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微创中心消化内科成功开展肠镜下黏膜切


北京治疗白癜风疾病哪家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近日,57岁的患者张某在我院消化内科成功实施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结肠内一枚巨大腺瘤息肉被成功切除,解除了在患者结肠内息肉癌变的定时炸弹。这也是我院消化内科成功独立完成此类手术的第四例,我院内镜下微创水平日趋成熟。

这名患者因“腹痛1月余”收治消化内科,肠镜检查是发现一枚巨大腺瘤型息肉,因直径较大无法行常规方法切除,大肠腺瘤存在梗阻、癌变机率大的风险,加之息肉较大,肠道空间较小,肠壁薄弱,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出血及穿孔的并发症,一旦出现上述并发症,后续的处理存在较大的创伤和风险。

在对患者病情进行了综合评估后,征得家属知情同意后,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刘丽决定为其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在手术麻醉科护理师姚丽红的默契配合下,非常顺利地将此巨大息肉完整切除,术中没有出血,创面干净,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

近年来,我院消化内科在赵蓉主任的带领下高度重视内镜相关诊疗技术的发展,并成功邀请到新疆医科大学消化科张志强主任医师、新疆医院消化内科黄晓玲主任医师定期来我院消化内镜中心现场操作,在两位专家的“帮、传、带”下,消化科目前已成功熟练开展了消化道疾病内镜下微创治疗:包括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术、高频电凝止血术,陆续将开展痔疮套扎术、EMR、ESD等治疗项目。

知识延伸01什么是EMR?

EMR即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利用注射和吸引或套扎等方法把扁平隆起性病变(早期胃肠癌、扁平腺瘤)和广基无蒂息肉等与其固有层分离,使其成为假蒂息肉,然后利用圈套或电切进行切除的技术。适用于:获取组织标本、消化道息肉、小于2cm且局限于黏膜层的消化道早期癌、部分来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的肿瘤。

02广义的EMR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息肉切除法,即黏膜下注射-切除法,分开黏膜下层,注入液体,充分的黏膜下注射中使病变完全抬举,如果病灶小于2cm,使用一个圈套器就可以将之圈住,沿壁抬起,松开可能夹起的黏膜肌层,然后切除病灶。

二、透明帽法(EMRwithacap,EMRC),在内镜头端安装不同规格、不同平面或斜面的透明塑料帽对病变进行吸引、切除。内镜下对病变进行黏膜下注射后,放射圈套器于透明帽前端凹槽内,透明帽对准所要切除的病变套至透明帽内,收紧圈套器电切病变,电切前同样稍放松圈套器使可能受累及的固有肌层回复原位。

三、套扎器法(EMRwithaligation,EMRL),内镜头安装套扎器,对准所要切除的病变吸引后,橡皮圈套住病变形成亚蒂样息肉,再在橡皮圈下圈套电切包括橡皮圈在内的病变。该法操作简便,电切过程中视野清晰,易于把握切除深浅度,局部损伤小,手术出血及并发症较少,较为安全。

03EMR优点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避免了以往的开刀手术,与以往的开刀手术相比较保留了消化道的完整性,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少等优点。如今,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的初心已经从传统肉体无痛转化为精神方面的无痛。我院开展的无痛技术,彻底解决了患者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另一方面大大的节省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04EMR禁忌症

1、有胃肠镜检查禁忌症者;

2、内镜下提示有明显的黏膜下浸润表现:如充气不能引起变形、组织坚硬、有溃疡、瘢痕、注射不能抬举等;

3、肝硬化、血液病等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及出血倾向者;

4、超声内镜提示癌浸润过深或有淋巴结转移者;

消化内科简介

医院消化内科是一支具有较强专业技术的队伍,设备及诊疗条件先进。我科现有医师8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1名,护理人员9名。

本科特色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及内镜下诊断、治疗:如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慢性肠炎等及各类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急慢性肝衰竭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经验丰富。与新疆医科大学医院长期开展技术协作,较早的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可在内镜下行消化道出血治疗,息肉电切、电凝,内镜下痔疮套扎术等。

——

#请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103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