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这项检查才10几块钱,能发现80直肠癌


多少人的菊花第一次是献给了它?没错,它就是令人听之菊花一紧、虎躯一震的

「肛门指检」

没有检查过的应该也听过,没听过的这会儿看字义也能猜到七七八八了。这项检查,有多少人望而生畏?有一项对位体检者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有45%的体检者放弃过体检项目,包括肛门指检、胃肠镜和男科/妇科,其中肛门指检排在首位,占39%。弃检原因,觉得「羞耻」占大多数,还有不少人觉得「没必要」或者体验太差。比起「浪费钱」「怕痛」之类,面子问题和自我「诊断」真的不能忍!个人面子真的比健康重要?看似简单的「一指禅」到底有没有必要呢?约80%的直肠癌通过肛门指诊被发现

肛门指诊分为肛外指检和肛内指检。

肛外指检是用指医生用食指(带手套)触及肛门周围有无硬结、肿物和压痛等;肛内指检是指医生用手指头伸进患者的肛门,通过触感和分泌物(手指退出后观察),来大致确定是否有直肠癌等疾病。

据国内统计,约80%的直肠癌是通过肛门指诊被发现,有80%延误诊治的直肠癌是因为没有做肛门指诊。[]看到这个数据,小爱着实被惊到了。在指诊的众多好处中,「痔」&「癌」辨别方面,确实戳中很多人对「痔」和「癌」傻傻分不清的痛点。一个是令人叫苦连天、却是温和到不行的良性病,一个是在所有癌种,死亡率排第二的癌症。肛门指诊在这两者辨别上,简直有如来佛辨别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的「风范」。指检时,医生会根据异物的触感辨别痔疮、肿瘤。有一些凸起的小粒,触感像柔软的球球,一般为痔疮;触感如菜花硬块或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溃疡,而且检查完,发现指套上沾有血液,就有很大几率为直肠癌。可能有人会问了,这……对医生的手指长度是不是要求很高?直肠总长也才5cm,加上我国直肠癌是大部分是在直肠下半部分,指长按照7-0cm来算,能发现80%的直肠癌,真不是盖的。除了检查直肠疾病外,指检还有这些作用令人望而生畏的指检,不仅可以发现直肠癌,在泌尿科和妇科也大有用武之地,可以说是男性&女性之友了。在泌尿男科,肛门指检常用于检查前列腺相关疾病。想不到吧?前列腺位于直肠前壁,距离菊花口非常近,大概5厘米。医生通过触摸,可以判断是否有前列腺肥大、炎症甚至恶性肿瘤等。它可以发现早期前列腺癌,准确率达50%~70%。在妇科,肛门指检可用来检查女性子宫、盆腔问题,尤其适用于没有过性生活的朋友。原因很简单,从女性阴道进入,会连带破坏年轻女性的处女膜。此外,肛门指检还能辅助判断骨盆骨折,如果外伤者骶尾部明显压痛,医生通过触摸可以判断骨折端是否殃及到了直肠。下次,如果医生建议肛门指检,别再质疑「肛门指检难道不是检查痔疮的吗」,大家就从了吧。说到这,估计很多人想知道,肛门指检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其实并非大家想象那样不堪忍受,有网友生动描述道:

感觉就跟一节屎在里面还没拉出来,但你能感觉到它在里面,完了后就感觉屎拉出来了,很快,不疼。

指诊能发现直肠癌,但无法发现结肠癌有人说,既然指诊能发现80%的直肠癌,还要检查粪便DNA或者肠镜干嘛?我们来澄清一些概念。一般我们说到大肠癌,是指结直肠癌,分为结肠+直肠两个部分。指诊对直肠癌诊断有意义;对于结肠癌,手指可以说鞭长莫及了。另外,超过手指长度的高位直肠癌,指诊也够不着的。如下图所示,肛门往上垂直的一小节为直肠,围着小肠的一大坨为结肠。体积悬殊的它们,发病率有没差异呢?

一组针对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发现直肠癌与结肠癌发生比例为.2:,其中<40岁的青年组比例为:,而中年组和老年组中,直肠癌发病率稍高于结肠癌,分别为.32:,.09:。[2]

中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也曾提到,我国两类肠癌的比例为:[3]。

可见,结肠癌也不容小觑。指诊确实经济有效,但尽信的话,依然存在一半以上的肠癌风险。

肛门指检发现的直肠癌大多为中晚期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肛门指检有那么多的优势,不可否认,它也有不足的地方。

中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医师毕晓峰博士认为,肛门指检是一种根据检查者个人主观感受来判断疾病的方法,它的准确性并不是百分百。另外,临床中通过指检查出的直肠癌虽然占了2/3,但是这些直肠癌患者通过指检发现时多已是中晚期。表现为直肠里已经存在明显的肿块或溃疡,也早已出现了症状,如便血、肛门处疼痛等。瞎比比那么多,到底要检查哪个?认真学习的朋友们可能会说:你自相矛盾。吹是你,踩也是你。小编一直在纠正大家对指诊的误区和偏见,目的不是让大家都去做个肛门指诊,一了百了,而是希望:当我们例行体检包含肛门指诊时,不要因为羞耻等原因却步;当医生根据你的情况开具检查单,不要在缴费路上悄咪咪跑路;当你发觉自己有痔疮相关的症状,医院做个指检,排除直肠癌的可能。对于大肠癌,即结直肠癌,美国癌症协会最新发布的版早期癌症检测指南提到45~75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都需要定期检测,方法包括:

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每年];

或高灵敏度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HSgFOBT)[每年];

或多靶点粪便DNA检测(mt-sDNA)[每3年];

或结肠镜检查[每0年];

或CT结肠成像(CTC)[每5年];

或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FS)[每5年]。

今年4月份,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里推荐如下几种筛查方法: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推荐筛查周期为每年次;粪便DNA检测,建议筛查周期为每~3年次;结肠镜检查,推荐筛查周期为每5~0年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对于结直肠癌的筛查手段中都没有「肛门指检」。为什么呢?对结直肠癌的?感性只有30-65%的FIT都列入其中,能够发现80%直肠癌的肛门指检为什么没「上榜」,就欺负人家「不可描述」吗?很简单,指南都是针对「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推荐,而「肛门指检」只能检查「直肠癌」。中美均推荐的检查有三种: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粪便DNA检测,结肠镜检查。美国还推荐了常见的FOBT法。来,先对比下三种无(粪)创(便)检测(DNA检测以华常康为例),孰优孰劣。数据来源[5]显然,华常康腺瘤灵敏度高于其他两种方法2-5倍;华常康肠癌灵敏度高达90%,其余两种方式在33%-75之间。至于结肠镜,毫无疑问是金标准,灵敏度高达95%。它是目前肠癌筛查最敏感的检查之一。在检查期间,可移除异常组织,如息肉。不过,目前无痛肠镜并不普遍,需要承受“爆菊”之苦。美国癌症协会(ACS)根据流行病学数据建议从45岁开始结直肠癌筛查;我国专家共识则建议将40~75岁作为目标年龄段。[6]而越来越多的数据发现,随着现在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饮食盛行,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趋于年轻化。所以啊,朋友们,不要觉得自己才三四十就掉以轻心。哪些人需要接受筛查呢?很多人会等到出现疑似症状,才会做筛查,比如便血、大便变细、大便异常等。这样就很可能错失「先机」了。结直肠癌患者中约40%无明显报警症状,不应因无症状而忽略筛查。除了出现症状的人群,推荐如下人群定期接受肠癌筛查:年龄>40有肠癌家族史长期吃红肉及加工肉类长期吸烟、喝酒有慢性肠道疾病久坐、不运动、肥胖

最后总结一下:

我们不能因为「大约80%的直肠癌可在肛门指检时被发现」这句话而把直肠指检推上神坛,而对于常规体检或医生要求的肛门指检,更别碍于面子问题放弃。

对于有疑似症状、肠癌家族史、慢性肠道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可以根据指南推荐的方式筛查: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粪便DNA检测或结肠镜检查。可以参考上述各方法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选择哟~

参考资料

[]李恒爽,叶晋生,不可替代的肛门指检[J].大众健康,,():44

[2]阮丽琴,李太原,周凤凤.不同年龄组的结直肠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

[3]科普视频《我国结肠癌患者逐年上升》

[4]鄂继福,王汉涛等.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年0月第3卷第0期ChinJGastrointestSurg,October.Vol.3,No0

[5]VanessaB,KarenS.Colorectalcancerdevelopmentandadvancesinscreening[J].ClinicalInterventionsinAging,,Volume:-.各公司网站

[6]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

来源:金丝带CanSeq

点击标题查看

《检验临床面对面》案例征集

检验“视界杯”有奖征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77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