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早期大肠癌是提高大肠癌生存率的重要途径,发现癌前病变-结肠息肉并予以内镜摘除是预防大肠癌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大肠癌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癌症。但是目前临床上多数大肠癌属于发现即中晚期,不仅治疗费用高,疗效也不尽人意。如今,欧洲大部分国家和日韩等国均实行大肠癌全国筛查计划,这些地区早期大肠癌检出率达到50%以上,明显提高了疗效,降低了医疗费用。
1、进行粪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检查
大便隐血试验是在显微镜下检验粪便中的血,利用与血液中的携氧蛋白—血红蛋白的酶促反应,在粪便中检验是否有出血问题。因为结肠癌较正常结肠黏膜更经常出血,一周中约三分之二的时间,癌肿都在出血,只是通常不被注意。但是大肠中肿瘤可能是间歇性出血,因此一次粪便隐血检查并不能确认肠道里有没有出血。如果反复数次检测都没有隐血,其可靠性就会明显提高,所以不同的时间检查样本量越多,阳性结果的发现率就越高。
一般来讲,我们希望筛查者能连续3个星期各送一次粪便进行检测,这样可以提高检出率。粪便潜血试验是一个很好的筛选试验,价廉,易操作。医院进行筛查时都选择让筛查对象自己在家检查,然后把结果告诉医生即可。另外,即使每年进行三次粪便隐血检查,按照目前收费标准仅仅只有36元,不会造成筛查对象的任何经济负担。
粪便潜血试验会产生假阳性结果,例如,痔疮、胃溃疡、甚至牙龈出血都可能导致假阳性现象。因而粪便潜血试验虽然敏感,然其准确性并不是非常高。因此发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需要进一步进行肠镜检查以确定是否有结肠肿瘤的存在。国内的肠镜检查不是一个非常昂贵的检查手段,一般费用在元左右。
2、一辈子筛查大肠癌的费用也不到块
健康筛查是否会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呢?我们试着算一笔账。现在一般筛查方法是每年检查3次粪便隐血试验,每3-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那么一个人从40岁开始进行大肠癌的筛查,到75岁时其花费是:35年粪便隐血费用36×35=元、每3年一次肠镜检查费用:×35/3=元,总计元,对于任何一个人都不算沉重的负担。但是当一个人患大肠癌需要手术、放疗、化疗时,其手术费用一般在3.5万元左右,化疗6个疗程至少为3万元左右,总共至少要花费6万元。所以即使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大肠癌筛查也是合算的。
3、粪便的分子标记筛查大肠癌前景无限
一滴血查癌是大家的梦想,但是前期研究血液中DNA标记、循环miRNA检测、蛋白标志检测等方法的敏感性较低,特异性也较低。特别是对于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大肠息肉的筛选敏感性更低,达不到早期筛查的作用。根据大肠粘膜有4-6天就脱落更新的特征,通过粪便中脱落粘膜中的分子标记来进行大肠癌筛查是一个近年来值得研究的热点课题。但是通过以往研究发现,使用粪便的DNA甲基化筛查结直肠癌其敏感性较低,主要原因可能由于检测时取材太少,收集的粘膜量不够,因此检测敏感性不够。Imperiale等报道了人粪便甲基化检测筛查大肠癌的研究,对大肠癌敏感性达92.3%、对>1cm大肠腺瘤敏感性达42.4%,特异性达90%以上,说明通过粪便DNA甲基化可以作为筛查大肠癌工具;我们前期设计制作了一次性肠粘膜收集器,可以自动处理一次完整粪便,方便、简单易行,获得的DNA质量可以满足DNA甲基化实验要求;前期粪便DNA甲基化筛查大肠癌研究表明对大肠癌的敏感性为80.6%、对大肠腺瘤的敏感性为75.5%,特异性达到85%以上。说明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筛查指标,可以作为大肠癌精准筛查的标志!阿昌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正规北京治疗白癜风病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2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