。

而陆军装备的火炮,以美国为例,一个炮兵勤务连,装配的火炮口径分别是:15.5毫米的榴弹炮12门,10.5毫米的榴弹炮36门。

此为一般陆军火炮的规模。

纵观大型战舰和陆军火炮的比较,很明显可以看出舰炮威力至少是陆军火炮的数倍以上。以大型战舰水平的大口径火炮,如果击中坦克,可以让其瞬间变成零件。美国的依阿华级舰炮,甚至曾经留下过一炮炸出4个网球场大小的炮坑的纪录。

以此等火力,如果降临陆地战场,面对陆军军队又会是何种场面?

三、以淞沪会战看舰炮杀伤力

以第2次世界大战为例。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对守岛的日军连战连捷,依靠的就是舰炮对日本陆军火炮的压制。

硫磺岛战役中,日本陆军火炮阵地被舰炮摧毁,以至于无法阻止美军登陆。在欧洲西线战场上的诺曼底登陆,同样形成了舰炮对德国陆军火炮的强力压制局面,最终在舰炮的协助下成功地获得了登陆战斗的胜利。这都是舰炮协助陆军战斗的典型战例。

而在抗日战场上,中国也曾经作为承受舰炮火力的对战方,经受过这一20世纪上半叶大杀器的考验。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淞沪会战。现以这场战役中的部分战况,一看舰炮在陆军作战中起到的作用:

年8月23日登陆的日军,第11师团在罗店镇阵地用了4天4夜没能击退中国军队,于是遣军司令向海军请求舰炮协助。8月27日早晨,两艘驱逐舰对中国军队的阵地进行炮击,同时空军也出动十几架轰炸机协助。在海、陆、空的火力协同打击下,中国守军伤亡惨重,罗店镇阵地第2天便失守了。

在攻下了罗店镇之后的31日早晨,日本海军派出巡洋舰和驱逐舰,对吴淞镇和吴淞炮台发动炮击。中国守军在见到日军前,已经有1/4的官兵被舰炮杀伤。最终敌方在海军炮火协助下,攻下吴淞镇和吴淞炮台。

以上整个作战过程,中国军队先是以坚韧顽强的精神,打击了入侵的日本陆军。但是在海军舰炮的支援下,原本能够坚守的阵地,一天的时间便被攻破。并且随后又因同样的火力支援,接连丢失吴淞镇和吴淞炮台。可以说,如果没有舰炮的强火力支援,整个淞沪会战的结局都将会改变。这也就是舰炮能在战役中起到的作用,其确实是能够左右一场战争结局的军事重器。

随着历史的发展,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结束了大舰巨炮的时代,这个历史可以以二战结束作为分界线。二战作为舰炮的最后巅峰舞台,给那段残酷的战争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至今天的人们,观看过去的战争史依然印象深刻。

文/大飞

参考资料:1、《战前日本海军的“大舰巨炮主义”及其终结》,冯昭奎2、《淞沪会战:日军档案里地狱般的上海战场》,江紫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qz/85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