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做好早筛,向肠癌说ldquo不rd


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平均新发肠癌38万例左右,死亡高达19万例左右,平均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肠癌。肠癌的发生,从大肠的息肉→腺瘤→癌前病变→肠癌Ⅰ—Ⅳ期,这一过程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据资料统计,有80%以上的大肠癌是通过腺瘤→癌的途径发展而来。如果在息肉、腺瘤、癌前病变阶段将其切除,就可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即使是在肠癌Ⅰ期,癌细胞还没有扩散转移,经过微创手术或外科手术也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今年3月份,医院接收肠癌筛查目标人群多例做了多靶位粪便DNA(常卫清Ⅱ)检测,其中结果10例阳性,阳性率接近10%左右。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两个通过常卫清Ⅱ早筛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并微创切除,预防了肠癌发生的故事:

张先生,81岁,淄博人,既往健康,其子女在了解到粪便肠癌早筛常卫清Ⅱ后,出于对老人的关爱和孝心,于年3月给老人做了常卫清Ⅱ检测,结果为阳性。依据常卫清II检查结果,张先生在子女陪医院做了肠镜检查,在降结肠见一枚约0.4cm广基隆起,随之进行了微创切除。

肠镜诊断:结肠息肉?

病理诊断报告:降结肠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慢性炎症及灶性淋巴组织增生。

王先生,59岁,淄博人,既往健康,无肠道病史,在了解到粪便肠癌早筛常卫清Ⅱ后,于年3月做了检测,结果为阳性。根据常卫清Ⅱ检查结果,王医院做了肠镜检查,在乙状结肠见一枚约0.5X0.5厘米广基息肉,并同时进行了微创切除。

肠镜诊断:结肠息肉(山田Ⅰ型)?

病理诊断报告:乙状结肠管状腺瘤伴局部腺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小结:

上述二例,都是在健康体检时做了粪便肠癌早筛常卫清Ⅱ检测,结果阳性,进一步做了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进行了微创切除,送组织活检,病理诊断报告都是“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临床上已经证实,“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实际上就是癌前病变,经微创手术切除,可有效预防肠癌的发生。

以上病例和众多临床资料都已充分表明,多靶位粪便DNA检测(常卫清Ⅱ)可以灵敏、准确、有效地提前发现肠癌癌前病变或早期肠癌病灶,与肠镜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高度吻合,是当前唯一接近肠镜并且是无创、无痛、可居家方便操作的肠癌早筛技术,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一致认可和广泛应用。

以上病例还充分表明,肠癌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癌症。通过肠癌早筛,在息肉、腺瘤、癌前病变阶段将其切除,就可以预防肠癌的发生。所以,有以下情况的人群需要注意,应尽早做一下肠癌粪便DNA(常卫清Ⅱ)早筛检测:

有大便习惯的改变,包括:大便频次增加,便秘、腹泻交替发生,大便形状变形,大便不适感或总有排不净感觉等;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有患大肠息肉史;有炎症性肠病病史,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生活方式不健康:久坐,不爱运动人群;膳食不合理,饮食习惯不良人群:喜爱高脂肪、高蛋白、高糖、低纤维素饮食者,长期食用腌制食物、熏烤、油炸食物等;有糖尿病史;有吸烟史(包括已戒烟者);以及年龄40岁以上的无症状人群。

好消息(一)

年我院新开展肠癌粪便多靶点DNA检测项目,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现代物流,让您无创居家查肠癌!

-/

好消息(二)

从年4月12号蓝星体检推出胃癌肠癌消化道早筛套餐,详询客服:-

胃癌肠癌消化道早筛套餐

胃癌早筛5项:该项目全面反映了胃分泌功能和胃部疾病情况,对于评估胃酸水平,辅助诊断胃部疾病及癌前病变,有效切断胃癌的进展路径具有重要价值。肠道肿瘤粪便基因检测:肠癌早期筛查。赠送项目:早餐、一次性材料费、健康档案、健康咨询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35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