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大肠息肉高发的几个原因,请不要再犯了


白癜风诊疗目标 http://pf.39.net/bdfyy/bdflx/160706/4892467.html
点击上方“蓝字”,一起愉快的购物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上发生重大的变化,其中,大肠息肉就是不良饮食习惯的产物。目前,国内大肠息肉发病率比较高,在人群中总发病率达到1.6%~12.0%,尤其到了中年后发病率更高,达10%~30%,大部分的大肠恶变是从大肠息肉一步步演变而来,因此预防和及时治疗大肠息肉很重要。

什么是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就是大肠黏膜表面上隆起的病变,是长在肠黏膜表面的肉疙瘩。大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可以是单个、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几千个密布在肠黏膜上,后者就是大肠息肉病,病变率较高。

大肠息肉有没有症状?

大多数大肠息肉没有任何症状!少数患者会发生便血,也可能会发生腹泻、黏液便、腹痛等症状,但这些症状无特异性,因此要确诊大肠息肉主要依赖结肠镜等检查,多数患者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做结肠镜时才被发现。因大肠息肉没有典型症状,因而预防大肠息肉非常重要。

要预防大肠息肉,首先要了解其主要发生原因,引起大肠息肉的因素有哪些?1.超重、肥胖者患大肠息肉的风险更高。年龄是大肠息肉发病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增高,到了中年大肠息肉的发病率高达10%~30%。2.高血脂是大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证实,高脂血症可影响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作用更为明显。3.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是大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上述三种疾病均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而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导致易患大肠息肉的原因。

4.胆系疾病,如胆囊、胆道的结石、炎症是大肠息肉的危险因素。

5.饮酒抽烟,经常饮酒者易患大肠息肉。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可诱导DNA甲基化,干扰叶酸、钙等抗病变物质的吸收,可使肠道黏膜增生,增加大肠息肉及肿瘤发生的风险。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影响抑癌基因,影响大肠息肉及肿瘤的发生。6.不健康饮食。经常性吃辛辣食品,熬夜吃宵夜都会导致大肠息肉,如果不改变这些坏习惯,发生大肠恶变的风险会更高。

三大不良饮食习惯

(1)常吃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属于高脂肪食物,如果一个人总是喜欢吃油炸食物,那么不仅更易肥胖,而且还更易发生便秘,大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久了,里面的致病变物会刺激肠黏膜的异常增生,最终导致肠息肉甚至肠恶变的发生。更可怕的是,由于油炸食物吃起来特别酥脆可口,所以很容易让人爱不释手,所以这类人,医院体检。

(2)常吃烧烤

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也容易出现大肠息肉,很多人特别喜欢吃夜宵,路边的烧烤,各种辛辣刺激的食物,经常去吃,然而这些食物不仅富含饱和脂肪酸,刺激性也很强,容易诱发大肠息肉。

(3)常吃烟熏肉的人由于经常摄入致病变物苯并芘,这类人也容易出现大肠息肉。

发现大肠息肉该怎么办?

在我国,大肠恶变的发病率一直高居第二位,大肠息肉的发病率就更高了,所以想要长寿,想要离肠息肉和肠恶变更远,以上三种食物,再美味也不要多吃。大部分的大肠恶变是从大肠息肉一步步转变而来,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10年时间,但个体差异不同,有些人病变的时间还要短些,因此,大肠息肉一旦发现应该及时切除。

预防大肠息肉要做到

保持合理饮食并定期检查预防结肠息肉病变,饮食清淡,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煎炸熏烤以及过于辛辣的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还要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结肠息肉的产生。对未发现大肠息肉的患者,定期做肠镜检查,也是发现息肉病变的重要措施。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便出血、肛门长包、排便疼痛、肛门瘙痒、便秘、腹泻、胀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51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