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症状

息肉是癌的近亲,请勿忽略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玉篇》说“瘤,息肉也。”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

息肉是个四海为家的人,我们的鼻腔、声带、胃肠、胆囊,甚至子宫、膀胱等器官都可以成为它落脚的地方。只要它乐意,就可以无处不在。

于是,人们就根据息肉生长的不同部位,给它起了不同的名字,譬如“鼻息肉”、“胃息肉“、“直肠息肉”、“膀胱息肉”……。而如果某一部位长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就叫“多发性息肉”。其实,所有息肉的形成都是慢性炎症的结果,因为日常生活中没有良好的习惯,从而才导致身体局部发炎,长出息肉。长得慢、藏得深,一旦显身就要命!可以说,息肉就是个藏身人体的恐怖分子。它会悄悄的躲在我们身体里,安安静静的缓慢生长,让你一点都感觉不到。而一旦长大,它就会立刻暴露出凶残的本性,在我们体内疯狂闹腾。要命的是,这个时候再发现它,就已经晚了——往往都是癌症晚期!!!

为什么会长息肉呢?医学上病因尚不明确,但如果用一个简单粗暴的逻辑来解释,就是组织细胞出现创面损伤需要修复,但在修复的过程中,由于细菌、毒素废弃物、炎症细胞、低密度胆固醇等聚集在创口附近,没有被及时清除,然后生长修复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或者不是原材料参与修复,导致修复出现异常的结果。这就像是房子破了个洞,里面有很多脏东西,没有清出来,就开始填洞,然后填洞的砖也不是原来的砖,这个洞被填起来之后,看着就会拱起来一块。

如大肠息肉,就是个这样的坏分子,在所有息肉中,它最难发现,也最阴险。经常多发分布,平时隐蔽生长,一旦时机成熟,就“摇身一变”成为结肠癌!让我们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所以,我们一旦发现有息肉,我们千万可不大意,及早处理才是正确的态度。

但,并不是所有息肉都可恶!

不过,我们也不用太着急,并不是所有息肉都会变成癌。

事实上,良性的息肉占绝大多数,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即使癌变,也要经过较长时间。通常,成为癌的时间需要5-15年,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如果能发现并把它切除,它也就再没机会祸害我们了。

可是,我们如何分辨息肉的好坏呢?

1.生长迅速比较快的息肉,往往比较凶险,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特别是直径大于2厘米的息肉,恶性的可能性非常大。

2.体积较小、带蒂的息肉,多是良性,不易癌变。而体积大的息肉则容易癌变。

3.多发性息肉,癌变的几率就会增加。

4.一些遗传性的息肉,比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等,也容易癌变。

长了息肉怎么办呢?只有两种办法,要么直接手术拿掉,要么跟它和平共处,相濡以沫。做手术,如果不出意外,只要你生活方式没有优化,息肉还是会长出来,不一定长在原来的地方,有可能会长在其他地方。

如果不做手术,就要提高抵抗力,这就将息肉向肿瘤转化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其实本来就很低,这是万全之外再加万全。其次,日常饮食可以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比如十字花科蔬菜、深色叶子菜、深色水果、姜、蒜等等。尽量不要吃油炸、爆炒、烧烤类食物,可以用点好油,比如茶籽油、橄榄油、月见草油等。

茂名市安泰贸易有限公司

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49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