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在世界范围内呈高发趋势,在我国,发病率在所有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5位。临床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大肠癌,可以达到治愈目的。但是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多无明显症状,给临床诊断增加了困难。因此为了早发现、早诊断大肠癌,我们开展了大肠癌筛查工作,筛查手段主要为内镜检查。
电子结肠镜为大肠癌筛查首选检查,哪些人群是高危人群,需要行结肠镜检查呢?
出现疑似大肠癌症状的就诊者,大肠癌常见临床表现包括: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腹痛、腹胀、腹部包块、腹水、肠梗阻、贫血、体重减轻。
患者本人无提示大肠癌的临床表现,但既往史具有下列之一者:
1、粪便潜血试验(FOBT)阳性;
2、一级亲属有大肠癌病史;
3、本人有癌症或肠息肉病史;
4、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慢性便秘;慢性腹泻;慢性腹痛;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结石;长期精神压抑;重大不良生活事件史。
部分人群无法耐受电子结肠镜,还可行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
对于未行结肠镜检查的高危人群,可以选择直乙镜检查联合粪便潜血检测,直乙镜检查为我院特色检查,是直肠癌筛查的首选检查,具有不需预约、准备简单、无交叉感染等特点。
当您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当行直乙镜检查:
1、出现原因不明的血便,或便后鲜血。
2、下腹部坠胀感,里急后重,肛门、直肠疼痛。
3、大便形态改变或大便习惯改变。
4、直肠指诊触及肿块需要鉴别。
5、直肠炎须定期检查者。
大肠腺瘤性息肉简称腺瘤,是大肠息肉的一种类型,是良性上皮性肿瘤,又是最常见的大肠癌癌前病变。当您知道自己有大肠息肉的时候,并不必担心,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多数大肠息肉患者并无不适症状,因此要想诊断出大肠息肉主要依靠结肠镜检查。如果行直乙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应进行全结肠检查。
绝大多数息肉依靠现今药物治疗都是无法消除的,更不会自然消失。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就是结肠镜下大肠息肉的治疗,我们采用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这项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而且没有痛苦,易于接受。为了明确大肠息肉的病理性质,我们还要将切除的息肉标本送病理学进一步检查。
为什么息肉彻底切除后,还要定期复查呢?大肠息肉切除后往往容易复发,据统计,大肠息肉复发,特别是腺瘤性息肉复发的可能性为30%到60%。
综上所述,能够早期发现大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及时行息肉切除,并定期随访,注意调摄,是降低大肠癌发生最有效的措施,对大肠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介绍
高旭东,临床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诊治。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同年医院,从事消化内科和消化内镜工作6年,完成内镜诊疗技术余例。专长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胃肠病,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治疗及大肠息肉的内镜下治疗。
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好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正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daod.com/drhz/692.html