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结直肠癌前病变切除后,还应该做些什么


鍖椾含閰掓福榧诲尰闄㈠摢浜涘ソ http://m.39.net/pf/a_8733705.html
药明康德/报道不久前,一篇“17岁学霸患直肠癌”的新闻刷屏了。给这位“学霸”患者做手术的医生在朋友圈感慨:“17岁就得了直肠癌,40岁的你还有什么理由不重视胃肠体检”。图片来源:RF本文来源:e药环球关于胃肠道癌症筛查的文章,我们e药环球以前发过不少。做完筛查,查出来没什么问题,那自然是最好;如果查出来是癌症,那么该开刀就开刀,该用药就用药;如果筛查的结果是介于两者之间,也就是癌前病变,那么在做结肠镜的时候,医生就会切除掉。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癌前病变切除掉以后,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最近发表在《内科学年鉴》杂志(AnnalsofInternalMedicine)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患者在筛查时发现结直肠腺瘤,并且已经切除,那么进行积极监测,仍然可以降低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根据患者在筛查时发现的腺瘤情况,把腺瘤分成低风险腺瘤(1至2个小腺瘤)和高风险腺瘤(3至10个小腺瘤或至少1个大腺瘤)。医生筛查出这些腺瘤后,都实施了切除,然后研究人员评估了切除后不同监测措施的差异。结果显示,与不进行筛查相比,恢复常规结肠镜筛查将终生结肠直肠癌的风险降低了39%,低强度监测(低风险腺瘤切除10年后,高风险腺瘤切除5年后)将风险降低了约47%,高强度监视(低风险腺瘤切除5年后,高风险腺瘤切除3年后)将风险降低了约55%。看到这里,我们知道,体检筛查发现结直肠腺瘤并且切除以后,最好还是定期监测为好,当然间隔多久,应该根据腺瘤的具体情况来定。美国消化病学会发布的指南,列出了不同情况下,结直肠息肉和腺瘤切除后下次再做肠镜的间隔时间:首次结肠镜检查时最严重的发现推荐监测间隔(年)支持建议的证据质量没有息肉10中直肠或乙状结肠小的(10毫米)增生性息肉10中1-2个小的(10毫米)管状腺瘤5-10中3–10个管状腺瘤3中10个腺瘤3中一个或多个≥10毫米的管状腺瘤3高一个或多个绒毛状腺瘤3中腺瘤伴高级别异型增生3中锯齿状病变锯齿状息肉10毫米,无异型增生5低·无蒂锯齿状息肉≥10毫米·无蒂锯齿状息肉伴异型增生·传统型锯齿状腺瘤3低锯齿状息肉综合征1中注意:这些建议的前提是首次结肠镜检查做得很完整,并且所有可见的息肉都已完全切除。这里提到的锯齿状息肉病综合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需要具有以下标准之一:(1)近端结肠至乙状结肠至少5个锯齿状息肉,其中至少2个≥10毫米;(2)有锯齿状息肉综合征家族史,近端结肠至乙状结肠有锯齿状息肉,无论多少;(3)在整个结肠中任何大小的锯齿状息肉20个。至于结直肠息肉、腺瘤和癌症的关系,请参阅e药环球以前的推送文章:息肉离癌症有多远?这样的息肉最危险!欢迎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qz/88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