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癌症防治行动从ldquo炎症rdq


当身体出现炎症时,有些人担心会不会出现癌症。从炎症离癌变有多远?如何科学防癌?往下看↓↓↓肠炎定期随访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庄競表示,结直肠黏膜慢性炎症可引起黏膜隆起样病变,这种病变被称为结直肠息肉或腺瘤。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息肉或腺瘤可能会导致细胞发生突变,形成癌变(结直肠癌),但只要及时就医,定期观察随访,可防止癌前病变向癌进展。高危人群:1.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即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形状改变等)的人群。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6.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预防建议: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戒烟戒酒。肝炎及时预防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马超指出,肝炎病人转变为肝癌的概率约0.3%。肝癌早期大多数人没有症状,因肝脏内部没有感受疼痛的神经,肝脏的表面被膜才有,只有肿瘤长得很大,或侵犯了肝脏的被膜才能感到疼痛,可这时发现大多数已经到了晚期。高危人群:1.具有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的人群。2.过度饮酒的人群。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的人群。5.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的人群。6.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预防建议:慢性肝炎患者,应该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减少饮酒;食物尽量清淡,减少油腻食物摄入,防止发霉食物的摄入。胃炎长期累积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剑指出,一般来说,非萎缩性胃炎时间一长,会慢慢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当胃炎反复发生,胃黏膜反复受损又修复,胃里会长出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出现了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经过前几步的逐渐发展累积,慢慢胃癌就来了。高危人群: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的癌前疾病。4.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如高盐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预防建议:健康的饮食习惯,尤其避免腌渍食物和霉变食物的摄入;积极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定期体检,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处理。戒烟戒酒,不暴饮暴食和进食过烫的食物。来源:科普中国、健康贵州编辑:黄攀连校对:耿静审核:叶冬

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全系统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各地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从严加固疫情防控防线

-08-09

防疫科普

如何科学处理废弃口罩?正确的方法扩散一下!

-08-09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健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综述

-08-08

全民健身日

一图读懂运动的正确打开方式→

-08-08

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08-07

河北省廊坊市:全面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打通服务百姓的“最后一公里”

-08-0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100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