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410/8833646.html11月4日晚,青年医生说——广东省联合病例分享会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汕头大医院麻醉科程明华教授担任主持,特别邀请医院消化科崔毅教授,广州医院麻醉科黄焕森教授,医院麻醉科刘洪珍教授、消化科邱小蕾教授,汕头大医院消化科陈素钻教授等重要嘉宾,宜昌人福药业销售一部张琳副部长莅临本次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开幕致辞
主持人:程明华教授
崔毅教授: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消化内镜以及麻醉技术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和发展。麻醉学科的介入不仅保障了患者安全,同时消除了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不适、疼痛与恐惧。另外,消化内镜检查的普及也提高了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的早癌检出率。今天三组年轻医师将分享消化内镜诊疗的精彩病例,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黄焕森教授:非常荣幸与各位专家、同仁一道,参与本次青年医生说——广东省联合病例分享会,共同探讨消化科和麻醉科在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合作要点。近年来消化内镜麻醉已经成为麻醉科主要的业务内容组成之一,麻醉科作为舒适化医疗的枢纽以及平台学科,与消化科的合作尤为重要,本次会议为青年医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相信今晚将是一场精彩的病例分享大会。张琳女士:我谨代表宜昌人福药业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青年医师是无痛诊疗的主力军,加强青年医师的临床技术培养才能切实提高无痛诊疗水平。自年起,宜昌人福药业一直致力于打造青年医生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消化和麻醉之间多学科、多地区的交流。希望通过本次病例分享会,可以帮助更多青年医生。
青年医生说
讲题:双剑合璧——一例肥胖患者全麻下肠镜治疗
讲者:医院麻醉科黄少涛医师、消化科黄立贤医师
第一次门诊肠镜麻醉检查过程
中年男性患者,体型肥胖,既往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门诊拟“大便性状改变半年”申请肠镜检查,完善血常规、心电图等指标后(无异常),来内镜中心进行肠镜检查。在简单的麻醉专科评估后,选择使用适量丙泊酚使患者处于中度镇静状态,选择静注纳布啡4mg镇痛,患者行肠镜检查,全程安静配合,最终完成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多发息肉,进而拟收入院行镜下息肉切除。
病史回顾
患者,男性,56岁,身高cm,体重kg,体重指数(BMI)34.95kg/m2
主诉:发现“肠息肉”10天
查体:体型肥胖,心肺部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多年,长期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mg/天,自诉血压控制良好;糖尿病史,规律服用二甲双胍片,血糖控制可,吸烟史,30年,20支/天,有“鼾症”病史多年,未做系统检测及治疗。
术前检查:血常规、生化检查、凝血筛查、肿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筛查无殊
麻醉及手术经过
术前准备:术前评估无小下颌,颈椎活动自如,张口度三横指,甲颏距离3横指,Mallampati1级。停用二甲双胍3天,改用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维持平稳,非洛地平缓释片服用至术晨,戒烟。
麻醉诱导:入室血压(BP)/84mmHg,心率(HR)80次/分,呼吸频率(RR)20次/分,给予右美托咪定40μg15分钟泵入+舒芬太尼35μg+顺式阿曲库铵15mg+依托咪酯20mg。
麻醉维持:丙泊酚15~25ml/h+瑞芬太尼0.1μg/(kg·min)+阿曲库铵10mg/h,去甲肾上腺素0.05~0.2μg/(kg·min)。
术中经过:根据上一次检查发现结肠息肉的特点,分别给予息肉圈套器冷切除术;息肉EMR术,息肉金属夹夹闭蒂部远端,再行电切术。镜下治疗1.5小时左右,术程顺利。
术后转归:术毕顺利拔出气管导管,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送病房进一步观察治疗。
专家点评
崔毅教授:这例肠镜息肉切除操作符合规范,主要的难点在于肥胖患者的气道管理及麻醉处理。刘洪珍教授:该肥胖患者不仅合并困难气道,也有较多的基础疾病,但整体的麻醉过程非常顺利,麻醉评估、麻醉过程及术后镇痛比较完善,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拔管也较为顺利。
讲题:无痛胃镜助力早癌诊断
讲者:汕头大医院麻醉科肖清玉医师、消化科王镇煜医师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73岁,体重68kg
主诉:反复上腹胀痛1年余
既往史: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长期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曲美他嗪片、尼莫地平、麝香保心丸。
诊疗过程:年1月7日行普通胃镜检查,配合度差,胃镜诊断为胃角溃疡(H2期),规范抗酸治疗8周后复查;年3月3日上腹胀痛症状无明显缓解,收治入院,预约无痛胃镜检查。
体格检查:BP/78mmHg,HR68次/分,RR14次/分;神志清,上腹部轻压痛,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活动耐力约4代谢当量(METs),无晕厥病史
气道评估:Mallampati1级,张口度三横指,颈活动度80°
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T28.87pg/ml↑,血常规、生化、凝血及脑钠肽(BNP)无明显异常
心电图(ECG):1度房室传导阻滞,偶见室性早搏,心肌缺血,左房负荷过重
心脏彩超: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钙化并轻中度反流;二尖瓣瓣膜增厚,中度反流
麻醉及手术经过
术前准备:继续服用β受体阻滞剂以及CCB类降压药,准备急救药物及气管插管设备。
麻醉实施:丙泊酚1.0~2.5μg/ml+瑞芬太尼1.0~1.5ng/ml靶控输注(TCI)。
术中经过:胃镜检查下发现早期食管癌病变,并行碘染色处理,留取病理活检(术后病理回报食管鳞状上皮中重度异型增生)。
术后转归:检查共30分钟,患者复苏顺利,无胸闷气促、恶心呕吐及头晕心悸。术后1月后返院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专家点评
陈素钻教授:通过这例患者的诊疗过程,让我们吸取了很多经验教训。正如两位医师所说,无痛胃镜更有利于发现微小病变,是筛查消化道早癌的重要方式。程明华教授:该患者合并肥厚型心肌病,术中可能出现心衰甚至猝死,因此围术期麻醉重点在于充分镇痛及维持氧供,保证呼吸循环平稳,减少患者应激和氧耗。
讲题:老年人胃造瘘手术麻醉处理
讲者:医院麻醉科邓玉辉医师、消化科卢志斌医师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96岁,体重38kg
主诉:反复恶心、呕吐、咳嗽半年
诊断:1.神经性吞咽困难;2.肺部感染;3.支气管扩张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规律服用奥美沙坦、美托洛尔,合并T12、L1椎体压缩性骨折;股骨粗隆术后1个月,活动受限。
拟行手术:静脉全麻+局麻下行胃造瘘术ECG:窦性心率
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65%,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伴轻度反流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4g/L,红细胞压积30%,白蛋白29.8g/L,D-二聚体1.26mg/L
体格检查:BP/97mmHg,HR次/分,SpO%(未吸氧)
麻醉及手术经过
入室,鼻导管吸氧5L/min,开放静脉通道,预防性补充平衡液ml。
麻醉处理:给予阿芬太尼μg静注,EP混合液静注(丙泊酚50mg+依托咪酯20mg)。若术中尽量维持基线BP及HR,患者有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则应避免使用阿芬太尼。
术中经过:利用胃镜光源确定穿词典,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局麻,切开皮肤,以16号套管针垂直刺入胃内;拔出针芯,送入环形导丝,插入圈套器,套紧环形到死,与胃镜一起退出;将拉出口腔的环形导丝与造瘘管末端的环形导丝呈“8”字型环扣套牢;牵拉伏笔侧的环形导管,将造瘘管经口腔、食管、贲门达到胃内,由腹壁造瘘口拉出;再进镜,观察造瘘管口与胃壁接触是否合适,固定造瘘管及连接头。
术后转归:患者苏醒后脱氧观察5分钟以上,改良的Aldrete评分≥9分,离开麻醉恢复室(PACU)。
专家点评
邱小蕾教授:对于吞咽功能障碍、营养状态差的高龄患者,经内镜胃造瘘术更简便,且并发症少,该病例的操作过程标准规范。在麻醉科医师的帮助下,消化科的诊断、操作以及患者都大大受益。刘洪珍教授:感谢两位青年医师的病例分享,超高龄患者麻醉对于麻醉科医师而言是一大重要挑战,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是否能够进行麻醉,实施反流误吸的预防措施等,该病例中使用了阿芬太尼,镇痛起效快、效果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会议总结
崔毅教授:感谢三组青年医师的病例分享,肠息肉切除、ESD等是消化科医生的基本功,无痛胃肠镜检查更有利于发现早期病变、早癌。总的来说,三组病例中的麻醉处理与消化诊疗过程非常精彩。程明华教授:三组病例在麻醉方面极具代表性,重点突出了肥胖患者、困难气道、超高龄患者的麻醉处理要点。以上特殊患者均需要全面的术前气道评估、术中完善的麻醉管理。最后感谢各位点评专家的精彩点评和三组cp的精彩病例分享,也感谢所有听众的认真聆听,感谢宜昌人福提供的交流平台,下面我宣布本次会议圆满落幕,我们期待下次的交流,再会!
(本平台与vision麻醉眼界同步发布)
往期热文
焕新经典│阿芬太尼病例系列解析(11)
青年医生说——“湘”约·湖南省青年医生联合病例分享会撷萃
健康湖南行,麻醉走基层
众星捧月,国之大庆
新锐之声(二)|苯磺酸瑞马唑仑应用在儿童无痛胃镜检查病例分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