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3个月,艾灸“切除”1.0cm*0.8cm子宫息肉!
上周,陈大姐告诉客服老师,她按照方案坚持艾灸了3个多月后,子宫息肉基本消失了。她此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艾灸,也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尝试,没想到艾灸居然这么神奇。
案例二:两年没复发,艾灸“根除”结肠息肉!
这是两个借助艾灸治疗息肉的案例,两位患者坚持艾灸,一个让息肉化于无形,另一个让息肉不再复发。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讨论如何用艾灸治疗息肉。
息肉是黏膜面突出的一种赘生物,它无处不在,常见的有鼻息肉、喉息肉、胆囊息肉、胃息肉、肠道息肉、大肠息肉、结肠息肉、子宫息肉、宫颈息肉等。息肉最大的特点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艾灸,无形的“手术刀”
一般提到息肉,西医就一个字:切!但大量临床案例表明:手术只能保一时,很想达到治愈的效果。加之,手术有创伤,伤元气,还有可能引起感染,造成后遗症,因此,借助手术切除绝非“上上之选”。
相对手术来说,艾灸解决息肉有其独特优势:它就像一把无形的“手术刀”,能悄无声息地将息肉化于无形。以上两个案例就很好地说明了问题,这两个案例并非个案,通过对收集的案例进行统计,我们发现:艾灸可以让息肉由大化小、由小化无,且不易复发,治疗有效率非常高。
为什么息肉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息肉的反复发作与患者的体质有关,外科手术只是移除病灶,并非从根本改善体质,所以会反复发作。以文中的两种息肉为例:
子宫息肉
有两个原因:
一是体湿血瘀,体湿阻滞气血运行,湿气下注胞宫,遇寒则凝形成血瘀,子宫最怕的就是寒湿环境,久之,痰瘀互结而成息肉。
二是炎症刺激,炎症存在意味着免疫力有缺陷,这在中医属正气不足,就会导致寒湿、瘀血或热毒瘀积阻滞,形成息肉。
因此,针对子宫息肉,以健脾祛湿、活血化瘀、扶正固本为治疗原则。(具体配穴须根据患者体质进行,可留言咨询客服老师。)
结肠息肉
有两个原因:
一是寒湿内生,多因寒邪客于肠外,或脾气虚弱,寒湿内生,瘀结肠道所致。以息肉表面光滑,伴有肛门坠胀不适,大便溏薄或呈黏液状,色如蛋清,乏力纳呆,腹痛隐隐,痛后即泻,泻后痛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为辨证要点。
二是湿热下注,多因湿热下迫大肠,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而成。以息肉表面黯红,附有血液或黏液,息肉质地较松脆,伴有大便脓血,里急后重,黏腻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因此,针对结肠息肉,以健脾祛湿、温阳散结、消瘀化痰为治疗原则。(具体配穴须根据患者体质进行,可留言咨询客服老师。)
哪些息肉建议手术切除?
绝大部分息肉属良性,但有一部分有癌变倾向。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及时通过手术切除病灶,防止恶化。
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就有高度癌变的风险。患者需要进行病理检查,一旦癌变则需立即切除胆囊,严重者还需要做切肝手术。
胃息肉:一般多为良性,无症状者不需治疗。增生息肉为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发生恶性病变;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达30%-58.3%,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即宜手术治疗。
结肠息肉:有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两种,前者为良性,后者则容易发生癌变,腺瘤大于2cm者癌变率达50%,家族性结肠多发性息肉的癌变率很高。
结语
息肉极易复发,因此寄希望于手术切除极不现实。若病情不是十分严重,建议大家给艾灸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不动刀子的机会。否则,一旦选择手术,术后漫长的恢复,其个中滋味就真的只有自己承受了。
大医堂:专为保健养生爱好者和从业者打造的精品阅读和学习平台,一人学习,全家享福,从此小病不用愁!中医保健养生全产业链!培训、会议、产品、加盟、种植等,赶紧扫描石家庄白癜风专科医院专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zz/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