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我不是下一个黑豹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29412.html
MEMORY

《黑豹》男主角查德维克·博斯曼四年前被诊断出患有大肠癌第三期,于8月28日不敌病魔去世,享年43岁。他在患病期间一直没有公布病情,因此,他的突然离世震惊了不少人。

很多人对大肠癌比较陌生,但我对大肠癌并不陌生,因为我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疾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以结直肠多发腺瘤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整个结直肠(属于大肠)布满大小不一的腺瘤,有恶变倾发病率约占大肠癌的1%。如果父母有一方患病,遗传给子女的几率在50%左右。而不幸的是,我的父亲就是FAP患者,他在我大学时确诊,腺瘤病变为癌细胞,但是当时对一切都不懂的我万万没有想到我会医院接受治疗。

因为绝大多数结直肠癌来自原先存在的腺瘤的恶变,即所谓的腺瘤-腺癌顺序,FAP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医生为了了解我的肠道是否存在腺瘤息肉,对我进行了肠镜检查,肠镜检查前三天我就开始了肠道准备,为了排清、排空肠道,我两天的饮食都是易消化而无味的流食,检查的前一天晚上我喝下了2-3L的泻药,一晚上几乎都没有休息好。由于当时医疗资源有限,且麻醉师人手紧张,多安排在手术室,所以第二天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肠镜从我的肛门插入,那种感觉我一直无法忘却,疼痛感也随着医生的操作的肠镜的移动不时直击使我感到痉挛。

最终检查的结果是当时我的肠道内已经存在腺瘤息肉,部分已经处于非典型性增生,需要安排手术尽快切除避免以后的癌变,于是在父亲接受放化疗等治疗的同时,我也被推上了手术台…………

而这种疾病最早的癌变年龄甚至是16岁,万幸的是我的腺瘤没有如此早就发生癌变。我的父亲癌变尚且没有远处扩散,行切除后进行了造口,肠道末端与外接管道相连,粪便排在袋子中,每日更换。而我也需要定期进行肠道检查,监测有无新生腺瘤,而我最担心的是以后自己的孩子,所幸目前来看他应该是那另外的、幸运的50%。

即使这样我们已经是FAP中幸运的,除了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家族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的发病也具有家族遗传性,这些人多在40岁左右发生右侧结肠癌,同时患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概率亦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大肠癌产生示意图

约80%的散发性结肠癌患者由于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结直肠的粘膜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腺瘤,在腺瘤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基因突变,进而癌变。另一部分大肠癌则来自平坦的粘膜,这部分患者无法修复随机发生的基因突变,从而不断积累这些细胞损伤,经历平坦锯齿状损伤、进而发生腺癌,而不经过腺瘤的过程。溃疡性结肠炎伴发的大肠癌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与散发性大肠癌不同,发病机理也略有不同。安倍晋三此前也是因为溃疡性大肠炎而辞去了首相职务。在中国,每年38万人被查出结肠癌,19万人因它死亡。

总而言之,绝大多数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的改变过程,包括使细胞增殖、肿瘤生长的基因受到激活,而限制肿瘤生长的基因受到抑制。

预防胜于治疗

1、大肠癌发展十分隐蔽,而且检查成本高

数据显示,约80%的肠癌出现便血症状,但是当病人能发现便血时,情况已经不容乐观,而且会有人误认为是痔疮,而延误就医。虽然痔疮和肠癌都会有便血,但痔疮表现为便后滴血,且几乎在每次排便困难时都可能产生;肠癌是粪便与血液相混合,出血量不多,不一定每次都有。还有不少有黑便、大便不成型及腹痛等人群,也忽略了肠癌的检查。

与大肠癌相关的息肉的生长十分缓慢也很隐蔽,不会轻易暴露自己。最易暴露自己的是声带息肉,它小如芝麻或绿豆大小时就让人声音嘶哑,而被及早查出;鼻腔的息肉长到豌豆大小时才会出现鼻塞、鼻衄等症状而被医生看到;最阴险的是大肠息肉,经常多发分布,平时隐蔽生长,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经过几年、十几年的默默生长,到时“摇身一变”就可成为结肠癌!

二、目前,医院检查肠癌方式有三种

(1)肠镜

准确率高。但耗时长(预约1-2个月)、需插管、喝毫升泻药、有穿孔感染风险;痔疮患者疼痛加剧。

(2)粪便潜血

准确率低(属于早期传统技术),吃深色食物及身体有炎症都会影响结果。

(3)新型粪便DNA检测——美国已广泛使用,也将作为我国以后大肠癌筛查推广方式

①无痛无创,居家采样

轻松方便:仅需在家采集4.5克粪便样本,无痛无创。

检测快速:全程常温免费快递寄送,4个工作日可出报告。

②权威保证

技术源于全美消化科第一、被誉为医学诊断最终法庭的梅奥医学中心,世界大肠癌粪便DNA无创检测发明人20年研发成果。

但最终确诊还是需要肠镜取活检,病理检测后才能确诊,肠镜检查的周折之大、检查成本之高,决定了早期准确、及时筛查的重要性!

正确的预防方式

中美在直结肠癌(大肠癌的好发类型)防治领域存在较大差异。

美国癌症协会更新了相关指南:建议普通人群从45岁,就开始做结肠癌筛查。

具体的方式是(下列任选一项即可):

1.每年进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

2.每年进行高灵敏度的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

3.每3年做一次多靶点的DNA检测;

4.每10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5.每5年做一次结肠CT;

6.每5年做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组织基于研究证据,提出过一些明确有效防癌措施,主要有7条:

1、在避免体重过轻的前提下,尽可能减轻体重;

2、限制饮用含糖饮料,限制食用能量密集型食物(尤其是含糖高或纤维素量低或高脂肪的加工食品);

3、多吃各种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食品;

4、少吃红肉(如牛肉、猪肉),少吃加工肉制品(注意,是少吃,不是让大家不吃);

5、戒烟戒酒;

6、限制盐分(钠)摄入;

7、不要用补品防癌。

科学的筛选原则

结语

螺旋器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肠癌的筛查需要大家重视起来!

文案

罗强强

科学审核

聂永都

配图

罗强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55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