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人到中年的你,别傻傻把肠癌当痔疮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

我消化科春节后收治几例肠癌患者,他们都有共同特点:1、以便血、贫血为主要症状就诊。2、都有共同的门诊主诉“春节期间饮食失调,痔疮又发作了,讨厌死了,一不注意饮食就反反复复出血,医生开点药给我吃。”。3、年龄45~65岁的男性为主,家庭的顶梁柱啊。4、CT腹部增强提示都已经有淋巴结转移了,其中2例已经转移了。所以人到中年的你,别傻傻把肠癌当痔疮!正所谓:“小病不医,医大病,再拖拖就没命”。

俗语说“十人九痔”,不少痔疮患者都对时常出现的便血现象见怪不怪。医院里常常能听到不少患者发现便血许久却自以为是痔疮没当回事,结果一查竟是肠癌。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痔疮与肠癌存在关联,但痔疮的存在容易造成其它疾病的误诊。临床上经常发现肠癌在痔疮的“掩护”下,不断“生长壮大”,直至发生明显症状才会被确诊,但此时已经错过了肠癌较佳的治疗时机。

那到底什么人容易得肠癌呢?

遗传因素

肠癌家族史是指家族内的直系亲属有肠癌患者,也就是说,近亲家属中有人患病,其他人患病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息肉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15%-40%结肠癌起源于结肠多发性息肉,时间至少在1年以上;腺瘤的癌变率超过40%。发现息肉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切勿延迟了病情。

年龄≥45岁

《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人数都是在45岁以后陡然升高,并且在60-74岁年龄段达到峰值。所以45岁之后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每1-2年都需要进行肠癌筛查。

饮食因素

1.常吃加工肉制品、红肉,喜欢喝酒,不喜欢吃果蔬等高纤维食物;

2.喜欢吃烧烤、火锅。经过熏烤的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杂环胺,这会增加肠癌的患病风险;

3常吃腌制食品,例如泡菜。腌制类食品本身就含有超标的亚硝酸盐,同时这些食品被吃进人体后还极其容易与体内的各类物质结合,生成更强的致癌物质-亚硝酸胺。

生活方式

现在都市的人们大多数都是在写字楼里办公,久坐、缺乏运动,从而使得自身的肠胃蠕动减慢减弱,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对肠道造成危害。排便不规律、吸烟也是肠癌的危险因素。

其他

1.肥胖、超重等因素,也会提高肠癌的发生率;

2.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也是肠癌的致病因素。

那么肠癌和痔疮又什么不同呢?

痔疮VS直肠癌

痔疮是一种极常见的直肠肛门疾病,大多数无症状的痔疮不需要任何治疗,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无多少影响,症状较重的可选择手术治疗。

直肠癌是消化道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早期(I期)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90%,但晚期(III、IV期)的则不到30%。

区别点便血情况

痔疮:大便有血,一般是大便表面带血、便后手纸带血,便血的颜色多为鲜红色,严重的呈喷射状。

直肠癌:便血表现为持续性、陈旧性出血,血液颜色多呈暗红或果酱色,时间长了甚至大便内的血液变成黑色,甚至出现脓血便,通常与粪便混在一起。

区别点排便情况

痔疮:便血多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有时还会有肿块(静脉团)从肛门脱出。对于脱出的痔,手指按压后很软,和身体其他部位的静脉一样,可以被压扁,或者推回肛门内。痔疮不会引起严重的排便困难,尤其是大便变细。

直肠癌:作为实体肿瘤,位置固定,质地较硬,会导致直肠壁僵硬、受压,大便变细,从而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但却排便困难,伴有腹部膨胀,症状一旦出现,一般不会自行缓解,且常呈进行性加重。

区别点后期表现

痔疮:不会合并这些直肠癌肝转移及慢性消耗性的症状,如果内痔长期脱出,会出现疼痛和硬结感,这是因为曲张的静脉团内形成了血栓。

直肠癌:晚期可能出现肝肿大、黄疸,或者贫血、消瘦等表现。

想要准确诊断直肠癌,

“一指神功”不可丢,还应妙用肠镜!

直肠指诊是区别两种疾病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检查方法。医生只需要戴上手套,将食指伸入病人肛门内,通过手指触及直肠四周黏膜进行检查,得到初步诊断。80%-90%的直肠癌发生在直肠中下段,因此直肠指检能发现75%以上的直肠癌,而这个检查只需要简单的举手之劳。

那么肠癌这几年发病率高,渐趋年轻化,平时需要怎样注意呢?

1、在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方面应该提倡增加以高纤维的水果香蕉、绿叶蔬菜(洋白菜、青菜、土豆、红薯等)、谷类(如玉米)粗制的碳水化合物比例,减少脂肪及动物蛋白(如牛肉)及精制碳水化物的比例

2、能量摄入能量摄入与大肠癌发生有关。大部分的研究表明,总的能量摄入与大肠癌危险性有关系,无论摄入的能量是蛋白质、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减少能量的摄入有可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

3、脂肪与红肉大肠癌的发生与动物脂肪和肉类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高脂摄入的妇女与低脂妇女相比大肠癌相比大肠癌风险增加32%;而肉类中摄入红肉是大肠癌发生的一个强的危险因素。

4、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纤维素能增加粪便量,稀释结肠内的致癌剂,吸附胆汁酸盐,从而能减少大肠癌的发生。因此在平时的饮食,应该尽量多摄入蔬菜、水果、纤维素,合理饮食,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5、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有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A、C、E能使腺瘤患者的结肠上皮过度增生转化为正常。微量元素与大肠癌的关系,目前研究还不甚详细。叶酸能减少大肠癌的发病,但具体机制不清楚。

6、膳食抗致癌原膳食中的大蒜、洋葱、韭菜、葱中含有的硫醚;柑桔类含有的萜;葡萄、草莓、苹果中含有的植物酚以及胡萝卜、薯蓣类,西瓜中含有的胡萝卜素,都被认为是能够抑制突变,具有抗癌作用。尤其是大蒜,有研究表明,大蒜是具有最强保护作用而使人们免患远端结肠癌的蔬菜。

7、肥胖与运动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独立的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过少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可以影响结肠蠕动有利于粪便排出,从而达到预防大肠癌的作用。

8、吸烟与大肠癌的关系还不十分肯定。但吸烟是大肠腺瘤的危险因素已经得到证实。目前研究认为,吸烟是大肠癌基因产生的刺激因素,但需要经过大约40年的时间才能发生作用。

9、酒精的摄入量与大肠癌的有关系,酒精也是大肠腺瘤的危险因素,但具体原因不清楚。减少酒精摄入量有利于预防大肠癌。

10、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者,大肠癌发病率降低。每月服用10~15次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使大肠癌的相对危险度下降40%~50%。

声明:本文章仅作笔记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660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