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估计有37.6万例新发大肠癌病例,有19.1万人死于大肠癌,相当于不到3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
面对日益高发的大肠癌,我们有什么预防的好办法吗?
现在医学已经很明确,约占95%以上的大肠癌就是由大肠息肉演变而来的。因此可以借鉴美国防治大肠癌的成功经验:推广肠镜筛查,发现可能恶变的结肠息肉,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
大肠息肉是什么
息肉很常见,而大肠是消化道息肉最常发生的部位之一。息肉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多长出来的一小块“赘肉”,本质是增生组织的团块,胃上长出来叫胃息肉,胆囊上叫胆囊息肉。
正常情况下,肠道粘膜是光洁平坦的,其表面的上皮细胞每天有序不断地更新脱落。若局部受到了损伤或刺激,加速修复的消化道粘膜可能刺激局部出现过度增生,于是在肠道表面形成一个小的隆起或凸起,称之为息肉。
本文说的大肠息肉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泛指内镜检查下发现的大肠息肉,这些息肉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肉眼下可以大致判断其良恶性。
肉眼上看来同样是一个息肉,实质上却是不同的疾病。不同性质的息肉,预后和处理绝然不同,例如:
☆腺瘤性息肉:恶变的几率较炎性息肉高。腺瘤属癌前病变已被公认,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药物也难以将其消除,如果不及时处理,可慢慢长大,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
☆炎性息肉:由肠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几乎不恶变,有时很小的炎性息肉会自行消失。
大肠息肉的隐患
大肠息肉对健康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担忧之一:可能出现癌变
大肠息肉之所以令人担心,是因为其本身可能就是恶性的、或者有发展成为大肠癌的隐患。现在医学已经很明确,绝大多数的大肠癌就是由大肠息肉演变而来的,即使一开始可能是良性的,随着时间的发展也可能像恶性转变,尤其是那些基底宽、个头大的息肉。
担忧之二:发生率不低
任何人都可能长息肉,但如果有下述四项高危因素,肠道里长息肉的风险更大。
☆50岁以上
☆体重超标
☆吸烟
☆肠息肉或大肠癌家族史及既往史
担忧之三:长了不知道
另外大肠息肉会让我们担忧,是因为肠道内长了息肉,自身是没有感觉的,不通过专门大肠的钡剂造影或肠镜检查,几乎是难以发现的。因此有计划的筛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大肠癌可以有效预防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男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1‰,女性为0.6‰,当时美国肠镜普查覆盖率只有21%。年,美国50岁以上的人群接受结肠镜普查的概率已经达到65%左右,男性发病率下降了40%,女性下降一半(男性0.6‰和女性0.27‰)。
发病率是怎么降下来的?这必须归功于肠镜筛查。因为在肠镜检查时发现的大肠息肉,在检查后医生会把它们切除并送检,这相当于切断了大肠息肉演变为大肠癌的必经之路,长此以往大肠癌的发病率自然就降低了。
大肠癌筛查的另一个好处,是死亡率也会跟着降低。因为肠镜普及了,大肠癌不再像过去那样到了晚期才被发现。大肠癌在中早期的治愈率是比较高的。
做肠镜其实没那么可怕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肠道里长没长息肉?大肠息肉不像体表的病变,我们看得到摸得着,绝大多数大肠息肉甚至已发展至大肠癌都不会有明显的症状,恐怕只有通过有计划的体检才能明确。
但很多人因对肠镜检查心存恐惧而拒绝接受,这种恐惧心理致使很多人放弃了肠镜检查。其实,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师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肠镜检查已经相当方便,绝大多数人可耐受并完成检查。
最后,我们在此倡议:目前我国50岁以上人群接收肠镜检查的比例只有不足15%,而50岁以后是大肠息肉的高发年龄。若年过50的您从未做过肠镜检查,建议您下次体检时务必加上这一项。至于每年的例行体检,可以先查简单的大便隐血检查,若有阳性结果再做一次肠镜。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优惠活动
常规肠镜原价,现价;
梦幻无痛电子肠镜套餐原价,现价;
常规胃镜原价,现价;
梦幻无痛电子胃镜套餐原价,现价;
HP检测(幽门螺旋杆菌)88元
48元肛肠疾病筛查
(包含超导光电子肛门镜、肠道净化、肛门指诊、专家亲诊)
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